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2022-06-01 01:56郭玉格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文化

摘 要:城市商业空间是新时代中国城市特性和职能发生转换的重要体现,凸显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环境与文化形态。通过分析比较文化生态观与商业空间的相关概念,挖掘其关联性,总结出一套通过艺术手段提取文化生态元素,进而构建寓文于商、寓美于商的创新性方法论。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下的“融入自然—回归人文—创新生态”思路,运用艺术设计创作的方式,重建文化景观与公共活动,使文化生态与商业空间相得益彰。烘托商业空间的文化氛围,有效提升商业空间生态设计的品质,通过结合典型地域文化特征,在消费者与购物环境之间建立情感联系,重新构建商业空间的凝聚力。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态观;商业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属性与潜在的市场逻辑决定了融入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趋于感官娱乐,甚至可能沦为权力意志下的附庸,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失衡现象。早在1940年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就提出:“建筑师创造的世界应该是将人的情感之线和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编织的和谐世界。”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为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现代化商业空间的新形态、新风貌,将文化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商业空间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如何有效提升商业空间中的文化内涵,为广大市民提供富有生态活力的空间氛围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商业空间与文化生态的交汇

(一)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了人们衣、食、 住、行等日常基本需求及精神文化等多元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及人性化等诸多特征。广义上,商业空间是指所有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空间形态;狭义上,商业空间是指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即实现商品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环境。商业空间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按规模分类,商业空间可分为社区型、市区型、城郊型。

第二,按形态分类,商业空间可分为商业街 、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

第三,按空间组织分类,商业空间可分为中庭形、线形、三角形、环形、双环形、螺旋形、垂直形、街区形八种空间组织。

(二)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源自文化生态学中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生态是“文化的生态学”或“人文的生态”,是一种世界观,即文化也具有生命和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具有自身的结构、秩序和规律;狭义的文化生态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在城市文化研究领域,文化生态观不仅成为城市理论的转向动力,其本身也在发展。城市文化生态学主张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固有的文化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城市空间、文化和人三者组成的互动系统。文化生态观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是其思想与应用领域的存在与扩大,具有历时性的特征。艺术学领域内的文化生态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但生态设计并不只是用技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还着眼于社会问题。

(三)文化生态与商业空间相互交融

自城市化以来,全球的现代都市都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其中城市污染、生态危机、能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最为突出。尽管具有商业特性的公共空间的首要功能在于吸引消费者,激发市民的消费欲望,并使其达成消费行为,但是若想要城市更符合人类的理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自然生态的问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将艺术与社会、自然、生态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对于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的文化指向、形式方法和价值内涵的形成与演化,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促进了当代文化生态观念的产生。营造适用于消费者的现代生活理念、消费方式及综合需求的商业空间氛围,也是文化生态理念的生成方式之一。因此,设计师对商业空间的艺术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城市的个性,使现代人对城市生活环境、生活理念及审美品位有了多维度的理解。

二、商业空间中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一)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

文化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当前,学者们主要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划分为4个圈层:第一圈层是人,也是核心圈层,第二圈层是“广义”文化,第三圈层是城市空间,第四圈层是城市空间的外部环境。由于文化生态、地理环境和人的活动范围直接相关,文化生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区域性的系统,如城市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以城市空间为单位的区域系统。从区域大小来说,文化生态系统在宏观上可以放大到整个国家区域,在微观上可以聚焦到一个社区,因此,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态系统呈现出不同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二)文化生態元素的提取

理解文化生态内涵并进行文化样本收集是商业空间中文化生态原色样本提取及特征分析的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元素的提取:一是从景观社会中选取典型文化元素;二是从文化人类特征中选取典型文化元素;三是从文化社会特征中选取典型文化元素;四是从人文地理特征中提取典型文化元素。其中区域文化的特性,是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相互影响下的有机整体。

(三)文化生态元素的表达

通过整理典型文化生态元素,设计师可以形成对文化生态元素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典型文化元素进行筛选与整合,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设计语言。最后,结合商业空间中的物理界面,在满足城市商业空间物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表达。

三、文化生态观指向下的商业空间设计策略

翁剑青提出:“当代城市景观和艺术的实践,自然需要面对城市生态处境,以及城市扩张中对原有的自然资源及资源形态所具有的历史内涵的梳理与保护。”从当代的设计实践来看,以维护生态和生态环境、创造城市商业空间为目的的设计策略,无论是在文化理念、社会效应方面,还是在设计手法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当代性与公共性。868FA8B7-2AC0-41DD-BE0C-24BC647134E2

随着商业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以及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的设计策略更能凸显、挖掘和重塑城市商业空间的魅力。当前,国内盛行的文化生态设计形式主要是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环境的艺术营造:以文化生态理念为抓手进行有机更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要;以艺术为纽带,回归设计本身,构建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

(一)融入自然元素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尽可能珍惜和利用原生态环境,发挥其社会价值。如,商业空间中的景观小品是对实景中的山体、河滩、水流、原野等景观元素的艺术性提炼与抽象性表现。而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应当尽量利用本地景观的自然特质和丰富的生态内涵,减少人工干预,尽量维护和展示这种浑然天成的生态价值与美学品质。因此,在满足特定环境和场所中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同时,自然元素也与商业空间产生了良性互动或互补关系。

