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我对过往匮乏的心理补偿

2022-05-30 10:48:04龙小珍
家庭百事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烧菜腊肉泥鳅

龙小珍

我从小就对家庭的幸福与温暖有很深的向往,也很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做出牺牲。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我其实很少做家务,烧菜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后来有了孩子,我开始对家里的伙食非常重视,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家中虽然一直请了住家阿姨或小时工,但我更愿意自己下厨。不谦虚地说:我做的菜比绝大部分阿姨做的更好看也更好吃。

这种对美食的痴迷与执着,可能是对过往物质匮乏的一种心理补偿。我母亲非常节俭,对吃的既不讲究,也不愿讲究,她总说一个人要节制口腹之欲。在她看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很讲究吃,愿意把钱花在吃上,是欲望低等甚至败家的表现。

母亲做饭相当潦草,她为了使一家人少吃菜,故意把菜做得很咸。她的兴趣在做卫生、女红上。她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家具衣物整理得清清爽爽。

母亲很会做鞋,手艺远近闻名。她也沉溺于做鞋这门手艺,无论什么鞋,只要她看一眼就能做出来。我穿过她做的鞋:一双半高跟单鞋,一双系带牛津鞋。

她年轻时在生产大队的文宣队演过戏,学了很多革命歌曲。对这段短暂的文艺生活,她十分沉迷,自我记事起,她就不厌其烦地教我唱当年在文宣队学来的革命歌曲:《红梅赞》《南泥湾》《浏阳河》……有一首歌的两句我老学不会,她教了很久。四十几年过去了,歌名我已经忘记了,但牢牢记住母亲不厌其烦重复教的两句。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因为注意力在文艺的事情上,生计却常常被母亲忽略。她地种不好,菜种不好,家畜家禽也养不好,脾气还差,再加上潦草的伙食,使得我们家气氛常常是压抑的,少有家庭该有的欢腾温馨的烟火气。

我对儿时美食的记忆,零星来自于父亲的几次掌勺。一次是父母吵架,母亲生气卧床罢工,父亲便亲自掌勺。可能是长期被母亲的焦虑与抱怨搞得很紧张,父亲没把做饭当苦役,而是当成放飞自我和犒劳自己的机会,他把刚腌不久的腊肉从灶台上方取下来烧菜了。

那天父亲做的是红烧腊肉,火候刚刚好。这个半成品腊肉,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猪肉。那腊肉因为熏的时间不长,有腊肉的香,却没有腊肉的咸与干,美味至极。每次想起那顿午餐,我唇齿间升起那碗肉的醇香,连同那个冬日的下午,也在记忆里永远和煦而温暖。

还有一次也是在冬天,那时晚稻刚收割好,我和小堂姑在刚收割好的稻田里,一边拔猪草,一边掏泥鳅。稻田收割好进入冬季后,一般是半干半湿的,泥鳅会打洞藏到泥土深处,地的表面会留下小小的洞口以便呼吸。我们从外面的小小洞口开始,用手指循着洞一直往下掏,最后找到泥鳅的藏身之地。那天我不仅拔了很多猪草,还在小堂姑的协助下,掏了很多泥鳅。

那天回家,父亲看我掏了很多泥鳅也非常高兴,亲自下厨做晚餐。泥鳅在我们老家一般用油煎至金黄,再放辣椒、葱花、适量的酒和水,最后起锅装盘。父亲那天新创了一个菜式,他将泥鳅煎好后,与刚从菜地里拔来的白萝卜一起炒,味道鲜美无比。

父亲炒黄豆的手艺也很好,这个手艺被我偷偷学会了。前两年有一次回老家,前同事廖老师还说我炒的黄豆特别好吃。

母亲给我一日三餐的记忆太过荒芜,她还常说父亲懒,说我家穷。很长一段时间,我有一种强烈的匮乏感与自卑感,也羞于和他人谈起自己的父亲和家族。直到后来很多年,因为知识的累积,我对过往的人生经验有了新的审视,才发现,我完全被母亲误导了。我父亲的家族非常体面,父亲教养良好、聪明勤劳,对家庭尽善尽责,对母亲的任性、脆弱多有包容。父亲一辈子跟母亲虽然口角纷争不断,但从未私下跟孩子们说过母亲的坏话。

我成家生孩子后,很注重一家人的伙食,也愿意在这上面费心力下功夫。特别是最近几年,两个孩子长大了,我也有更多时间花在做菜这件事上。食材的选择、烹制的方法,甚至器皿的选择与摆盘,我都越来越讲究。从视觉到味觉,我希望给孩子们很好的体验与享受。

或许真的是因为我在烧菜这件事上很用心,两个孩子从未给过我的菜肴差评,她们一般在饭桌上胃口大开,用实际行动证明妈妈做的菜很美味。

美食的确最能活跃家庭气氛,当热气腾腾花式养眼的饭菜摆满餐桌时,空气中立刻升腾起热烈温暖的人间烟火气。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用餐时,我与小女儿常常一边吃飯,一边聊天文、地理、历史。大女儿会讲工作中的趣人趣事,餐桌上的气氛大部分时候是轻松愉悦的,一天的疲惫与烦恼也随着热烈的气氛抛诸脑后。

我想让美食成为孩子与家紧密相连的锚点,想让美食成为她们一生记忆的美丽花火。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去开创她们自己的生活。漫漫人生路,无论她们将遇到什么,希望妈妈曾经精心烹制的食物与餐桌上那盏暖黄的灯,能给她们永远的力量与温暖。

编辑|饶春垚

猜你喜欢
烧菜腊肉泥鳅
腊肉飘香
幼儿100(2023年43期)2023-11-21 09:35:42
泥鳅笼
闲话“腊肉”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18
看妈妈烧菜
手下留盐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捉泥鳅
捉泥鳅
琴童(2018年2期)2018-03-06 16:45:32
一起去捉泥鳅吧
看爸爸烧菜
快乐语文(2017年9期)2017-06-15 2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