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栖
父亲说起他六七岁那年的事情,哥哥带着他去赶山会。
离村五里地有个龟山,那年阴历四月初八,龟山开了一个山会。早早得到了消息,村里的大人孩子都掰着手指头掐算日子,等那个山会。
到了那天,爷爷给了十个铜板,伯伯就领着父亲去龟山赶山会。
山会很热闹,十里八村的人都去。
去看大戏。
龟山前面有条山沟,沟里用杆子和席子扎了戏台。
要连唱三天大戏。
龟山的这台大戏是有钱人用来还愿的。
父亲说,咱老家这里,过去老百姓信鬼啊神的,村村都有土地庙,每家都敬灶王爷。除此之外,还有“关帝庙”“龙王庙”“狐仙洞”啥的。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神,出“痘”有痘神,都叫他逗哥或者花姐。出麻疹有疹神,叫她麻疹娘娘。要是犯了眼病啊,就要去拜八仙里面的铁拐李。
和铁拐李什么关系?又不是腿不好。我说。
不知道什么讲究。父亲摇摇头。
除了供灶王爷,正月十八还要祭祀火德真君。正月二十五给管收成的满囤姑姑做寿。六月六拜蚂蚱庙和刘猛将军庙,蚂蚱庙就是八蜡庙,刘猛将军是虫王,可以保佑庄稼不生虫子……那时候的人对抗不了大自然,就只能祈求神仙保佑,以后学了唯物论就懂了。父亲说。
这次就是狐仙洞的事情。
有个有钱人家的老头,忽然生病了,犯糊涂了,抓了药吃也不好。家里人急了,就请来个明白人。
明白人问老头,最近有没有到什么地方去呀?
老头说,也没到哪里去,就是上了趟龟山。
明白人问,上龟山有没有碰到什么呀?
老头想了想,说,那天上龟山,路过一个石洞,里面出来一道红光,吓了一跳,就糊涂了。
明白人拍手说,有了有了!
旁人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白人说,还用说吗,那是冲撞了狐仙啦!狐仙来报复啦!
旁人问,何以见得?
明白人说,石洞里不是出来一道红光吗?那红光不是别的,就是一只红毛狐狸!
大家说,哦。
明白人继续说,那一定是个狐仙,在石洞里修行!你家老人把人家给冲撞了,人家狐仙能高兴吗?能不生气吗?能不给你们报应吗?
众人都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那你说怎么办?”老头的家人赶紧问明白人。
明白人就说应该怎么怎么办。
明白人被好菜好饭地伺候着,然后抹抹嘴,拿着应该得的报酬走了。
老头的家人赶紧到龟山上找,果然找到了那个石洞。
他们在石洞外面扎了个棚子,石洞里供上胡三太爷的牌位。
老百姓都把狐狸叫作胡三太爷。
牌位前还燃上香,再摆上饽饽、水果等贡品。
棚子两边还贴上对联,上面写着:
“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家里的家长带领全家,都到棚子外面跪着,朝胡三太爷的牌位磕头,祈求胡三太爷保佑,叫家里老人的病快快好。还许了愿,说是如果老人身体得以康复,四月初八一定扎台子请戏班子,给胡三太爷连唱三天大戏。
后来老头的病果然好了。
父亲说,其实不难解释,老头到山上去,不知道碰到了什么野物,那会儿山上有些野物,有狐狸,有野兔子,还有老獾、豹猫和狼什么的,不留神碰上了,给老头吓着了。休息休息,过几天就好了。要是有镇静药吃了也好了。可那会儿不懂啊。这哪里是胡三太爷的什么事情!但农村人迷信,害怕黄鼠狼和狐狸,就编出些这种故事……
人家就在龟山扎了戏台子,唱大戏还愿。
父亲他们到了龟山,一眼就看到戏台子。
戏台子前面的人乌泱乌泱的。
说那会儿老百姓能看上场戏可稀罕呢,十里八乡的人都跑来看戏。有钱人家套着车拉着家人来看戏,没车有牲口的,驮子里驮着孩子来看戏,小脚老太太叫儿子用独轮车推着来看戏,还有孝顺儿子背着老娘来看戏的。来看戏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很多,都穿上新衣服新鞋,打扮得跟过年似的。小孩和小青年更是不会错过这场热闹,都你争我赶地来看戏。
那天戏台子上唱的是京戏,也叫平剧。好像是三国的戏。里面有武将马超,还有白脸的曹操,还看到曹操割胡子……
开始还觉得稀罕,锣鼓崩登崩登敲,弦子吱扭吱扭响,演员哇呀哇呀唱,还翻跟头什么的。但也看不懂。后来就觉得没劲了。
天已经晌午,父亲肚子饿了,就拉着哥哥去吃东西了。
卖东西的知道有山会,就挑着担子、推着车来摆摊卖东西。
主要是卖吃的。
花一个铜板可以买两对爬虾。
花两个铜板可以买一对对虾。
花一个铜板可以买一个黄米粽子。
两个人买了爬虾和对虾吃,还吃了黄米粽子。
还有卖面鱼的,就是支起一个油锅,在一旁先把面用盐和碱和好,再用擀面杖擀成袜底子形状,最后扔到油锅里炸,炸出来就是又脆又香的面鱼。但还是喜欢吃爬虾和对虾,那东西腥气,好吃。
有些货郎担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货郎鼓咚咚地响,货郎叫着喊着招揽生意。主要卖些姑娘媳妇用的,比方说姑娘头发上戴的花,是用绢和珠子做的。姑娘买了就戴头上,走路时头上的珠子串随着脚步一颤一颤,挺好看。
还有卖针头线脑的,卖老太太用的罩住脑袋后面发髻的线网的。老太太们喜欢。但没多少小孩喜歡的。
在集上待了一整天,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父亲说,这个山会就办了这一次,后面就没有了。
但山会的热闹场面不会忘,过去好久,人们还在谈论山会的事情。
父亲还记得人家传的山会上发生的故事。
就是卖黄米粽子的。正卖着黄米粽子,过来一个小孩。那小孩看看摊子上摆的黄米粽子,说:
“这么少啊,哪够吃!”
卖粽子的看看那小孩,一丁点大,说:
“还不够你吃?这样吧,你随便吃,你要是都吃完,我不要你钱!”
“行!”
小孩就开始吃。
小孩吃完一个黄米粽子,就给卖粽子的说:
“我去那边喝水。”
小孩喝水回来又吃。
吃完一个粽子,小孩说:
“我去那边尿尿。”
小孩回来继续吃。
小孩一边吃黄米粽子,一边去喝水尿尿。
居然把所有的黄米粽子都吃光了。
因为有言在先,卖粽子的也不好说什么。小孩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卖粽子的觉得很窝囊,粽子没有了,钱也没挣到,白来一趟山会,回了家都没法交代。他抱着头蹲在那里唉声叹气。
有个老头听见了,走过来,拍拍卖粽子的,问他怎么回事。
卖粽子的就把事情说了。
老头想了想,一拍大腿,说:“肯定是我那两个皮孙子干的!”他叫卖粽子的等着。
过了一会儿,老头领着两个小孩来了。
卖粽子的一看,就是刚才吃粽子的孩子,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对双胞胎。
原来,这对双胞胎小孩鬼机灵,他俩商量好了,一个躲起来,另外一个去吃粽子。吃完一个粽子,就说要去喝水或者尿尿,跑到那里,换一个小孩再继续来吃粽子。
卖粽子的哪里想到这些,就上了当。
老头就把粽子钱给了卖粽子的。
卖粽子的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未完待续)
(选自《风雷顶》,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