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的实践策略

2022-05-30 16:25王宏伟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农村

王宏伟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长,尤其是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教育,备受大众的关注。并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拔高,农村教育也要从原来的重视成绩和知识,转变为重视能力和素质。因此,在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农村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逐渐转变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进步,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劳动素养评价,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切入,探究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更好地实现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劳动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它能让中小学生获得启发,增长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指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劳动中身体和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一种教育形式。劳动教育也是我国所推进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要明白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劳动教育历史性的回归要求教育者必须抓住时代机遇,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神道德品质。中小学劳动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手段,五育并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单纯体育劳动或者教学补充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下是培养学生态度、技能、习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核心素养获得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农村的劳动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精神,增强学生对家长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对社会变化、劳动转型等方面的认知进行转变,获得身心的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浪费劳动成果、不喜欢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对劳动的良好态度。劳动教育对育人有积极作用,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是对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践行,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政策,有助于培养社会人才,助推教育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促进社会进步,增长国家实力。

三、农村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的问题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内容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劳动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在农村中小学中推进劳动教育却存在一定的阻碍。首先,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不足,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师未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学习,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对学生的升学和知识能力增长没有作用,未能重视。劳动教育没有可供量化和考核的标准,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部分教师在主观上认为劳动教育无效,否定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农村中小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只是体力劳动,将劳动与干活的概念等同,对劳动的态度不够积极。部分学生能意识到在劳动教育中获得了一定的能力增长,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认为还是文化课的教学比较重要,因此更加忽视劳动教育。甚至有部分学生有着错误的职业认知,认为职业拥有高低贵贱,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

其二,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开展存在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途径。许多农村中小学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上都有不足,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主要依靠课堂教师进行设计;课程安排比较少,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时间有限;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很多学校都以校内大扫除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相关的教材比较少甚至没有。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学中没有特定的培养目标。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比较缺乏,尤其是专门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更少,一般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专业素养比较低,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不到位。

其三,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保障不足。尤其是在场地和设备上存在缺失。目前农村的用地越来越紧张,想要开设一片专门的劳动教育基地存在很大困難。开展劳动教育时,尤其是进行创新的劳动教育,要使用一些必要的劳动工具,但部分学校的设备比较短缺,种类相对单一,一些劳动基地的安全设施不到位,学生进行劳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学校各部门进行配合才能更好开展,但现实中部门联动的效果不能让人满意。

四、农村中小学践行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完善劳动教育课程

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现状问题,要全面落实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标准,从多方面贯彻素质教育中劳育培养的要求,同时,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提升教学课程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更加契合农村中小学生的发展现状。要想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可以从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入手,从宏观上把握和推进劳动教育目标的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和农村当地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应的劳动教育鼓励政策,对学校的劳动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支持。这些政策要符合当前劳动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时代变化,发展劳动教育的目标,这些政策还要给予学校一定的自由,让学校能根据自身发展和学生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政策,积极推动学校的劳动教育发展,在实践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优势和特征,有所侧重的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

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革。首先,学校要优化劳动教育的课程结构。在设计劳动教学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开发更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内容,保障学生能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劳动教育也不要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教学、局限于理论思想上的教育,在课程设计时要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发挥学生劳动实践的作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要注意保证劳动教育的时间,比如,每周一次开展一次劳动课程,每个月、每个学期开展集体劳动若干次等,严禁其他科目、其他活动挤占和挪用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间,保证学生获得充分的劳动教育。最后,劳动教育课程要注意质量把控和阶段变化。学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进行重点关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以及相关理念的要求对教学进行质量检测和诊断,严格把握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劳动具有阶段性,劳动教育也要随着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劳动教育有三类,分别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和服务社会中,学校和教师要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不容内容的劳动教育。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加强师资建设

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言行将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个人的专业水平是提高劳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学校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重视的同时,要增强对教师人才的引进,尤其对具有劳动教育丰富经验的教师,要提高待遇,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针对教学中劳动教育专业教师的缺乏,学校可以培养一支专门的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挑选合适的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效率。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教研小组,去观察和调研劳动教育中的变化和发展,学习资深教师的经验,走访师生听取意见,进行教学的指导和改进。教师自身要加强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劳动教育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践行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学课堂效果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创新课堂形式,丰富和拓展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学校可以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农村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更加多元。像盛产蔬菜、瓜果的农村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与田间劳动,帮助拔草、浇水、施肥等,在劳动过程中观察蔬菜生长环境、了解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等,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具有红色革命资源的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相关的红色景区充当志愿者,向其他来旅游的游客讲述红色故事。这样的劳动教育一方面让学生对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唤醒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精神道德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充当志愿者,锻炼学生的坚强勇敢意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完成志愿者工作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下让学生写活动感言、寄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之类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还可以打造自身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基地中更加突出劳动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比如在学校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获得了充分劳动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四)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对学生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能为劳动教育课程的高效开展、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供一定保障。学校和教师要建立更加科学和多元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综合素养提升。比如,将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分成多个维度,从对劳动的基本常识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力、劳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鼓励学生持续进行劳动。学校可以设计劳动积分,让学生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劳动。评价也是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重要指標。除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以外,农村地区当地政府、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也要对劳动教育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从而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比如,建立劳动教育监督评价体系。有关部门要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专门的教育体系中,把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状况、学生的劳动教育素养等作为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指标,让学校真正重视在校园内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强。通过劳动教育监督评价体系,能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生活中,切实增加劳动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有关部门要注意,对待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要采用激励式评价方法。在学校层面,各区域内可以推举出在劳动教育开展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作为榜样,树立典型,让其他学校向榜样学习,带动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劳动教育发展,为没有经验的学校做出方向上的引导。在学生个体层面,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等各方面做出动态考核,可以将考核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的评价档案中,推动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教学中,问题相对较多,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不佳,在进行劳动素养评价考核时,主要采用考试的方法,不能真正看到劳动教育的成果和进步。面对这些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反思,进行教学改进,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设计更具创新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劳动教育方法,进行评价体系改革,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提升。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