唐宝民
中原大战爆发于1930年,在那一年的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组成联军,共同讨伐蒋介石的中央军。
当时,中央军的一部分精锐部队驻扎在河南,因此,在阎锡山和冯玉祥召开的联席军事作战会议上,便决定由冯玉祥和阎锡山各派出一支部队,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会师,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蒋介石在河南的驻军。
会议结束后,冯玉祥便命令手下的作战参谋写了一份紧急命令,开始调动部队。这份调令的内容是:“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直插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
两支军队为什么要选择在沁阳会合呢?原来,沁阳位于河南省北部,靠近山西。而阎锡山的军队大部分驻扎在山西境内,所以,选擇这个地方会师,对作战非常有利。
调令发出之后,双方的军队便紧急行动、赶往会师地点。阎锡山的部队按照预定的时间赶到了沁阳,在那里等待冯玉祥的军队。可是,左等右等,眼看着会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却连冯玉祥军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是怎么回事呢?阎锡山立即打电报向冯玉祥询问。冯玉祥接到电报后也是一头雾水:我的部队明明派过去了呀?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到达集结地呢?冯玉祥便立即命令参谋部核实所派出的军队现在的位置,核实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支部队并没有赶往会师地点沁阳,而是背道而驰南下赶往了河南泌阳!
泌阳在河南南部,离真正的会师地点沁阳200多公里,而且靠近湖北,而此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已在湖北集结完毕,正准备围攻泌阳。冯玉祥大惊失色,立即命令赶往泌阳的部队马上撤回;这样一来,原定的双方会师沁阳聚歼中央军的作战计划就泡汤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原定开往沁阳的军队开往了泌阳呢?经过调查,竟然是冯玉祥的作战参谋粗心导致的:这个参谋本来就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而且地理知识少得可怜,在写调令的时候,竟然把沁阳的“沁”字多写了一撇,沁字就变成了“泌”字,于是,原本应该往沁阳会师的部队,就开往了泌阳。这样一来,冯阎联军就陷于被动,联合作战计划就失败了。那个参谋也因自己的粗心付出了代价——被冯玉祥枪决了。
(摘自《民谊报》)D6C69CFA-1217-4757-9AA2-8CE447417D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