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清 高树南 尤祖倾
新高考政策的推行正是实行教育改革的一大措施,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新高考政策在全国各地得到推行,在这样的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育模式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走班制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相对应的内容,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分层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关的实践探究表明,从创新分层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创新评价方式三个角度出发探究分层走班式教学方式,并设置相对应层次的教学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在生物学科素养上的提高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一、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主要概况
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是取消文理分科,全面采用“3+3”的考试方式,因此,新高考模式的出现,使学生可以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组合众多,终将影响高中推行选课走班制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类型,教师需要在班级制订统一的管理计划,按照标准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培育成果,课堂教学活动并不能全面顾及每一位学生,制约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快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改革的速率,实行“走班制”的高中分层教学策略,转变原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更加契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從而有利于培养出时代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自2014年发布相关文件,重新确定了高考的改革方向,提出不分文理,实行“3+3”高考模式,新高考的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尤其是在近几年,各个省份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对新高考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分层走班教学方式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分层走班式教育可以分为分层制与走班制两种主要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学校在保持原本行政班的基础上,将主要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优势来选择相应的课程并学习。这符合新高考模式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分层制对学生进行层次分化,主要的分层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成绩水平来区分,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后将同一个层次的学生组建为一个班级,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主要特点设置专门的授课计划,提高针对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分层走班制就是将分层制与走班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极大的优势,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学科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高中生物教学实行分层走班制的优势
(一)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新高考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哪一门科目都是自主选择的,学生选择了生物学科,也就说明其对这门科目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应地提高,创建出一个更有学习氛围的教育环境。在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主动去配合教师,更有助于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分层走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一起的都是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他们更容易交流出真实的情感,也更容易让问题得到解决。当前在生物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班上的尖子生不愿意帮助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班上的学困生也不愿意去问尖子生问题。因此,同等层次的学生聚在一起,更容易互通有无,更容易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进而学习的兴趣更浓。
(二)有助于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成绩进行相对应的层次划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展开教学活动,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针对性更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此外,相同层次的学生一起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一个班级的基本情况。当一个班级的学生呈现不同的层次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有一定的难度,既要考虑班上的尖子生,又要考虑学困生,容易顾此失彼。分层走班能给教师集中力量解决一类问题的时间,也给学生获得更适切教育的机会。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又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对中等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表述是比较抽象的,分层走班就可以让他们集中说说自己的困惑。教师再采用多样的演示方式,借助实验或借助多媒体,总之,要给他们全方位的感知,让他们获得真正的进步。
三、高中生物学科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分层模式
对于分层教学的运用我国并不少见,但大部分分层教学的局限性较大,仅限于一些传统的行政班级分层教学,并没有打破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体现分层教学的真正意义,走班制教学也未能实行,因此,这样的分层走班式教学相当于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其难以实行的主要原因有:(1)对分层走班式教学的管理没有信心,担心其效果发挥不出来,进而影响学生的成绩;(2)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教室资源不够,场地具有局限性,使得走班式教学难以实现。
传统的分层式教学仅局限于行政班内,以分组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分组的层次进行不同的引导,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公共的授课时间,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仍然没有较大的差距,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偏向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而层次较高的学生难以进行更大的突破,层次较低的学生学起来也更加吃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充分满足。要想适应新高考的考试模式,就要创新分层走班式教育,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改变行政班的组织结构,在学习生物学科时,将走班式教学运用到其中,体现出流动性和选择性,积极引导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流动性
要坚持流动性的原则,根据学生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相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全部打乱,并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分组,将学习能力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将同组的学生分为一个班级,要保证每个班级的人数基本一致。在分层式教学中,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流动选择,强化针对性,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竞争意识。首先是学生在生物综合素养上的流动,其次是学生学习态度的流动。基本将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这就为教师的集中辅导带来了方便,也让学生集中改变成为可能,好的风气会彼此感染。再次流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一个班级总是呈现不一样的姿态,学生更容易向别人学习,更容易发现更多不一样的学习方法。最后流动的是学生暗自拼搏的精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流动,学生才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前行。
2.选择性
在分层走班式学习模式下,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学校在进行层次区分阶段,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之外,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生物教师和相应的层次,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引导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弱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要避免学生在选择时出现跟风的情况,教师要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总体水平,选择相应层次的班级。
综上所述,校方在进行分层走班式教育时,要体现出上述的三个要点。例如,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将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将其称之为甲班,其对应的学生为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对生物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未來有相应的规划,并在未来参加高考。
第二层次:将其称之为乙班,其对应的学生为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中等,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规划,在未来参加高考。
第三层次:将其称之为丙班,其对应的学生为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只参加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二)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育目标比较局限,一般偏重于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忽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高中的课程难度较大,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容易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并且出现厌学的心理,从而导致生物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此,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应创新教学方式,配合分层走班制进行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也不一样,在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相应的内容方面也应该有所改变,这样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甲班:教育目标为拓宽知识面,提升相应的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共同研究,教师主要以引导的方式进入教学活动中。
乙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良好品德,重视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为学生多加练习,巩固基础,理解重难点,提高学习的进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重难点知识的讲解。
丙班:教学目标为注重生物基础知识的培养,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学习;教学方式为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练习为辅的方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主要讲述基础知识,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比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演替”这一内容的学习中,由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较接近原生态的环境,因此,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知识点。这部分对城市学生具有抽象性,因此,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原生态环境,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得更加形象。但是,在教学目标方面,低层次的学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而高层次的学生要深入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和变化,理解演替机理,更加清晰地掌握好这一课程的内容,还可以扩展知识点,进行科学探究。
(三)创新评价方法
成功的教育不只在于教育的方式,还要注重评价的方法。在传统教育中,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一个主要方式,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并且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太公平,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因为评价而出现厌学的心理。因此,在分层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之下,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创新评价方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生物的信心。在分层制的学习环境之下,每个层次的评价方式都不一样,在评价时,要结合作业、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个角度的评价,但每个层次的评价标准都不一样。
比如,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甲班的评价标准比较严格,在学习上要有效地衔接大学课程,培养其创造能力,在评价时要依据学生是否做到合作探索、其观点是否正确、成绩是否达到标准等内容进行评价;乙班的评价标准相对于甲班来说放松很多,乙班学习生物学科的主要目的是高考,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要重视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培养相应的解题能力,在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解题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对丙班学生的评价就有所放松,因为生物学科不是其选择的高考学科,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在学习内容上需要掌握的是基础的生物知识,因此,在评价时,要求不可太过苛刻,注重对学习态度、基础掌握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方面的表现。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高中生物的整体水平,就要改变教学策略,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定,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环境,推行“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加快高中生物学科的分层教学方案设计,更加科学地完成教学应用,从而进一步消除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系统化地完成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