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蚕豆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也被叫做罗汉豆、兰花豆亦或是胡豆,成熟后为黑色表皮而且有肥厚的荚果,具有粮食与蔬菜双重功效。当前,我国蚕豆作物种植过程中,部分地区种植管理不够精细,依然采用粗放管理模式,蚕豆种植技术还没有形成系统与规模化,由此为蚕豆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康乐县高寒阴湿地区蚕豆种植过程中也面临此类问题,要加强根腐病防治,实现蚕豆高产种植。主要分析了康乐县高寒阴湿地区蚕豆高产种植与根腐病防治技术。
关键词 高寒;阴湿;蚕豆;根腐;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2–0007–03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介于103°22′E~103°39′E,34°54′N~ 35°27′N之间,境内高寒阴湿,农作物种植地区海拔2 000~2 200 m,年均气温6.6℃,年降雨量518 mm,无霜期127 d,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
此外,康乐县西南部苏集、八松、鸣鹿、上湾、草滩、五户、莲麓、景古等乡镇高寒阴湿地区,4~7月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降雨量为258 mm,有得天独厚的蚕豆种植条件。20世纪80~90年代,康乐县蚕豆种植面积达到3 333.3 hm2,约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4.4%。蚕豆成为了康乐县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1983年康乐蚕豆被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荣誉证书。进入21世纪后,该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成立了从事蚕豆种植、加工、经销的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蚕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蚕豆作物存在严重的根腐病问题,制约了蚕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生产的蚕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统计,2019年,康乐县蚕豆种植的根腐病发病率为58.4%,平均病株率为7.4%。
1 康乐县蚕豆种植前准备工作
1.1 轮作倒茬
农作物种植必须重视轮作倒茬种植,以此适当调整土壤养分,减少病虫害,促使植株健康生产。高寒阴湿地区蚕豆高产种植过程中更要重视轮作倒茬,如果蚕豆实施连作大量有机酸积累于植株根瘤部位,对根瘤菌繁殖带来了很大的约束,长时间连作使得豆株的结荚数量减少,植株长不高就会加重病虫害发病几率,无法保障作物产量。因而,蚕豆种植时连作重茬是不可取的,尽可能避免迎茬。合理选择前茬,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和玉米等开展轮作、倒茬。蚕豆的根瘤菌固氮作用更能使后茬作物产量增加。
1.2 深耕细作土壤
蚕豆种植要求土壤环境疏松深厚,农户需做好深耕细作,加厚耕作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为根瘤菌快速生长与繁殖创造良好条件。深耕时,将地下害虫幼虫翻搅出地面促使其无法继续生存,有效降低植株作物病虫害发生风险。前茬作物收获后,农户要及时对土地进行深耕细,深耕度控制在20~26 cm,通过暴晒加强土壤熟化、杀菌消毒。
1.3 合理确定施肥、施药
保障作物快速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病几率,田间施肥管理也很关键。播种前,要结合蚕豆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并保障基肥施量充足,以磷肥与钾肥为主,掺入适量氮肥。通常,每667 m2要施农家肥2 000 kg,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切忌用病株秸秆进行沤肥,50 kg过磷酸钙、5 kg硝铵与5 kg二铵,蚕豆花荚期增施钼酸铵溶液或硼肥,为蚕豆个体重量与产量的提高打好基础。为了确保病虫害不会影响蚕豆发芽与出苗,土地杀虫、消毒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采用40%辛硫磷乳油进行杀虫,用多菌灵、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消毒,1 kg药剂加入60 kg沙土并均匀搅拌再撒入土壤中。
1.4 有效选择并处理蚕豆品种
尽可能选择临蚕13号、临蚕14号等稳产、高产的品种,其能够很好的抵抗病虫害,对高寒地区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以此保障高寒阴湿地区蚕豆种植实现高产目标。实际种植过程中,选种方法主要有荚选、粒选及株选等,以此做好种子的优化与提纯,筛选出颗粒饱满、优良种性而且健康的植株种子。开始播种前几天应做好蚕豆晾晒,通过晾晒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提前1~2 d出苗,并保持健壮齐整的生长。
2 康乐县蚕豆高产播种技术
2.1 选择良种保障科学种植
种植蚕豆前,要选择品质好、抗病害能力高且商品性能良好的品种。只有精选种子,方可保障蚕豆种植的高产与生产质量。蚕豆种植方式上要科学布局,因其属于豆科作物,根瘤菌适用于微碱性或中性土壤中,不适用于在同一块地方重复种植。灿狗根分泌的有机酸能够增加土壤酸性,影响蚕豆根瘤菌与土壤微生物繁殖,导致蚕豆无法保持很好的生长状态,不能提高产量甚至会加重病害。所以,蚕豆种植过程中,要实施轮作换茬、精细土地并合理播种。
