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侨柳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让他们在教学课堂中收获更多地理知识,从而促进成长。“分层成功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各个层次学生的地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氛围死气沉沉
现阶段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比较注重地理基本知识的传授,只会让学生对相应的地理规律进行死记硬背,当学生上完一节课过后,脑子里只是记住了一些基本原理,但是并不知道原理的本质。如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往往在教学课堂中采取“一言堂”的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地理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便不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育现象依然存在。
(二)分层教学的依据不合理
所谓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划分,但是许多学校在分层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就是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方法便会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考试成绩比较优秀,但是综合能力较弱。这种分层教学方法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的进步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会让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种优越感,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影响。
二、“分层成功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反映,也是当今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要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此才能学好理论。教师要以教材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地理水平作为出发点,设计出比较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所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人文地理知识还是自然地理知识,有许多内容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得到验证与解释。
(二)启发性原则
如果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求知欲,真正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运用启发式原则,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多多思考,锻炼自己的发展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灵活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终结果,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观点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发展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顺序性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所以在展开地理教学课堂中也要遵循这种原则,由浅入深,不能直接向他们传授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要保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思路清晰、系统明了,有利于他们复习和巩固。
三、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的策略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成功模式”设计
教学目标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以及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可能性展开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是对学生起到学习导向以及激励作用,在保证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展开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C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他们的基础水平比较弱,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辅助教学内容,从而保证他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再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A、B层次的学生要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关注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例如,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就要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展开分层设计。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绘制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能够清楚地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一定地理问题,比如: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等。但与此同时,所有学生都要能够清楚地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相关概念以及特点,要能够明白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是因为太阳直射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明白大气环流能够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从而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快乐。
(二)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成功模式”设计
在地理教学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需要努力的发展区域更上一层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興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更不利于教学课堂的展开。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课堂进行“分层成功”模式的设计,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类别的问题。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了解陆地淡水占水体的比例,并且能够阐述相应的环节以及意义;针对B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独立制图并描述水循环的过程;A层次的学生不仅需要完成以上内容,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理解三类水循环的不同之处,并阐述相应的“水资源宝贵”观点。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中,陆地的各种水体不仅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也在彼此牵制、彼此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循环运动系统。所以学生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熟练掌握水循环的分类,从而进一步分析水循环的作用以及影响,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能力。但是所有学生都要清楚地掌握一种水循环的分类方法,比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本单元的重点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所以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别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课堂效率最大化,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教学课堂中,从而丰富自身的地理知识技能。
(三)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分层成功模式”教学
教师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展开科学合理的“分层成功”模式的教学,坚决不能用“好学生”或“坏学生”的眼光对待班级内的学生。与此同时,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配置不同类型的教师,比如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教师要配置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比较有耐心的教师。在分班完成过后,根据不同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程度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人类》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在教学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不理解的地方,还能更加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教材中仅仅介绍了以洪灾为例的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比如:泥石流或者旱灾,与此同时,也要了解这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相信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便可以了解泥石流的成因受地形、植被、气候以及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所影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他们掌握教材内容之后,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选择题,让这些学生进行查缺不漏,加强地理学习的质量。所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分层成功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将知识掌握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在一起,更好地促进教师制定教学任务,也不会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出现过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综合情况,制定详细的分班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成功模式”设计
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也要对家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题,让他们的重点放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就可以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看图题目,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图知识。当他们提高了看图能力之后,再对他们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要求 ,实现从一个学习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以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以及自身创造性作为教学目标展开作业设计。比如时区的相关计算题是地理教学课堂中的重难点,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在此章节对一些知识点产生混淆,所以教师可以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计算相关的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才能够保证基础不同的学生互不影响,保证地理教学课堂的高效性。比如展开水循环相关内容的学习时,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制图深入了解水循环的分类情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便可以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理解相关知识点,保证他们能够准确地阐述出水循环的概念以及相关分类情况。与此同时,学生也要知道水循环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大气环流、气向、温度、风速以及湿度等等,更好地展开家庭作業。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为他们制定不同的作业设计,从而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总之,教师通过“分层成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适宜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意识地发展自我的逻辑思维,不再对地理学科产生恐惧心理,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课堂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高中地理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编号:QG1451-329)论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