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2022-05-30 10:48郭跃辉
语文建设·上 2022年7期

郭跃辉

【关键词】学业质量,中考语文命题,目标分类

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早在2012 年,杨向东教授就提出“研制具有国际视野、符合我国实际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1]。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程标准”)也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描述,这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教学以及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本文拟从学业质量标准出发,阐述中考语文命题的目标取向、内容选择、能力考查以及改进策略。

一、命题取向:从目标分类的角度观照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語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2],学业质量应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中考”)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3],可见中考的考查目标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其依据是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由此判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形式,二者的目标都指向了核心素养这个根本的课程目标,而“学业质量标准起到了连接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具体考试评价实施的桥梁作用”[4]。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业质量为依据。尽管义务教育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表述和排序上有差异,但都涵盖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七至九年级的学业质量按照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语文实践活动构建,并贯穿着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试用美国的查普伊斯等人提出的学习目标类型框架,对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了整合。具体如下[5]。

知识性目标:支撑每个学科的事实性信息、程序性知识和对概念的理解。推理性目标: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学习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思考过程,如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形成假设和辩护观点。技能性目标:将那些以展示自身技能为基础的表现作为学习的核心。成果性目标:用手工制品来描述学习,其中成果的创造是学习目标的焦点,成果本身的质量指标是教学和评价的重点。情感性目标: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态度、动机和兴趣。

结合语文课程特点以及中考语文命题的实际,可以从学习目标类型的角度对部分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梳理(见表1)。

从核心素养和学习目标分类的角度对学业质量进行梳理,有助于明确中考命题的具体考查目标和重点。例如对于“思维能力”,应淡化逻辑学知识和情感性目标的考查,重视推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对于“文化自信”,应在命题语料选择与情境创设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不适合在技能层面有所要求。此外,中考命题应注重以多种成果表现学生的学业水平,改变单一的“回答问题”思路。当然,上述梳理并非绝对精准,有些学业质量标准无法准确对应核心素养和目标分类的要求,有些标准又指向了多个学习目标和素养,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料和情境加以明晰。

二、内容选择:命题领域、语料与载体

中考命题需要考虑多个维度,其中与学业质量相关的有命题导向、领域、语料、载体、考查的知识与能力等。从导向上看,中考语文命题要体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和语文课程的性质。此外,还有如下维度需要分析:

1. 命题领域:涵盖四类活动

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体现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指标中。但在文本呈现上,第四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与四类语文实践活动并非一一对应。叶丽新教授曾区分“测评领域”和“测评内容板块”两个概念,前者由课程标准中的读写观、学习领域决定,后者取决于对特定测评领域的理解[6]。按照这种区分,“命题领域”就是指学业质量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活动,“测评内容板块”则是“命题领域”在试卷中的具体体现。中考语文命题要涵盖这四类活动,进而将这四类活动转化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等测评内容。

常见的测评内容是“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有的省市另加“综合性学习”板块。2021 年海南卷设置了“积累与运用”“品味与鉴赏”“思辨与探究”“写作与表达”四个板块,这与四类实践活动最为接近。2021 年浙江省宁波卷、绍兴卷、丽水卷等尝试打破语文学习领域的测评板块,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指标融入人文主题中。宁波卷设置了“家国之思”“文学之约”“太空之问”“心灵之旅”等主题,绍兴卷设置了“绍兴印象”“百年征程”“社会观察”“聚焦现象”等主题,丽水卷设置了“诗画丽水”“戏剧舞台”“文化溯源”“成长履痕”等主题。这种以人文主题为主线、暗含四类语文实践活动的命题领域构建,是值得关注的。

此外,在具体的问题或任务设计时,2022 年版课程标准也要求“侧重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的某一方面”[7],或设置综合型题目,体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

2. 命题语料:体现“三种文化”

2022 年版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置于四个核心素养之首,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合称为“三种文化”),这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在第四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中,有“向他人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8]等要求。不过笔者认为,中考命题要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除直接设计与“三种文化”相关的题目外,还要优选体现“三种文化”的语料。例如在2021 年中考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题目设计中,不少语料体现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思想理念,体现促进社会和谐等中华人文精神,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文阅读方面,2021 年河南卷的《舵链》、广东卷的《望北哨所》、江西卷的《高贵的清贫》、福建卷的《春走老山界》、杭州卷的《粮食》等篇目,都承载着革命文化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3. 命题载体:指向三类情境

2022 年版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是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进行描述的,例如“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侧重于日常生活情境,有关“阅读与鉴赏”的标准适用于文学体验情境,“能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指向的是跨学科学习情境。与此相对应的是,中考命题也应以情境为载体,“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也提出考试题目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此处的“具体情境”是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10],这与中考命题要求的情境是有差异的(如表2)。

由此可见,高考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与中考的“文学体验”“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中考命题更强调“跨学科学习”情境。从当前的命题实践看,越来越多的省市重視在具体情境中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南京市前几年的中考试题注重“整体情境”的创设,用一个“ 大情境”统摄各个测评内容和具体考题。2019 年的试题创设了“南京地域文化”的整体语境,2020 年的试题贯穿着“美食文化”主题。这种“大情境”同时涵盖了文学体验、日常生活、跨学科学习三类具体情境。不过从全国中考试题来看,跨学科学习情境的创设较为薄弱,需要继续尝试和探索。

