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视域下的《长津湖》

2022-05-31 07:09王瑞麒
南北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分法皮尔斯长津湖

[ 作者简介 ]

王瑞麒,女,重庆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新同学。

[ 摘要 ]

《长津湖》是2021年最受期待的国产电影之一。虽然经过疫情突发暑期撤档换期的小波折,但这并不影响《长津湖》在国庆档掀起的巨大观影热潮。自9月30日上映至11月24日,票房突破56.94亿元,创造中国电影多项纪录。据《新华社》报道,《长津湖》取得的佳绩也获得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关注。《好莱坞报道》赞叹它的票房成绩是“疫情以来好莱坞电影无法比拟的惊人数字”。不少观众观影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说明它成功传达了故事和情感,引起观众共鸣。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离不开其中独特的符号性表达。符号学家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符号三分法”解释了像似符号、指示符号以及规约符号这一组概念表现符号及其所指对象之间关系,本文用这种方法分析《长津湖》其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符号内涵。

[ 关键词 ]

《长津湖》;皮尔斯;符号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2.053

作为意义的载体,符号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电影综合运用影像与声音媒介,传达着丰富的符号内涵。电影《长津湖》自上映以来受到广泛观众好评,获得56.94亿元的票房,创造了中国票房新的奇迹。为了解电影《长津湖》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原因,本文将从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的角度来分析《长津湖》电影蕴含的符号内涵。

1 用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分析电影《长津湖》中所蕴含的典型符号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可以分为从符号自身角度、符号与对象的关系角度,以及符号与解释项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其中,第一种分类方式仅关注符号自身内容,第三种分类方式关注符号传播的效果层面,而第二种分类方式注重符号所指与解释者(即受众)之间互动从而产生的意义,与本文所要探讨的电影《长津湖》自身蕴含的符号及其与解释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吻合,所以本文从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当中的符号与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角度出发,用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来分析电影《长津湖》所蕴含的丰富符号的具体内涵。同时,《长津湖》当中蕴含的丰富符号不仅可以归纳为某一种符号类型,某些符号还兼具其他符号类型的特点。

1.1 电影《长津湖》中所蕴含的像似符号

皮尔斯将像似符号定义为: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东西,是因为与之相似。符号模仿对象的某种特征,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符号与对象“分享全部性质”,将像似性变为相同性,从而形成一种符号“全像性”,而是符号与对象部分像似。实际上,像似符号不仅仅具有对于现实进行再现的“直接感”,随着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丰富的符号载体被纳入符号研究中,“像似”概念复杂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像似性符号在电影《长津湖》中可以看做是影片中根据历史事实进行拍摄,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的场景。同时,由于不同的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观众对于不同的媒介传播渠道具有不同的期待,《长津湖》通过电影形式进行传播需要将其具有声像配合的传播特点纳入考量并据此进行创作,以满足观众对于相关文本内容通过电影媒介进行传播的期待。

电影《长津湖》改编自历史事实长津湖战役。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軍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电影创作团队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运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期间拍摄场地温度经常在零下二十多度。影片选用了许多退伍军人、武警、消防兵和外籍演员,最大限度地在角色塑造上贴合历史真实情况。电影中的故事与场景虽然逼真,但并不是对于历史真相的复刻,主创人员主观地选择他们认为有利于展现事件全貌的关键部分同时综合运用多种适宜的叙述手法,从而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又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我们的战争,你们的和平”的史诗性立意。

1.2 电影《长津湖》中所蕴含的指示符号

皮尔斯认为指示符号在物理上与对象联系,构成有机的一对。如果其对象被移走,就不称其为符号。赵毅衡教授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提到:指示性是符号与对象因为某种关系——尤其是因果、邻接、部分与整体等关系相互提示,让接收者能想到其对象。符号的作用,就是把解释者的注意力引到对象上来。指示符号还具有组合秩序与在其关系中确定意义的作用。

影片中,为了保护战友,七连超期服役的第十七名战士雷睢生,独自一人把滚烫的标识弹带离,在他开车载着标识弹驶向美军的过程中,标识弹突然爆炸,他被炸得血肉模糊。这一个符号以点带面,指示着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保家卫国”的口号,感染了观众情绪。伍千里是七连连长,镜头中有他将七连战士名册藏于胸口的一幕。这个小小的细节传递出伍连长对战士们的重视,进而透露出军队内部团结一致、信念坚定统一。影片在呈现潜伏在美军撤退途中的“冰雕连”时,不仅描绘了英雄群像,同时还涵盖生动的个体个性。在影片具体内容中,志愿军战士虽然身处极其恶劣的环境,但是他们手中始终紧握枪支,凝视前方,最终化作一座座保持进攻姿态的冰雕。这一桥段展现了中国志愿军顽强抵抗的毅力和抗击敌人敢于牺牲的伟大奉献精神。

从雷睢生独自一人带离标识弹体现出的英勇无畏,到七连连长伍千里藏战士名册到胸前的团结与真诚,再到志愿军战士们一声声嘹亮的口号中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片段作为整部影片的组成部分无不指示着在长津湖战役当中之所以志愿军取得胜利是因为志愿军战士们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鼓舞,其中包含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且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且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而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都不断促使其奋勇向前。

