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推进大单元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30 20:34杨慧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第三课作业素养

杨慧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落地呢?新课标提出了“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这一教学建议。通过推进大单元教学,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以核心素养目标为教学视点,单元整体统筹安排教学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资源体系、资源系统及评价方式。

基于此,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和比较其中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辨识语言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等英语学习活动和实践运用途径,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提高思维品质。

一、关注单元整体设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与学生思维培养

单元教学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大任务”。它以任务链的方式在单个课时中落实,并最终达成大任务。在完成一个个相互关联和递进的小任务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4A M4U2 At Century Park语音部分的教学目标为例。

由表1可见,单课目标的建立是在单元目标的基础之上,将单元目标细化到各个课时,并关注难易程度。从单词认读,到儿歌诵读,再到发现规律,老师通过三个课时完成了语音部分的单元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如何发展的呢?(见图1)

(二)语言结构的整体设计与学生思维培养

还是以4A M4U2 At Century Park为例。这个单元语用结构的递进是非常明显和清晰的,可以结合板书看一下三节课的语用框架变化以及它的递进(如图2)。

第一课时主要围绕ready展开,涉及准备过程中对地点和活动的了解;第二课时主要围绕fun展开,聚焦每个地点的活动体验;第三课时关注happy memories,注重语言的有序表达。三个课时的板书容量呈递减趋势,第一二课时聚集了单元所有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而到第三课时,老师通过框架式的信息提取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板书内容呈现得越来越少,提供的支架越来越简单,而学生的输出量越来越大,这就是单元的意义。从这个板书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得到提升(如图3所示)。

(三)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与学生思维培养

单元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同样承载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作业要把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思维活动进行延续和深化。

还是以4AM4U2 At Century Park为例。老师设计了互为关联,有延续性、思维性的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请学生选择文中Kitty、Jill、Danny中的一员,从What do they take?Why?两方面帮助他们完成一份“I?m ready for going to Century Park.”的准备工作报告。第二课时作业是第一课时作业的延续,还是请学生选择文中Kitty、Jill、Danny中的一员,从places、things、activities and feelings四方面完成一份Fun at Century Park记录报告。第三课时请学生从place、things、activities and feelings四个方面描述自己的一次愉快的出游经历。注意,这个作业的place、Things板块,其实就是第一课时涉及的内容,就是学生完成的第一份作业。它的activities and feelings板块,其实就是第二课时的报告单,学会描述某一景点的活动和感受。第三课时的作业是将第一第二课时联合起来,并从Century Park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作业设计与课堂内容高度匹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总结、迁移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教学情境及教师语言的整体设计与学生思维培养

本次单元主要围绕出游前的准备、出游中的活动、出游后的回忆为线索展开。教师语言融于教学情境之中。第一课时,教师的语言都围绕ready展开,第二课时教师的语言都围绕fun展开,而第三课时教师的语言都围绕happy memories展开。课时之间也有关联。如第一课时,老师说:“We are ready for this outing. I hope we can have great fun at Century Park.”为第二课时埋下伏笔。而第二课时结束,老师说:“We have great fun at Century Park. And I believe we will have happy memories of this outing.”又为第三课时埋下伏笔。第三课时,学生在欣赏自己出游照片的时候,老師通过提问:“Where are you?What are you doing?How do you feel?I believe you all feel happy. These are your happy memories.”顺利地将教学内容从Century Park迁移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单元各课时之间的情景互相关联,教师语言环环相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习,在教师精炼而又具有启发性语言熏陶之下,学生也会学会主动积极的思考。

二、关注单元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活动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逻辑性是指思维活动应遵循逻辑的方法和规律,按照逻辑的程序进行,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前后连贯,不自相矛盾,不混乱。逻辑性是思维的品质之一。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以3BM3U3Seasons为例。通过教材解读,设定本单元的语用任务为:以活动为依据,推断季节并能从天气、景象、服饰等方面来描述季节。依据此语用任务,我们设定了以下话题:Topic 1ctivities in four seasons;Topic 2Fun in four seasons;Topic 3Choosing a good season to travel。

以前拿到season这个主题,我们通常会想到的话题是seasons I like,seasons in my eyes等,关注的是从几方面对季节进行描述。而从这次的话题设定可以看出,我们更关注语段的逻辑性,更关注学生表达的思维性。课堂中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指向学生的思维训练。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老师并没有给出既定框架,而是鼓励学生从weather、views、activities三个方面来描述季节,帮助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老师摒弃了以前的传统做法,如告诉学生先说天气,再说所见所闻,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语言间的内在逻辑,如因为春天天气温暖多雨,所以植物才会萌芽生长,我們才会选择在这个季节种树,也正因为天气暖和,万物生长,所以适合我们外出郊游野餐。

在文本学习之后,老师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找出描述季节的几个方面,寻找语言间不同的逻辑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有意识地系统地处理信息,这样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且更好地理解事物。其实就是一种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能力。

还是以3BM3U3Seasons为例。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这些动词词组按季节进行分类。按以往的思路,活动与季节都是一一对应的,但这次不同。学生发现,互相之间的答案不统一。如have a picnic,有的学生认为春天适合,有的认为秋天适合,还有的学生觉得夏天和冬天也可以。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如有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I can have a picnic in spring. In spring,it is warm and nice. We can hear birds singing. We can see butterflies dancing.还有学生这样回答:We can fly a kite together. We can have a picnic in summer because we have a summer holiday in summer. We can have a rest under a tree and eat ice cream.这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自己的观点,并能有逻辑的表达。

(三)活动设计关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

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大问题引领,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如5AM4U2 Wind这一课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得出:Sometimes it is blowing gently,sometimesitisblowingstrongly.继而老师提问:Why does Kitty think 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 or strongly?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如有学生回答: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 because the windmill moves slowly. The wind is blowing strongly because the tree curving.

这是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到的信息,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而,老师又问: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 What else can you see?The wind is blowing strongly. What else can you see?这次没有图片支撑,请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生活实践来给出答案。有学生说:It is blowing gently. The clouds are moving slowly.有的学生答:The wind is blowing strongly. The waves run high.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一步步促进学生发散性地去思考问题,得到更多不同的答案。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材解读能力,能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协调;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能设计合理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第三课作业素养
“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啦
“天宫课堂”第三课,干货满满!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What can you do?》第三课时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
第三课 化笼统为具体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