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自我封闭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愈加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出台相应政策,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抑郁症对我们而言既陌生又不陌生,或许就在我们的身边。如何有效甄别中小学生抑郁?作为学生自身,你想说些什么呢?家长和学校应注意什么?
如何科学地判断孩子存在抑郁症状,避免和青春期叛逆混为一谈,是合格家长的一门必修课。抑郁症明显的特点是个体持续的、明显的精神低落,即使是处于愉悦的环境中。具体的症状甄别可借鉴美国心理健康协会所列示的10大特征。1.自己感觉到(或被他人观察到)抑郁、悲伤、容易哭泣、爱发脾气。2.从喜欢的事物中获取的快乐没之前那么多了。3.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之前少了。4.食欲或体重与之前相比明显增长或减轻。5.睡眠比之前明显变得更多或更少了。6.容易感到疲劳,不像之前那样精力充沛了。
7.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8.比之前更难集中注意力了。9.对上学不如之前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如之前了。10.有关于自杀的想法,或者想死。
我是学生,抑郁症从初三开始有些年了,但是目前靠自己能够稳定下来。我身边其实也有朋友情绪很低落,按照时间维度来看恐怕也会确诊。经过观察我发现,我和朋友都有相同的情况:①原生家庭不和谐,形式家庭大于感情家庭,母亲或者父亲过于强势; ②学生自己建立不起亲密关系,没什么朋友,本身很敏感,这是和人格有关; ③老师过于看重成绩,甚至对差生带着点歧视。 从这三个方面慢慢调和,我感觉中国学生的自杀率会下降很多。
作为家长我们注意从四方面观察。1.情绪:孩子会出现情绪低落、自哭、悲观失望、讲话会说一些“活着无意义”“自责”,讨论一些与死亡有关的话题。2.认知:觉得自己不好、不优秀、不完美、不如人。3.行为:自伤、自残、厌学、学习成绩下滑、变得孤僻、不合群、独来独往。4.生理:失眠或睡眠过多、饮食减少、躯体不适、乏力、做事提不起兴趣、昼夜节律颠倒。作为家长要多了解孩子,倾听、共情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关系调整后若还是不能改善,求助专业治疗。在学校,老师可以参考上面四点,多观察孩子和同龄朋友的交流、学业情况;加强和学生交流、和学生增进关系、平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有情况立即告知家长,必要时医学干预。
除了长期坚持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日常工作中,还要重点关注以下人群,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抑郁:1.害怕犯错误,害怕与其他人发生冲突,特别听话,对谁都很好的孩子;2.性格比较偏执,特别在意公平与否,并时常认为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的孩子;3.追求完美,长期失眠,容易焦虑的孩子;4.缺乏有效支持系统的孩子。
我觉得辨别中学生是否抑郁,重点观察其是否有自残、自我伤害行为、轻生现象。具体看学生是否大幅度成绩下降,情绪持续低落,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冲突等。中小学生抑郁症主要因素是学校、家庭、社会,还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增加患病概率。在校园中,学校需注意,学生是否遭遇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否有学生遭遇社会人员殴打,以及关注是否有被孤立的同学。学校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宣传到位,保护同学个人隐私,必要时与学校、家长沟通是否情况严重,是则需医院治疗。重要的一点,要教导学生不能歧视抑郁症,要学会辨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要平等对待抑郁症的学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将防治抑郁症作为试点特色项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2022年,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时,明确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中小学选用的抑郁症筛查量表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即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可发挥作用。学校老师要认真组织,让孩子们积极参加测评。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配合学校的抑郁症筛查。
由于多数筛查量表为自评量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个别孩子想刻意隐瞒就难以得到真实结果,所以老师和家长也需要学习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关于抑郁症的基础知识,通过观察对孩子进行他评。
中小学生抑郁有以下表现:
● 總是不高兴,悲观忧伤,常因一件小事忍不住地哭泣;有时又烦躁不安,乱发脾气,容易冲动。
●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反应迟钝,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 说不清原因的睡不好、吃不香,总觉得疲倦。有时会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
● 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灰意冷,懒于起床、吃饭,不收拾房间,不搞个人卫生,不想玩儿;不和父母说话,不愿见人,厌倦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生逃学,不服从老师和家长管教,重者离家出走,甚至有自杀行为。
学校老师上课时以及在课后活动中,要注意了解学生是否有上述情况出现。家长要做好对孩子的陪伴和关注。虽说中小学生偶尔出现不良情绪或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悲伤难过,有些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也会对抗老师和父母,但不会懒到连玩的事情都不愿做,不会动不动就哭、不吃不睡不想活。如果上述情绪、行为、身体、社会功能等方面症状出现较多而且持续两周以上,就有可能是抑郁症表现,必须引起重视,建议立即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