2.2 有效处理种子,合理选择播种期
蚕豆播种前要先处理好种子,通常播种前2 d对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打破种子休眠,为发芽出苗率打好基础,实现更好的生长。蚕豆种子发芽温度不高,一般在3月中上旬与春小麦一起播种。蚕豆生长中,苗期低温抵抗能力好,所以合理选择播种期利于促使蚕豆植株根系快速繁殖,蚕豆作物健康生长,茎秆健壮而且枝叶多,结出更多荚,为本区域蚕豆种植产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2.3 宽窄搭配保障种植密度的合理性
蚕豆种植密度太大反而会缩小单株营养面积,茎秆细弱就會出现倒伏影响作物健康生长。作物营养跟不上会增加落花落荚数量,影响作物产量。合理密植利于充分应用自然光照与土壤养分,充分光照利于保障作物做花结荚,确保作物充分吸收养分。应用宽窄行搭配合理密植方式进行种植,正常株距10 cm、行距19 cm,可很好地协调蚕豆单株的整体关系,为作物提供充足光照与营养,实现健康生长。通常应用“种二空一”或“种三空一”等宽窄行搭配方式种植,每667 m2株数为13 000~18 000株,临蚕13号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20 kg以内,临蚕14号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13 kg。实际生产中,合理设计种植密度是非常必要的,利于保障作物高产。蚕豆作物种植过程中,行距与作物产量也有一定的联系,合理控制种植行距对高产种植发挥着稳定性作用,促进作物实现早熟。
3 康乐县蚕豆种植田间管理
3.1 及时清除杂草
蚕豆种植田间管理中,除草操作也很关键,利于植株生长更加健康。除草时要注意不能伤害蚕豆根部及茎部,以免影响植株产量。一般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进行3次大规模除草:幼苗期第一次除草,苗生长到7~10 cm且还未长出花蕾时进行除草,为植株提供充足养分结出更多花蕾;第二次除草为开花结荚前;第三次是开花结荚后清除田间高大杂草,以此保障土壤养分被土壤吸收掉,从根本上提升蚕豆种植产量。
3.2 适时做好摘心打顶工作
蚕豆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非常关键。实际操作中,摘心打尖是首要任务,加强控制植物养分耗损量,保障花荚养分充足健康生长。作物不同品种其打顶前后有不同的产量,相较之搭建前,打尖后产量急剧增长,植株高度也会得到有效控制,增强作物抗倒伏及抗寒性能。田间植株花荚生长到10~12层是最适宜进行摘心打尖的。
3.3 保障施肥的合理性
蚕豆栽培过程中,还要注意施肥技术,因而为了保障作物种植产量,施肥技术是不容忽视的。一般蚕豆每667 m2产量为400 kg,土壤中1/3的氮素被豆科农作物吸收掉,所以计算蚕豆氮肥用量时,要去除掉氮肥计算量的2/3,将剩余氮肥用量作为蚕豆施肥量,以防氮肥量太高对其生长造成影响。蚕豆施肥一般以速效磷、氮与钾等中上等肥。实际操作中还要增施一定量的农家肥,一般每667 m2蚕豆需要2 000 kg农家肥、14 kg硫酸钾、25 kg普钙、26 kg尿素及0.6 kg钼酸铵。蚕豆生长需要很高的养分需求,为了实现高产种植目标,保障养分供应充足很关键。但应注意并非养分越高越多就越好,农户要根据农田实际情况与土壤计算养分,明确施肥量。
3.4 有效应用光合作用,合理控制蚕豆苗生长温度
刚栽种的蚕豆苗根基比较脆弱而且生长态势不够好,无法承受强光照射,只可照射弱光。大棚栽种蚕豆其生长环境比较封闭,有很好的遮阴避光作用,以此为幼苗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随着幼苗的增长,生长态势不断增强,此时可结合实际情况为蚕豆幼苗增加适当的光照。季节转秋后,蚕豆苗对光照有了更高的需求量,以此可将已成熟蚕豆苗遮阴网完全打开,确保蚕豆苗可充分享受光照,促使蚕豆苗能够健康成长。
另外,蚕豆苗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25℃,不能太高或太低。受季节变化温度影响,如果温度条件不符合蚕豆苗适宜生长的河流温度,就要进行人为控制干预。其中调整大棚内喷水设置与遮阴网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以此调控蚕豆生长温度,确保蚕豆有适宜的生长温度环境,待生长成熟后方可移栽。
4 康乐县蚕豆高产种植根腐病防治
4.1 根腐病症状
根腐病发病主要以根颜色变化表现为主,初期蚕豆主根与须根颜色从红色变成黑褐色,而且须根逐渐死亡;茎基腐出现后,其是因病原菌扩展造成的,茎秆部位变色逐渐改变,逐渐从健康绿色变成水浸状到最后的黑色。假若形成适宜发病条件,其过程只有1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蚕豆植株出现青枯而且产量不高。发病到第二阶段,蚕豆植株长势不好,依然可以结荚其产量却不高。
苗期到花期,根腐病会对蚕豆生长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苗期发病比较严重,如果蚕豆植株出现根腐病将无法很好地控制。假若蚕豆幼苗时期发生病害,叶色发黄与萎蔫是其主要表现,逐渐烂根死苗。假若病害比较轻可进行断苗断行处理,假若发病比较严重,就会出现大面积或整片田地受害。蚕豆植株病害通常表现为上部叶片为黄绿色而且萎凋下垂,尽管蚕豆叶片不会发生脱落,但其无法保障很好的长势,极易拔起植株且根部变黑减少须根,主根短小为不健康的黑褐色。
4.2 根腐病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
镰刀菌会引起根腐病,其主要来自土壤与病残体。根腐病的出现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含:(1)土壤湿度。这是根腐病的主要因素,湿度适宜情况下根腐病发病几率大。高寒阴湿区夏季降雨量较多,田地潮湿后镰刀菌快速繁殖,借助蚕豆根系与茎基部展开侵染导致植株发病。(2)土壤温度,其也是引起根腐病的重要因素,如果土壤温度为15℃,蚕豆植株自身症状就会逐渐显现,而且随着温度的增长,发病症状日益明显、土壤温度为25℃时就会使得病株快速死亡。