电影《长津湖》为了清晰展现故事脉络,明确表达主题思想,运用了三线并行交织的复调叙事与全景散点式巨制 。影片通过战前动员的场面、战场前方激烈交战和战场后方努力支援相结合的场景,以及大后方的战略指导、部署的综合画面,从多个层次展现出历史上长津湖战役的全面情况。在人物拍摄安排时,注重各方力量在镜头中均有展现,在客观上做到了平等、真实地表达。连续画面中不仅有对我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民众的细节刻画,同时也有对敌方多层次人员的描写,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不仅增强影片的真实感,传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和平、甘愿牺牲的崇高品德,还通过巧妙的方式起到了指示长津湖战役当中各个方面具体战况的作用,向观众展现了尽可能真实的长津湖战役历史原貌,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战争的残酷、胜利的艰难,从而唤起观影者心中对于先辈英勇事迹的自豪感与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珍惜。

上述电影桥段不仅具有指示符号的指示性以及组合秩序与确定意义的作用,还具有部分像似符号的作用。这些情节均是以基本史实为根本依据,为了整体的流畅度和完整程度进行了一定程度改编,最终呈现出以主创团队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片段代表整个长津湖战役各个方面包括从宏观战略指挥到微观战士作战的具体情节,从正面战场到后方支援,既有紧张的战斗场面的浓墨重彩,又有感人至深的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的细腻刻画。

1.3 电影《长津湖》中所蕴含的规约符号

皮尔斯将规约符号定义为:它借助法则——常常是一种一般观念的联想——去指涉它的对象,而这种法则使得这个规约符号被解释为它可以去指涉那个对象。 因为法则是约定俗成的,所以理据性不是规约建立的标准。正因如此,赵毅衡教授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将规约符号定义为:与对象之间没有理据性连接的符号,也就是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武断”的符号。同时,规约符号也是依靠社会约定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也就是说,规约性是社会性的,需要界定于同一个文化语境中 。在此情况下,规约符号的表意明显而准确。同时,与像似符号、指示符号相异,规约符号所具备的“通用性”不足,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同一符号表达的涵义具有差异甚至完全相悖。因此,規约符号在表意准确有效的同时缺点也尤为明显。

在国内,《长津湖》不仅收获了票房还得到了口碑,可谓是名利双收。但是在国外,《长津湖》却票房惨淡、评分不高,这与国内的状况完全不同,一方面是国内民众的普遍价值观念与国外具有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排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首先,在价值观方面,我国人民从小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对于相关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类展现革命先辈英勇战斗的影视佳作能够引起我国人民的共鸣与感慨。而外国民众大多没有相关的历史背景,难以引起共鸣,未经介绍,他们甚至不知道影片中出现的麦克阿瑟的具体身份。此外,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这种题材的影片可能不符合西方观众的胃口。再者,这部影片是以中国方式拍摄的中国电影,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固然值得赞扬,但受到跨文化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从票房和口碑综合来看这部影片的新颖尝试不符合西方的普遍审美,所以在最终的数据上体现出不太乐观的结果。其次,在排片上,由于电影《长津湖》属于引进影片,所以在排片场次和上映时间方面不占优势,其排片时间往往较早或较晚,而这样的时间段相较于其他时间段来说通常观影者购票观影的数量较少,在这样的情形下电影《长津湖》客观上来说取得高票房的概率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述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电影《长津湖》在国内的票房与声誉与海外市场形成巨大的反差。

3 结语

电影《长津湖》是今年来抗美援朝主题电影的一次成功尝试。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教授张斌认为,如果说电影《上甘岭》是几代人心中抗美援朝的标志之作,那么《长津湖》也必然能成为观众心中第二个抗美援朝的记忆。尽管电影《长津湖》已经登上华语影片票房冠军的宝座,这足以证明影片的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它是完美无缺的。专业影评人士指出,影片尚存遗憾,诸如重要的战役在战略战术层面的细节刻画得不够完整细腻,情节铺垫不够扎实,致使影片结局略显仓促,战斗段落过于密集而留白不够 。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部作品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表现方式,其中不乏创新和探索,引起国内观众的热捧。同时《长津湖》在国际院线中的表现也引发了优秀华语电影如何才能起国际观众的共鸣,进而增强国际传播效果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电影创作者需要不断审慎思考的深刻而迫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璐瑶. 皮尔斯“符号三分法”视域下看《八佰》[J]. 视听,2021(1):83-84.

[2]赵毅衡.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79.

[3]张斌. 《长津湖》的“纪念碑性”与战争片的新拓展[J]. 电影新作,2021(5):77-83.

[4]赵诗琳. 影片《长津湖》的类型启示[J]. 中国电影市场,2021(11):31-35.

[5]王一川. 长津湖:中式大片民族美学范式的定型之作[J]. 电影艺术,2022(1):90-93.

[6]唐白晶. 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以“茶马古道”题材大型舞作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2020,33(3):94-102.

猜你喜欢
三分法皮尔斯长津湖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原始的风景——大卫·皮尔斯作品欣赏
苏珊·皮尔斯有关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梳理与思考
真理重生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