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爱 王娟 蒋元宁 吴东亭
摘 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工程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为开展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践课程
1.引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方向和目标,为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具体思路,是党和国家重视课程思政重要地位和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2017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强调:“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该文件明确确定了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和目标,为各个高校的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2.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最大的一个学科门类,工科大学生数量占全部大学生总数量的1/4。从某种程度上说,工科教育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石,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科教育以树德立人为目标的思政教育就更显重要。自2019年开始,全国各大高校等都纷纷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涌现出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这些示范课程对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但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思政建设基本上还是空白。
实践教学是工科教学的主渠道之一,承担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而且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1/4以上,学时占总学时接近1/3,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只有充分利用这一舞台才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守好这“一段渠”、种好这个“责任田”,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最大成效。在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尚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意识对于工程及产品的正确设计、制造、推广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考虑法律、环境、健康、安全、伦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这些工程实际活动更好地造福人类,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核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仅靠几门思政课程和理论课堂就能培养好的,需要思政教育贯穿到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活动,把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三全育人教育,让学生习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得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实践课程的思政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会更有成效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于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应用的实践中去。因此,实践课程的思政教学对于培养杰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才更显重要。
3. 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以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有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材料成型工程设计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其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典型产品设计方法、材料成型生产流程、材料成型设备及工艺、生产组织及管理以及材料成型过程中涉及的法律、健康、安全、环保、伦理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要做好實践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加强了实践课程任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努力提升教师政治理论水平。鼓励并督促教师掌握大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案列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坚持不懈传播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自豪感。
对于课程设计、材料成型工程设计与实践和毕业设计等课程。针对所设计的产品、工艺或设备等,搜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杰出成就,例如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结合这些杰出成就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成果以及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努力开发先进技术的开拓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做好设计及研究的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对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行业领先优势且党建工作基础好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参观企业的党建活动室,学习企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的历史,学习先进技术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企业带头人的创业精神,让学生建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国内企业在产品及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让学生见识到的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及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无数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过程也告诉同学们必须承担的责任,祖国需要他们继续努力,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从而让学生建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正确的政治思想,激发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4. 结语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之一,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思政教学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及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和思政教学案列,在工程实践现场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成效会更加显著。只有将实践课程思政与理论课程课堂思政教学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实现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有效显著提高三全育人产出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公示.
[3] 鱼海涛, 解忧, 刘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与实施. 教育学. 2021, 3: 100-103.
作者简介:陈茂爱(1966.6-),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 山东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