土壤贫瘠田地中,蚕豆植株根腐病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因此类土壤中真菌数量太少。假若蚕豆种植在弱酸性土壤中,带菌蚕豆植株会有很高的发病率。种子带菌传播形式比较特殊,促使远距离传播根腐病,种子带菌率与发病率间联系紧密,因而蚕豆根腐病控制中种子处理非常关键。
4.3 根腐病发病规律
作为一种固氮作物,蚕豆生长中氮元素需求量不高。实际种植中,很多人觉得蚕豆有很高的氮需求量,假若蚕豆植株出现不良症状,人们就施加大量氮肥,以此极易造成氮肥过剩。随着时间的推移,氮肥不断积累,导致植株形成很多亚硝酸造成亚硝酸中毒,削弱了植株自身抗病性能,甚至出现叶片发黄或者根部变黑等。
4.4 根腐病防治技术
4.4.1 生育期全过程防治 蚕豆生长过程中,全面了解根腐病具体传播途径,处理种子与种植土壤解决这一问题。播种蚕豆种子前,应用55℃汤浸泡种子10 min左右,还可用嘧菌环胺或苯甲丙环唑等拌種处理。播种过程中细土中拌入敌克松可溶粉剂,并均匀撒播于种子表面再盖上土,以此保障蚕豆苗期成活率。蚕豆植株花期也有很高的发病几率,就可使用乙蒜素、增效剂或甲霜灵、福美双等按5∶1的比例配置并灌根。灌根过程中方式非常重要,药液渗入蚕豆根部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完成灌溉前10 min,制备药液并倒入水渠中。蚕豆花期与采收期,喷施叶面肥促进蚕豆植株更好地生长。
4.4.2 更改栽培模式 部分蚕豆种植以免耕法为主,将前茬玉米覆膜再利用,进行人工点播,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适宜早播种可很好地预防镰刀菌对蚕豆植株造成的伤害。合理轮作,结合镰刀菌生长特点,选用前茬玉米、油菜、小麦等进行轮作种植,弱化土壤病原体加强发病率控制。选择蚕豆种子时,要确保种子为无菌,降低发病率。
5 结束语
康乐县高寒阴湿地区蚕豆高产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要合理规划植株栽培、选种、采收与根腐病防治等,以此实现高产增收目标。
参考文献
[1] 陆玲萍,田发财.康乐县蚕豆根腐病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 (13):66-67.
[2] 段晓东.几种蚕豆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6):59-66.
[3] 孔琼,袁盛勇,郭建伟,等.野蚕豆根根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20,33(7): 1480-1485.
[4] 陈建立.蚕豆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8(2):59.
[5] 王泽宇.蚕豆高产种植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8,38(8):131.
[6] 陈海柏.蚕豆根腐病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0):75.
[7] 刘晓春.蚕豆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新农业,2018(7):20-21.
责任编辑:黄艳飞
High Yield Planting and Root Rot Control of Broad Bean in High-cold and Humid Area of Kangle County
MA Zhanrong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peration Service Center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Kangle County, Gansu Province, Kangle, Gansu 731500)
Abstract Broad bean is an annual herb, also known as luohan bean, orchid bean, or broad bean. When mature, it has a black skin and a thick pod, which has the dual functions of food and vegetables.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 broad bean crops in my country, the planting management in some areas is not precise enough, and extensive management mode is still adopted. Kangle county also faces such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 broad beans in the alpine, shady and damp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ot rot to achieve high-yield planting of broad bean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high-yield planting and root rot control techniques of broad bean in the high-cold, shady-humid area of Kangle county.
Key words High cold; Dampness; Broad bean; Root rot; Control technology
作者簡介 马占荣(1965—),男,甘肃康乐人,高级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