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耐荣 杨安石 李国徽
【摘 要】目的: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耳门、听宫、听会穴主治病症进行内容检索,明确其治疗耳鸣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及奠定文献支持的基础。方法:以耳门、听宫、听会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进行检索,整理出耳门、听宫、听会穴主治病症的文献条文,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条文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检索,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的文献条文108条,其中耳门穴46条,听宫穴24条,听会穴38条,三穴单穴主治耳鸣病症的文献条目为63条,配穴为49条,涉及古籍24本。结论:耳门、听宫、听会穴有明确的治疗耳鸣的作用;在治疗耳鸣处方选择上,单穴处方多于配穴;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刺、艾灸或针刺结合艾灸。
【关键词】
耳门;听宫;听会;耳鸣病症;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764.4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1-0017-04
Study on Ancient Literature of Treating Tinnitus with Ermen Tinggong and Tinghui
LIN Nairong YANG Anshi LI Guohui*
Yinch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 7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content retrieval of ancient literature of Ermen(SJ21), Tinggong(SI19), Tinghui(GB2) indications,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tinnitus treatment,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ollow-up research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iterature support.Methods Retrieval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ith Ermen(SJ21),Tinggong(SI19),Tinghui(GB2) as key words.Incorporate the corresponding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stablish a database,Then use Microsoft Excel softwar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After searching, there are 108 article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tinnitus by Ermen(SJ21),Tinggong(SI19),Tinghui(GB2) points,which were Ermen(SJ21)46,Tinggong(SI19)24,Tinghui(GB2)38,There are 63 articles on single point for treating tinnitus and 49 points on matching points,involving a total of 24 books.Conclusion Ermen(SJ21),Tinggong(SI19),Tinghui(GB2) points have a definite role in treating tinnitus; in the selection of tinnitus prescriptions, single-point prescriptions are more than matching points; The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Key words:
Ermen(SJ21);Tinggong(SI19);Tinghui(GB2);Tinnitus;Literature Study
耳鳴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病症,表现为自觉耳内或颅内有一定的声响,而外界没有固定声源。随着现代生活节奏逐步增快、生活压力增大以及噪声污染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耳鸣的发病率也逐步提高,给健康生活带来严重的负担。耳鸣临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表明耳鸣发病机制主要与耳蜗内毛细胞失衡、听神经的自发放电、神经高敏、神经递质失调以及社会心理学有关。中医学则认为耳鸣与心肝脾肺肾五脏有关,风火痰瘀为致病因素,证型分为虚实两大类。《黄帝内经太素》有“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上而跃,故耳鸣”“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也,故耳鸣”之说,其从虚实角度阐述了耳鸣病因。而耳鸣病症的治疗上,西医目前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则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不同治疗手段对改善耳鸣症状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针灸治疗越来越倍受关注。针灸能起到活血通络,改善耳部微循环而起到改善耳鸣的作用。耳门、听宫、听会三穴分别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这三条经脉循行均过耳,根据“经脉所在,主治所及”以及腧穴“局部近治作用”三穴均具有治疗耳部疾病的作用,但三穴治疗耳鸣的作用尚未进行全面的古代文献检索及系统的数据归纳。故笔者以“耳门”“听宫”“听会”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中《针灸推拿灸》进行内容检索,筛选出“耳门”“听宫”“听会”治疗耳鸣病症相关的文献条文,从单穴治疗、配穴治疗以及针灸操作方法着手,建立其治疗耳鸣病症的文献数据库,以期为针灸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1 研究对象
