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家规”,五代人坚守85年

2022-06-01 09:04李曼谌晗
晚晴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规扫墓父辈

李曼 谌晗

先祭英烈,再祭祖宗。这条“家规”,六盘水市盘州市胜境街道胜境居委会十三组居民邹广阳祖孙五代一守就是85年。他们并非职业扫墓人,却因当年的一句承诺,冬去春来,代代相承,岁岁祭扫,用坚守诠释着对英烈的敬仰。

父亲的遗愿

“为红军烈士扫墓,这是我们的家事。”每逢清明或子女返乡,第二代扫墓人邹广阳总会扶老携幼,沿着前人用双脚与镰刀开辟出的山间泥泞小路前行,到红军坟前扫墓。

坟茔前,邹广阳一字一字辨认历经风雨冲刷的青石墓碑上书之字——“烈士赵同志之墓,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县人,公元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立。”

“我出生于1949年,我能走路记事开始,每年清明、除夕,父亲就带我来坟前祭奠,那时候通过墓碑,我只知道这是一位赵姓红军烈士,名字都不知道。”

随着年岁愈长,父亲口头上常念叨说起中国共产党、红军对老百姓的好,喝酒到微醺,同儿女在院坝里摆谈打土豪、分田地往事,偶尔慨叹:“当年若不是因为我是家中独子,家里不让,我也会舍得一身剐,去参加红军,去干革命。”

父亲的只言片语,邹广阳记在了心里,但墓为何人所葬?碑谁立的?红军坟与自家有什么渊源?这些依然是一个解不开的谜,每次将这类问题抛给父亲,父亲总会避而不谈。

“谜底”的揭晓,在1983年。这年正月三十日,七十五岁的邹学孔病危,老人知道,“再不说,自己就要带着这个秘密离开了。”病榻前,邹学孔同儿女讲起了过往。“牺牲的红军烈士名赵文荣,是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的,1936年3月在云南省富源縣东门桥战斗中负伤,负伤后转移至到我们家养伤,但因伤势严重,加上缺医少药,经抢救无效,当年牺牲了,那时他还不满20岁。”

“当时红军在盘县打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深得百姓民心。”红军的义勇之举,邹学孔看在眼里,急难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接收了赵文荣,并将其视作亲弟弟对待。

为医治和保护好这位年轻的小红军,邹学孔假借远方亲戚做生意半道上被土匪打伤之名,或明或暗请来十里八乡有口皆碑的土郎中为其问诊,跋涉群山去林深处采草药,杀自家养的鸡、取母鸡刚下的鸡蛋给赵文荣补身子……

“没有医治好他,是我一生的遗憾。”红军牺牲了,邹学孔买了一口杉木棺材寻了家对面一处名为凹子园的荒山,找来亲近乡邻在夜色中将其匆匆埋葬,并立下誓言,为其一生守墓。

解放前,邹学孔只敢只身一人偷偷摸摸去山上扫墓。解放后,去的次数多了起来,他还亲自立了块青石墓碑,手书墓志。那些年,种地或赶集回来,他都要到坟前看看。因红军坟所处位置,逢下大雨,为防水淹,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邹学孔都要叫上全家拿着锄头、铁锹去排水。

此时,常会有不明所以的村民开玩笑说:“红军墓又不是你家的祖坟,你还把他看得那么重要啊?”邹学孔严肃回答道:“红军替人民打下江山,他们的坟就是咱们的坟!”

争辩,但不解释,这是一个老人的“固执”信念。红军坟的秘密邹学孔压在心底47年,临终前撑着孱弱的身体他才将其吐露,为的是给子孙留下唯一的遗嘱——

“要把这个红军烈士当自家先人敬奉,坟小了要培土,草木长起来了要清理,逢年过节要常来坟前祭奠,要代代传下去。”看到儿女点头答应,老人慰然瞑目。

儿孙的沿袭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就此,扶老携幼,带上镰刀、扫把等,去青山丛林间祭奠英烈在邹家相沿成习。“父亲这一生没留下家财,只留下一道遗嘱,他是我们的红军叔叔,就是我们的亲人。”与新中国同龄,见证沧桑巨变的邹广阳言辞恳切,句句真诚。

除草、培土、鞠躬,如今,邹广阳虽年事已高,但他每年依然会带着一家老小十几口,带上自家做的吃食,在坟前烧纸点烛,清理杂草,事必躬亲。

每年扫墓,邹广阳都效仿父亲在世时一样,在墓前同烈士“对话”,既讲给长眠于此的红军烈士听,让他能听到现在生活多么好,他的牺牲没有白费;也是讲给满堂儿孙听,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奋斗。

逢年过节,坟前祭奠这是根植于内心的习惯,平时农忙,没能常去坟前祭拜,邹广阳和儿女常会站在家里的院坝头,眺望家对面山上红军坟新动向。

“我们小时候就是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也常听父亲常说起自己亲历的变化,以前填饱肚子都很不容易,现在过好日子已近在眼前。”父辈在煤矿务工,哪怕请假也要跑回来扫墓的情景,让邹广阳之孙、第四代扫墓人邹帮友记忆犹新。

现在,因在昆明工作,工作忙偶有清明、或过节抽不出时间回家时,邹帮友和父辈、爷爷辈用微信视频、通电话时,常会问及去红军坟扫墓的事。

“我不在,我会拜托爷爷、父亲一定要带上我的儿子去坟前扫墓祭奠,这是我们的家事,不能缺席。”而今,年仅8岁的第五代扫墓人邹皓轩在父辈的牵拉之下,正沿着前人走出的扫墓路,蹒跚前行。

他们知道,这“家规”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他们清楚,这“使命”将一道一道定格心间。

而今,以邹广阳为首的邹家人年年如代际传承,初心不改,将扫墓人这一标签如同“传家宝”,将一个家庭的精神“基因”,在山林间传承。B81FD38A-9D7F-4C4C-B2AE-FFE3109EC21C

猜你喜欢
家规扫墓父辈
父辈们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家规伴我成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训家规重传承
家风家规我来说
父母用心才能做好家规
两只小猫
清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