三、关键能力:指向阅读和表达的命题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含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内容,从中考命题角度看,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占绝大部分,而阅读与表达能力又是关键能力的核心。在学业质量标准中,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标准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分析内容的能力、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1. 分析内容的能力

“分析”是查普伊斯等人提出的学习目标类型中“推理性目标”的重要内容,通常“要求我们研究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或它们怎样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11]。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中与“分析”相关的内容详见表3。

这些内容在中考试题里经常出现,例如2021年长沙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该题将三段与古代农业、现代农业有关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并设计了一道题:“立志学农的小文同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向她简单介绍。”有关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信息,隐藏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例如材料二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相结合”,材料三中的“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这也指向整合信息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在议论文、新闻、说明性文章、文学作品的考查中,也有“分析内容”的题目。

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能力

第四学段的学业质量也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12],而所谓“重要词句”往往是在内容、结构、艺术三个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或体现创作匠心的词句。从内容上讲,主要是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作品主旨、体现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态度的语句,以及带有多种意蕴的非主旨语句等;从结构上讲,主要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从艺术上讲,主要是能体现作者创作匠心的词句。常见的考点有:对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的语句以及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进行品析;对文中带有多重意蕴的非主旨语句和体现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态度的句子进行理解;对能体现作者创作匠心的词句进行赏析。

例如,2021 年天津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要求考生对“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 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一句中的加点词进行体味和推敲,“打”“敲”“击”“落”都是对“雨”声的描写,还写出了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能体现作家创作匠心的词句,往往是在言语形式层面上的亮点,如言语形式的重复点、矛盾点、炼字点、修辞点等。其中,典型动词、形容词、叠词的使用以及使用修辞手法和特殊描写手法的句子,是最常见的考点。

3. 鉴赏能力

对重要语句的体味与推敲是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学生还要“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13]。常见的考点除前文所说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外,还包括:对作品的风格进行感知和体验,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形象进行鉴赏,对作品意蕴进行领悟,等等。例如,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鉴赏,包括对叙事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对抒情作品中景物和意境的鉴赏。在人物形象方面,如2021 年杭州卷围绕茹志鹃的《粮食》,设计了一道题:“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在景物和意境方面,如2021 年福建卷围绕《春走老山界》一文设计的问题:“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学生需要把握这些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4. 表达交流能力

“表达交流”包含“表达”和“交流”两个侧面的内容,前者指向自我的观点、情感、态度等,后者指向与他人的语言互动、交往。在第四学段的学业质量中,与表达交流相关的标准是很多的,可以参考表1 中“语言运用”的部分内容。在中考试题中,表达交流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语言应用题、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题、作文题等题型实现的。例如中考作文一般有两类:一类侧重于“表达”,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要做到意图明确,内容充实,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如常见的命题式作文;一类侧重于“交流”,即交际语境写作,写作时会更加关注交流的目的、对象、文体、语气等。2021 年南京卷的作文题是:“毕业前夕,班委会决定去牵手共建班级——某小学三年级2 班开展联谊活动。你的任务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一位,把他(她)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为了讲好故事,你写了一篇讲稿。”对于这道题,考生首先要将自己代入该班级,融入“班级共建”的情境中,明确写作的文体是演讲稿,写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写作的内容是介绍英雄,因此写作时就要考虑说话的语气,介绍英雄时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只注重了“表达”而忽视了“交流”,就会出现写作偏差。

四、余论:“不可测评”的技术改进

毋庸讳言,作为纸笔测试的中考,很难对学业质量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查。例如“耐心专注地倾听”“进行即席讲话和演讲”“朗读文学作品”“口头表达”“开展调查”“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与听、说相关的内容。即使是“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用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发表研究成果”[14]等可以通过纸笔形式呈现的内容,在中考试题中也很难落实。从这个角度看,学业质量与中考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对于如何从技术层面缩小“落差”,笔者有如下建议:

1. 尝试进行听、说评估

我国香港地区从2004 年开始实施全港性系统评估,中国语文科的评估范围包括聆听、说话、阅读、写作,即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其中,说话评估主要是口语测试,题型包括个人短讲和小组讨论。个人短讲要求考生围绕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准备时间5 分钟,发言时间2 分钟;小组讨论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话题,发表观点、表明立场、提出建议等,准备时间5分钟,讨论过程8 分钟。[15]这种评估形式可以有效弥补内地中考的不足,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质量。这种考查方式应是今后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突破的方向。

2. 探索分层评分形式

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五个水平层级,每级水平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描述了不同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并且明确指出:“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16]。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没有进行不同层级的划分,只是对不同的能力和素养进行了描述。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可以将目前中考试题评分标准尤其是主观题评分的“分点评分”变为“分层评分”。分层评分能够体现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再加上典型的答案样例,据此给出的分数将更具有解释力[17],同时也能够体现学业质量的不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