《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类所收集的有关“耳门”“听宫”“听会”穴主治疾病的所有文献条目。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所收录的古籍。
2.2 文献检索方法 在《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中以“耳门”“听宫”“听会”为检索词,进行内容检索,由于听会、听宫穴有不同的称谓,为了所得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听会穴进行检索时,还应该以“听河”“后关”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在对听宫穴进行检索时,应以“多所闻”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出来的文献条目录入Excel数据库。
2.3 文献纳入标准 ①含有耳门、听宫、听会单穴治疗耳鸣病症的相关条文;②含有耳门、听宫、听会配穴治疗耳鸣病症的相关条文;③概述耳门、听宫、听会治疗耳鸣病症的条文;④含有耳门、听宫、听会治疗耳鸣病症歌赋的条文;⑤涉及耳门、听宫、听会治疗耳鸣病症医案的条文。
2.4 文献排除标准 ①描述耳门、听宫、听会穴定位的条文;②概述耳门、听宫、听会穴经络循行的条文;③涉及耳门、听宫、听会针刺手法的条文;④其他与主治耳鸣病症无关的条文。
2.5 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将检索出来的关于耳门、听宫、听会穴的条文按照出处、主治病症、单穴治疗、配穴治疗,穴位操作方法录入Excel表格,对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描述不明确的、有争议的再联系上下文进行论证,符合的纳入,不符合的则剔除。最后运用频数分析统计方法对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单穴、配穴、出处以及操作方法进行频数统计。根据文献的纳入及排出标准,将所得的文献条目按照如下格式录入到Excel表格,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学分析。如表1所示(表中出处省略书名号)。
3 结果
共检索到耳门、听宫、听会穴相关文献条文541条,按照文献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目108条,涉及古籍24本,单穴治疗耳鸣病症的古代文献条目63条,配穴49条,现将本次文献研究结果按照以下方面进行频数统计分析。
3.1 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文献出处的频次统计 《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中涉及古籍共49本,在以耳门、听宫、听会、听河、后关、多所闻为检索词时,共检索出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108条,如表2所示(表中出处省略书名号)。其中,耳门穴出现频次46次,占总比重的42.6%,涉及古籍18本;听宫穴出现频次24次,占总比重的22.2%,涉及古籍15本;听会穴出现频次38次,占总比重的35.2%,涉及古籍18本。
3.2 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 耳鸣病症的单穴和配穴如条文统计图1所示,根据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的文献条目,将单穴及配穴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耳门穴配穴使用频次高于单穴,听宫及听会穴单穴使用频次高于配穴。由此看出,耳门、听宫、听会穴均具有明确的治疗耳鸣病症的作用,其中,耳门选穴频次高于听宫、听会,在处方选择上,既有单穴治疗又有配穴治疗,如《针灸甲乙经》云:“耳聋填填如无闻,憹憹嘈嘈若蝉鸣,頞颊鸣,听宫主之。”《针灸聚英》云:“耳鸣百会与听宫。”
3.3 耳门、听宫、听会穴治疗耳鸣病症操作方法的统计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解结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全面的概括了针灸的重要性,而针刺操作方法可谓为针灸治病的灵魂,故在本次文献研究当中,笔者也对针刺操作方法做了初步的统计。通过对耳门、听宫、听会穴与耳鸣病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研究中,在治疗耳鸣病症方面,操作方法主要有针刺、艾灸、针刺结合艾灸,其他代表没有明确记载的方法。如图2所示,耳门、听宫、听会穴在治疗耳鸣病症方面,由于其归经及主治功效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但主要以针灸法和灸法为主。
4 讨论
在耳鸣疾病的认识上,古代医家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风、火、痰、瘀等治病因素阻塞耳窍以致耳部气机逆乱,清窍失养有关,证型不外乎虚实两大类。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灵枢》云:“耳者,肾之官也。”耳与肾关系密切,此外,耳与其他几脏关系亦非常密切,五脏气血津液虚实盛衰贯穿于耳部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过程中,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学家对耳鸣病因病机不断完善,现认为耳鸣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肾虚、脾胃虚弱、心虚血滞、肝胆火热、痰火郁结、阳盛内热、风邪外袭这几方面,治疗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益气扶正开窍、驱邪平衡阴阳为主。
