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明 顾大权 王万生 刘高飞 蒋林 吴志坚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办院校的特点与优势,对大数据专业建设进行了总结和探索,给出了资源整合、师资打造、方案制定、教学管理、实践保障、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七个方面的措施,为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专业建设;大数据;民办院校
一、大数据专业的建设背景
从2009年开始,大数據开始成为流行词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以及传感器,都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
大数据已经越来越快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大数据的迅猛产生,已对生产、消费、生活、工作、学习以及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1]。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个国家做出了迅速反应,2012年3月美国政府推出《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要在科学、工程上加快步伐,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英国、法国、日本也都投入大量资金,将发展大数据发展规划作为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 [2] 。
二、高校大数据专业的发展
教育部于2016年2月首次在本科层面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各高校积极筹备开设大数据专业,培训大数据教学的师资力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还有一些院校的计算机类、电子类和信息类专业也在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大数据方面的课程,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这几年,大数据专业建设在高校迅速开展,设立大数据专业的学校数量不断增长。2016年2月,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院校首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2017年3月有32所高校获批,2018年3月有248所高校获批,2019年3月有196所高校获批。2020年2月有190所高校获批。我国一半以上的本科院校开设了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申办大数据专业的院校中,很多都是民办院校 [3][4] 。
1982年我国开始社会办大学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和发展了很多的民办大学,现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
民办本科高校具有地方性特征鲜明、市场竞争意识强烈、特色专业设置灵活、校企联合方便、与应用单位和企业关系密切等优势[6]。在大数据专业申办的热潮中,不少民办院校不甘落后,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养满足区域需求的大数据人才。
由于大数据专业发展时间不久,在师资力量、实验环境、标准教材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民办院校在师资方面尤为特出。本文主要探讨民办院校在大数据专业的建设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三、专业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对于民办院校大数据专业的建设,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可从资源整合、师资打造、方案制定、教学管理、实践保障、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快速适应社会需求,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大多数民办院校起初是由公办学院申办的二级学院,2003年起教育部将二级学院整改并命名为独立学院,最近几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有一些独立学院转设成了公办学院。也有部分院校转设为民办学院,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譬如:科大讯飞、赛为智能等高新上市公司)参与了独立学院的合资、全资、转设。
民办院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在产权激励、办学责任、管理决策、机构设置、人事安排、经费管理、考核分配、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显示了自己的优势[7]。
民办院校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快速适应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有效整合学院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基地合作,共建校企共用的教学科研平台,更好地由“传统工科”教育向“新工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
(二)努力打造师资团队,系统优化梯队结构
民办院校具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性,在人员的使用上有突出的优势,对教师的管理推行的则是完全的聘任制,可以随时进行各类人才的选拔引进。把专业水平拔尖、教学能力突出的大数据人才聘请到教师队伍中来。
学院要按照专业发展,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合理制定师资的编制,不仅要将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同时也要将本院骨干教师“送出去”深造培养,推进双向良性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的梯队结构。认真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利用高新企业的优势,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将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聘请到教师队伍中来,承担实践性课程教学,同时也选派优秀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学院应当采用高校、企业多元化模式,对双师队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8]。
(三) 细致调整培养方案,深入探讨课程体系
民办院校主要进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除了保持与公办院校共性外,也应突出其个性,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发挥自身的特色。在教育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着力点,推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特点,满足“就业导向”的需求。编制具有民办学院特色的专业教学周历表如表1所示。
近来,有不少院校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譬如“两段式”、采用3+1培养模式、五维教育模式等),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9]。
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将新技术成果引入到实践教学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提供竞赛课程和科目,加强专业课程认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有计划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普及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动手能力。
(四)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持续强化质量意识
完善教学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是学校的生命线,抓好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专业建设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确保教学全过程的質量监督和跟踪。制定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规定,使整个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师生对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解、认同并自觉执行。
加强完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听课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每学期进行教学中期检查、试卷抽查、试卷质量分析、毕业设计论文抽查、教学信息反馈座谈会、新任教师导师制以及新教师试讲等工作。
(五)合理配置平台设备,全力保障实践教学
学院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和建设的课程体系,需要部署大数据的实验平台,平台建设应当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配备必要的网络环境,具有高可靠、可在线、提供数据那种关系和价值。
实验平台是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合理规划现有实验室资源的同时,应当持续稳定逐年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用于实验用房改造、教学设备更新以及新设备的添置,逐步完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让所开设实验项目能满足专业培养的需要。
(六)有序推进校企合作,逐步探索产教融合
充分利用高新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技术领域优势,深入进行校企产学研合作,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紧密合作,按照制定的培养计划和大纲要求,共同培养新工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学院在特色专业和一流专业建设中奠定基础。
产教一体化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学校完成专业技能的基本学习,然后到企业去再进行实践学习,使得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培养人才的力度,而且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校企合作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有效资源,进行校企的产教紧密融合。企业利用自身信息化技术经验,为学校提供实训课程、师资培训、专家交流提供支持。学校为企业的特殊需求,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实践,为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牵线搭桥。
(七) 积极开展招生宣传,主动落实学生就业
为保证学院生源数量充足、质量稳定,在加强学科体系、专业品牌建设的同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招生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宣传招生政策、展现良好的学院办学优势,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广大考生报考。
严把毕业关,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积极联系对口专业服务单位进校园开展宣讲、校招,建立历届优秀校友工作群,积极落实就业工作,提高社会认可度。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专业的背景与发展以及民办院校的特点与优势,对民办院校大数据专业建设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具体给出了七个方面的措施: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努力打造师资团队、系统制定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全力保障实践教学、有序推进校企合作、主动落实学生就业,为民办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王英明 顾大权 王万生 刘高飞 蒋林 吴志坚 马鞍山学院 腾讯云大数据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_10137.htm,2015-09-05.
[3]教育部.关于公布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1603/t20160304_231794.html, 2016-02-19.
[4]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05/content_5487477.htm, 2020-2-21.
[5]张鄂.混合制民办院校的特点、优势、现存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211-214.
[6]白海雄.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20):20-23.
[7]贾少华.民办高校的优势及其发挥—基于公、民办高校比较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04-107.
[8]俎文红.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需求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3):255-258.
[9]熊晓燕,肖蕙蕙.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7):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