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永莉
关键词:大数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运行好坏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快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持。这些单位有必要掌握时代发展的趋势,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真正凸显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势,增强事业单位当前的发展水平。
一、打造数据共享中心,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将数据快速整合是“互联网+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将数据资源进行共享才能体现“互联网+档案管理”的优势。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共享数据平台,数据共享平台能够提供数据交互、共享、传输等服务功能,面向档案工作者提供便捷化、高效化的信息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档案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数据共享中心应当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块和数据库,匹配不同部门的数据处理需求,分级管理模块根据档案性质的不同进行科学归类,制定编目规则。事业单位可以建设动态化的数据追踪、监管机制,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对变动数据进行登记、覆盖,对平台的服务功能进行调整、完善,对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与数据开发技术人员一道参与档案管理数据中心的开发工作中,优化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上满足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需求,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
“互联网+”环境下,事业单位必须要着力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做好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各类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归纳,进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之后事业单位有必要采取多元措施,提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来说,可以从档案管理、用户和新媒体运营方三个角度切入,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新媒体运营方进行合作,有效抓取网络数据,并对网络数据用户的数据使用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其数据使用行为的特点,进而更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档案服务。事业单位还要不要将纸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档案管理进行结合,首先结合单位实际及时地将纸质资料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然后再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的分类、设置服务窗口,这样查找和使用档案信息就更加方便快捷,让档案管理的价值充分的显现出来。
三、做好档案安全防范工作
档案安全防范工作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事业单位首先要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将信息安全教育渗透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并且制定出管理规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规范使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其次,事业单位还有必要加强对信息资料的审查,做好杀毒和备份工作。最后还要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严禁他们浏览不正常的网页,并通过安全软件和技术,如秘钥、防火墙技术等提升档案安全防范效果。
具体而言,档案安全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访问控制。访问控制能够将非法用户以及非法访问行为进行拦截。另外,还可以对特许用户入网时间进行控制,这样也能提高档案管理安全性。(2)防火墙技术的使用。防火墙相當于在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构建一道墙,形成屏障作用,有效阻止非法访问。防火墙就能对两个方向的通信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将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及时的剔除掉,提升档案管理安全性。(3)病毒防护。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包。上述三种手段对于提高档案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在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地重要,人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还会因为人为的因素降低工作的效率,从而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在当下,事业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价值,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实现更加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燕.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11).
[2]姜松竹.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18).
[3]刘明鸽.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J].山西青年,2020(14).
[4]张勤生.大数据背景下事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探讨[J].兰台内外,2019(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