耳鸣病位在耳,耳位于头两侧,为清窍,清阳上通之处,为听觉器官,主司听觉,亦兼人体平衡功能。耳门、听宫、听会分别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的穴位。《黄帝内经·灵枢·脉经》云:“手少阳三焦之脉……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说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其经脉循行过耳前、过耳后,入耳中,手太阳小肠经其经脉循行过耳前,入耳中,三经循行均与耳密切相关。而耳门作为手少阳三焦经上的腧穴,《针灸甲乙经》云:“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主耳聋鸣,头颔痛。”说明古代文献中已明确记载耳门穴具有治疗耳鸣的作用,刘立公等通过对古代文献研究表明,耳门穴具有聪耳、健口强齿、消脓的功效,其中聪耳功效出现的频次最高。听宫作为手太陽小肠经上的腧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刺之能通窍活络聪耳。《针灸逢源》云:“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治失音癫疾耳聋蝉鸣。”对古代文献中小肠经及其腧穴主治的报告中表明听宫穴具有聪耳、安神的作用。听会穴作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针灸大成》云:“主耳鸣耳聋牙车脱臼。”《玉龙歌》云:“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全面概述了听会穴的作用。刘立公等对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研究亦表明听会穴具有聪耳、正喎理颊的作用。以上对于耳门、听宫、听会穴的古代文献论述,说明三穴都可以用来治疗耳鸣。
在耳鸣治疗上,结合图2的统计结果,主要以针灸法为主。这说明古代医家在治疗耳鸣病症的操作方法上,注重针刺结合艾灸的操作方法。针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调和阴阳的作用,而艾灸具有培本固元,补虚益气功效,对于实证,偏于针刺,对于虚症,偏于艾灸。汤国娟等研究表明,针刺项八穴加耳周穴位结合口服药物能明显提高颈性耳鸣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耳鸣级别,孙远征等认为电针耳门、听会、翳风、肾俞、太溪有利于增加耳周肌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使局部神经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促进蜗神经的功能恢复,从而起到改善耳鸣的作用。曹奕等在对温针灸治疗耳鸣临床观察中发现,温针灸能改善内耳微循环,从而有效地清除内耳淋巴水肿,改善耳鸣。于恩光等沿三焦经走向重点对耳门、听宫、听会、中渚等穴位进行艾灸,使热力作用于耳周等穴达到循经传导,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耳鸣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耳门、听宫、听会三穴无论单穴使用还是配伍使用,均可以起到益气聪耳开窍、调和阴阳、疏通经脉,达到治疗耳鸣病症的作用。同时,在耳鸣病症的针刺选穴方面,多以耳门、听宫、听会单穴治疗为主,结合配合其他腧穴。在治疗方法上,多以针灸法、灸法、针法为主。通过本次文献研究,为针灸治疗耳鸣病症的临床选穴提供了文献和理论支持,对耳门、听宫、听会三穴治疗耳鸣病症进一步进行了论证。然而,本次研究亦存在不足,对针灸治疗耳鸣病症配穴选穴规律及使用频次未进行阐述。因此,在后续研究当中,笔者将会对针灸治疗耳鸣病症的古代及现代配穴选穴规律及使用频次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蓬.耳鸣诊疗新概念[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9,8(2):32-34.
[2]NADJA A S,DAPHNE R,S S J,et al.A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y of Tinnitus in the United Kingdom[J].Clin Epidemiol,2019,13(11):855-871.
[3]余力生,马鑫.耳鸣的代偿与失代偿[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8):630-633.
[4]赖仁淙,马鑫.耳鸣观念的文艺复兴[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2):140-142.
[5]魏婷婷,高德安,高兴强,等.Arc/arg3.1基因在耳鸣大鼠模型听觉脑干中的表达情况[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1):21-24.
[6]柳玉芳,伍伟景.5-羟色胺与耳鸣发生机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6):346-349.
[7]姚春鹏.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850.
[8]杨琴,刘麟,胡蓉杰.艾司唑仑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微循环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05-106.
[9]裴沛然.中华医典[CD].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10]蔡慕宁.基于《针灸资生经》挖掘优选穴位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1]刘立公,顾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38.
[12]刘立公,顾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小肠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2):38-39.
[13]刘立公,顾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胆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43-45.
[14]汤国娟,郎伯旭,李国贤.中医针刺项八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源性耳鸣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233-235.
[15]孙远征,刘琳,于天洋.不同波形电针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32-34.
[16]曹奕,江娜,董海彥.温针灸治疗耳鸣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1124-1126.
[17]于恩光,许月萍,邱娟娟,等.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辅助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9,54(6):438-439.
(收稿日期:2021-05-08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