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泳议
一张横版世界地图,似乎只是寻常之物。它被贴在教室里、书房里。粉色、橙色、紫色和深绿色之下,大部分是被人类踏得严严实实的,被敷上水泥、沥青、石块与玻璃的土地:那些城市,被表现为一粒粒实心的芝麻籽。而细密的实线、虚线,或笔直地切着,或蜿蜒而蛇行,在这几片大陆上,仿佛橘肉上的纹路般纠缠着。自然,我们认为它是客观的、科学的。但其实,在世界地图的经络之中同样有某种脉搏,向我们倾诉着制图者对世界秩序的想象。这就是为什么自巴比伦的第一张世界地图诞生以来,制图者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放在世界地图的中心。世界地图的颜色也自有其况味,而白色留给了那想象中的南极大陆。在一幅以墨洛托投影法制作的世界地图上,它像一把被撕开的折扇横卧在地图最下方。但如果我们看向这地图附带的南半球的半球图,就能看见孤悬于大海之中的它,粗犷如一把白色的石斧,纤细的斧柄向南美大陆伸去。这是南极大陆,南半球最广阔的冰封之地,面积123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29倍。
《冰之传奇》是一部南极半岛探险史,一代代航海家前赴后继地来到南极,有些人甚至把骸骨也葬进了无尽的极夜之中。我们可以在一幅幅地图上直观地看到他们的努力。至今,这片广阔陆地上的人口可能都无法填满一个中型城市,但这里的每一个岛屿、每一丛冰架、每一处海峡,几乎都得到了命名。那些探险者的名字被永远地凝固在这一片白色之上。1520年,斐迪南·麦哲伦发现了托多斯洛斯圣托斯海峡(即后来的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地图上留下名字的航海家。此后,整个南极的历史,很大程度上都是南极被命名的历史。南极这片空白之地,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科学时代的英雄史诗。这些史诗中没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反派角色,只有南极本身在阻止着、抗拒着人类。但这种“阻止”“抗拒”,不过是从人类的视角来看而得到的结果罢了,南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中立的空集,它对所有闯入的生物都平等相待。
本书作者琼·N.布思长期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南极英雄时代的探险史。何谓英雄时代?从时间上看,是从1897年到1914年的17年。这一时期共有15支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队前往南极,其中7支探险队来自欧洲,他们绝大多数在南极半岛度过了一个或两个冬季。这些探险不仅关乎勇气,也关乎知识。每个来到南极的探险者都或多或少地更新了南极的形象。南极半岛两侧原本模糊的形象,在探险家们的日记中显影。
法国人让·巴布蒂斯特·夏科曾两次率队前往南极。1903年,他带领21名队员乘“法兰西号”寻找在南极失踪的探险家诺登斯克尔德,并借此契机在南极半岛西侧展开科考活动。1904年3月,他们在如今的夏科港停靠,并在此度过了长达8个月的时间。至1905年夏科的第一次南极探险结束,他的队伍已取得多达18卷的科学成果,并于次年出版《法兰西号的南极之旅》。1908年,夏科再次前往南极,因为第一次探险的成功,这次他获得大量捐助和政府的资金扶持。他的新船“何乐不为号”达到了800吨级,远高于“法兰西号”的245吨级。短短两年间,捕鲸者的涌入改变了南极的人文风貌。正如19世纪20至30年代,海豹猎人的到来使得商业、科学与探险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由于他们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打猎方法,不少动物种群遭到破坏。为了寻找新的捕猎场,猎人们也在南极地图上留下自己的坐标,当时的探险队也会在科考之余大量捕猎企鹅等生物。而英雄时代的捕鲸者则不同,他们大多成了南极地区的常住民,他们的存在就像黑暗中模糊的萤火,为被浮冰、风暴与极夜困扰的探险家们提供了与文明世界接触的希望。1908年,“何乐不为号”造访了欺骗岛上的捕鲸者据点,据夏科描述,这里“就像挪威的一些繁忙的港口一样”。
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这些探险中存在着近乎程式化的东西。一个探险家,几乎纯粹是被自己的兴趣所激励,从而将生命投入这世界尽头的空旷之地。在绕行大半个地球期间,他或许要遭遇数次风暴,而越接近南极那未知的海域,就越要小心翼翼地與浮冰做斗争。这些浮冰拥有惊人的“咬合力”,可以用它不规则的“下颚”猛地撕开船体,露出其下缄默的水密隔舱。
偶尔,在探险家们丰腴却又寡淡的履历中,会闪过一抹浪漫主义的亮色。1936年,在去往北极的航程中,夏科队长的船在冰岛南海岸触礁。船上唯一的幸存者说,在生命最后时刻,这位探险家“站在舰桥上,温柔地放飞笼子里的宠物海鸥”。
而如今,《南极条约》为南极上了一道锁,就像锡纸锁住了蛋挞的余温一样,它让南极既成为普通人向往的圣地,又成为科研人员日常生活的所在。浮冰、暗礁与风暴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还是漫长极夜之中的百无聊赖。队员们用滑雪、写作、科研填满自己,有时,他们甚至会饲养一些动物打发时间。“法兰西号”上就曾有过一个迷你动物园。这便是这些人真正可以被称为英雄的地方。他们的伟大在于日复一日,在于浪漫情调的完全匮乏,在几乎只有黑、白、蓝三种颜色的单调世界里,在自我选择的囚宠之中,借着他们忍耐这一切,南极的声色、形状逐渐为人类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