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方式分析

2022-05-30 02:08:03张蕾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章传统语文

张蕾

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通过不断演变形成的一种民族特质的风貌文化,也是各个民族在历史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总体表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融合和创新,让中国的历史在世界中独一无二。

一、结合情境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语文课本上的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但传统的文化和现在的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没有办法体会到当时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学生沉浸在文章中时,就可以亲身感觉到文章的乐趣。当学生理解文章之后,这时教师再提一个问题就会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畅所欲言。设计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这对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教材里的内容和多媒体相结合,采用创设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设置情景,让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使学生与文章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交流,清楚地了解文章中的各种情绪和情感。

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内容分角色演绎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但是班级里的学生很多,角色却很少,为了避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产生不愉快,教师就可以让想演主角的学生都演一遍,然后让剩下的学生进行投票,票数最高的学生演主角,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表演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演进去,教师可以把每一个任务分派到学生的手里,除了扮演主角的学生剩下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念旁白,下次读旁白的学生可以演主角,演主角的学生去读旁白,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参加到活动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知道这篇文章是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谦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变成学生身边的组织者,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学生可以自己参与活动中,体会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团结勇敢的民族。

二、结合朗读方法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包含了传统文化,但是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蕴。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强对文章的记忆,丰富自身的积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真正的内涵。朗读还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清除自己的杂念,将一切精力都用来记忆知识。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和体验什么是语感,促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这个时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还能让班级里的学困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学习《记张自忠将军》这一课的时候,只靠学生自己看是没有办法体会到文章中描写的情绪和情感的,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文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章中情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当时社会的紧迫感,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下人们的思想是以国家为重。

三、结合有效提问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汇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有很多的历史文物也保存到了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各项能力,能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耐心都很差,学生没有耐心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完一整节课,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學生刚刚步入校园,对学校的一些约束还不习惯。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受教师的管控,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影响走神,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但是提问就可以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路和学习进度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提问可以最大程度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会驱使着学生去不停探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问会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不断的探索,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是从语文文章开始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提问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探索文章中的内容。良好的语文习惯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在学生放松的情况下,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这时候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往往会很容易吸收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不要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否定,教师要对学生表达出认可,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并且提高语文课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还知不知道中国其他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更多中国的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合趣味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而小学生是没有很大的耐心认认真真地听完教师讲一整节课的,大多数学生在上到半节课的时候就开始走神,“开小差”或者做一些小动作,学生的注意力不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那学生是不能掌握教师讲的知识点的。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还不能理解很深刻的问题和知识点,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而游戏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惑复杂的问题,可以将其简单化,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复杂的语文知识,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中加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语文中的知识点。游戏教学法充满着趣味性,可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游戏教学法还充满了挑战性和竞赛性,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有效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比如,在学习《汉字真有趣》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汉字制作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像女、青、火、月、又、寸、米、半、立、山、口、日等等,教师要把这些文字的顺序打乱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在组字的过程中就会主动思考这个加什么是一个字呢?

五、结合互联网技术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丰富课堂内容。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上课,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跟上现在的教育脚步,所以,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新的背景下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多媒体技术既顺应了创新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还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利用信息化平台为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搭建桥梁,转变之前的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现在教育的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自己的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学生不能想象当时的圆明园的繁华景象和当时的文化瑰宝,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圆明园的宏伟。

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中息息相关,已经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中有良好的思想、丰富的语言和文字值得学生探索和传承。

猜你喜欢
文章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