无锡商业综合体——融创茂以都市森林为主题。从设计形式上看,该建筑利用连桥将空间内部结构进行串联,交织商业动线,提高了人流穿行速度;从设计元素上来看,该建筑采用了原生态材料、线性几何、绿植等形态进行意象化表达,同时在中庭设计中引入自然光线,在提升空间纵深感和丰富层次感的同时,烘托了室内的森林氛围。

泰国Mega Bangna购物中心面积为58万平方米,场地规模、大小类似于小镇式购物中心。设计灵感来源于山谷,隐喻了其地理特征。首先,整个购物中心被连绵不断的群山包围,建筑空间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和下沉的露天广场,营造出山谷意象,为了给消费者营造出类似登山的体验,设计师设计了有坡度的人环行道(最小倾斜比例为1∶15);其次,在布局上,设计师将空间组织和运河、乡村、群山等自然地形、场景及建筑等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变换自然环境,增强人们的购物体验,实现了自然与商业的和谐共生。

(二)营造地域文化

城市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承载着不同的意象,呈现出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本土与社会文化、物质与非物质等。商业空间设计方案凭借对城市记忆、历史文脉和文化特征等元素的提取与演绎,给人们以亲近感,从而拉近了设计作品与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等,都是典型的传统商业街区,但都有效结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让市民在日常消费的同时,能够感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提升大众的审美品味。

大连恒隆Olympia66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年画中的“双鱼”。商场外立面鱼鳞状的玻璃幕墙上安装了近万米长的LED灯带,在模拟鳞片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时节的主题活动,呈现出不同图样。建筑内部弯曲的弧线就像舞动的鲤鱼,尾巴在弯曲的中央脊柱上流动。该建筑不管是外观造型还是室内空间,都能够将人文、生态等元素与商业空间相融合,满足了消费者的感官需求。

(三)凸显人文关怀

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下,出现了“有机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科学与艺术融合”等诸多命题,设计价值的高低就体现在是否能够符合“以人为本”准则,满足人的需求,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这些问题包括了物质层面的功能性(材料、技术)与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人的认知、情感)。

第一,物质层面。奥尔认为:“让资源最大化,让能源效率最大化,充分利用自然的免费服务,循环利用废物,制造更有生态意义的产品。”因此,在选材上,要遵循再生、再利用、再循环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依托生态建筑装饰材料及适用的工艺技术实现,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例如,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遗迹等文化资源,展现了“围绕历史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宜居生活”的时代风貌。在设计手法上,不仅沿用了传统建筑的秩序(建材上保留了青砖、灰瓦及坡顶),还采用了集群设计方法,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保留了原有的胡同肌理,展现了新老建筑、新旧材料及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呼应与延续,从而大幅改善了街区的环境和秩序,实现了整体风貌的保护和更新,街区的宜居品质、生态品质以及文化品质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二,精神层面。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将理性技术运用于功能性的指导上,直接影响了设计的审美水平与文化语境的营造,使得设计愈发科学化、理性化,但这样的设计往往忽视了人类的情感需求。在文化生态系统中,设计者和消费者不仅承载了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还是文化资源向文化生态设计转化的实施者。

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休闲娱乐、全场景生活都有个性化探索。现阶段,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商业空间中同质化、泛娱乐化现象滋生,消费者在购物、娱乐等基本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更注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与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从设计师的角度思考,设计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提高全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能源效率最优化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生态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如何通过设计使商业空间在保证生态环境和谐的同时,传承传统与本土文化,成为邻里間的情感纽带,是设计师协调文化生态系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商业空间中的设计表达与艺术表现,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商业空间设计对于文化生态和艺术美学的时代性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当代设计策略在空间形态和社会意义上的必然趋向。事实上,当前商业空间中的设计策略,大多数与当代及地域生态环境和人文形态相背离,成为取悦感官的装饰性摆设或点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商业空间中的公共属性和文化生态。

本文通过梳理文化生态观与商业空间的关联性,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提出设计驱动下的“融入自然—回归人文—创新生态”思路,创新性地提出提取文化生态元素的方法论,采用融入自然元素、营造地域文化、凸显人文关怀的设计策略,将文化生态设计的协调性、连贯性、可持续性贯彻实施于设计的全过程。具有文化生态特征的商业空间能够促使大众思考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关注与反思城市化的目的、生存价值的核心以及审美态度,寓文于商,寓美于商,使文化生态与商业空间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滕晓铂.设计生态观三题:设计伦理、公民精神与可持续发展[J].工业工程设计,2021(5):23-26,32.

[2]森文.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3]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4]霍其泉,吴丹.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7):120-121.

作者简介:

郭玉格,硕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公共艺术。868FA8B7-2AC0-41DD-BE0C-24BC647134E2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谁远谁近?
基于光环境下的新商业空间光氛围研究——概念书店照明设计
电子商业影响下社区商业空间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深圳华强北将建成国内最大地下商业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