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洱海保护要求,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全力支持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洱海环湖截污项目、海东面山绿化和矿山修复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重点建设基金等为洱海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高效发挥了金融保障作用。
住于大理市下关镇的洱滨村口,青瓦白墙的白族小院外,是一条六七米宽的生态廊道,不少游客在自行车道上惬意骑行,廊道沿途可见盛装拍摄婚纱照的对对新人。再往外,是碧波澄澈的洱海,久违的海菜花在水中悠然荡漾,成群的水鸟追逐嬉戏,远处一块大青石上,醒目地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切嘱托。
2018年底,大理州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拉开环湖截污、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护等工程序幕,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新征程。而今,洱海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全湖水质达II类,建成4400多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初步完成。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高原湖泊保护的一次阶段性胜利,也是绿色金融全面支持洱海流域生态修复的一次有效尝试,金融力量的涓滴持续汇入洱海,多手段助力破解生态保护资金难题,为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注入强劲动能。
绿色金融连接生态长廊
洱海位于大理市苍山脚下,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和聚落地,洱海为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大理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旅游业快速发展,洱海水域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入侵物种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显现,反映水体质量的海菜花数量急剧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人与湖的界限,通过物理隔离让洱海休养声息,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项目被提上日程。在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洱海生态修复工程困难重重,需调动社会资本及金融支持。
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加强银政企合作,为洱海流域生态修复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与大理市政府、云南省建投集团等合作开展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PPP项目(简称“生态长廊”项目), 为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工程、生态廊道、生态搬迁、管网完善及科研试验地建设五大工程体系的投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9年,农发行与建投集团签订《支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专项金融合作协议》,全面拉开信贷支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序幕,随后双方又与大理州政府共同签订《共建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合作协议》,助力洱海生态修复。洱海生态廊道项目总投资99.43亿元,社会资本方出资11.96亿元,银行融资79.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6%,其中向农发行大理分行贷款50亿元,期限30年,采用PSL贷款利率,向国开行贷款29.5亿元,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本笔贷款本金及前三年利息的49.35%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与此同时,大理州政府把握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契机,加强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探索有效补充绿色环保项目资本金、打通市场化融资的绿色金融有效路径。通过组建绿色发展产业基金(由绿色发展基金、云南基投和建投基金公司组建,属有限合伙企业),对项目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此引入项目资金。目前,绿色发展基金已到位1.1亿元,均投向洱海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根据项目建设进度,2022年预计将增加1.1亿元资本金,其中绿色发展基金按股权比例出资1000万元,总体将增加4亿元提款额度。
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下,目前洱海生态廊道环湖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修复生态湿地790公顷、生态岸线32公里,项目获LILA 2022国际景观大奖(基础设施类别)。生态廊道的建成,使得洱海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强。一方面,滩涂、湿地等洱海水生植被区域有效恢复,为水禽提供良好栖息环境,成为冬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洱海越冬水禽数量比两年前增加了约3.5万只。另一方面,生态廊道有效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提高了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星”物种紫水鸡从2015年的227只增加到2020年的265只,分布区域也从洱海局部零星区域扩张到洱海北部、东岸、西岸区域。此外,生态廊道景观的多样性除了能为洱海减少入湖污染的负荷外,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生活和生态空间,生态廊道通过带动旅游业收入增长,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目前游客服务站经营收入、婚纱基地运营收入、红线内广告特许经营收入、廊道观光带交通经营权收入可累计实现4亿元。
信贷活水疏通环湖截污
在积极修复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大理持续发力推进环湖截污的各项工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责任担当,将信贷活水持续注入相关项目和当地环保企业水治理的业务中,為截污治污开辟绿色通道,竭力提供信贷资金支撑。
一方面,洱海保护治理相关项目公益性强,资金需求量较大,财政资金独木难支。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责任担当,加强银政企合作,为洱海环湖截污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大理洱海水环境治理共涉及6个项目,总投资额185.62亿元,其中列入财政部PPP示范项目5个。以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为例,总投资34.68亿元,由大理洱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污水收集干渠、管网、泵站采用DBFO(设计—建设—融资—运营)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介入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累计投入信贷资金59.3亿元,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306.3公里的环洱海截污干管(渠)。在信贷资金的全面支持下,洱海水质明显好转,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转入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护阶段,洱海流域水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洱海土著鱼种数量持续增长,裂腹鱼(弓鱼)、洱海鲤等国家保护鱼类数量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洱海流域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难度逐年加大,洱海曾三次爆发蓝藻,洱海水环境与生态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支持洱海流域垃圾和禽畜粪便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有效阻断洱海污染源头。近年来,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入信贷资金4.94亿元,支持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洱海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项目、洱海流域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国家试点项目和大理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推进。项目通过回收洱海周边村落牲畜粪便、餐厨垃圾,年产80.1万吨生态有机肥和车用生物燃气1050万立方米,每年减排COD(水中有机物)7.2万吨、总氮0.47万吨、总磷0.18万吨等无机物流入洱海,实现对洱海周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在控制洱海浮游植物繁殖,减少浮游植物密度和丰富洱海鱼类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提高洱海流域城市垃圾处理水平,促进洱海生态修护,大理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处置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垃圾处理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2.3亿元信贷资金,建成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0 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日收集清运生活垃圾 600吨 ,实现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压缩转运全封闭、焚烧发电资源化。
金融助力洱海东岸面山绿化和矿山修复
一直以来,洱海东岸面山就属无林区域,岩石裸露,土层浅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防护能力薄弱。为告别海东千年荒凉,消灭洱海周边荒山,为洱海保护治理提供治本之策,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海东面山绿化项目。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5亿元,支持大理海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种植20万亩油橄榄、10万亩青花椒及特色水果经济作物,持续修复海东面山生态系统。支持大理州国家储备林建设洱海流域生态质量提升工程,累计投入信贷资金6亿元,绿化造林面积5.8万亩,种植苗木2.5万余株,构建生态防护型、景观型、经济型林带,使海东面山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森林结构得到优化,生态屏障持续增强。
洱海流域风景优美,矿石资源丰富,但由于多年矿山乱采滥挖,形成了高低不平的采石坑,流域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为保护洱海,政府全面关停洱海流域非煤矿山,实施洱海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全力支持矿山生态修复。一方面,有效发挥转贷资金低成本优势,运用世界银行欧元转贷款支持狮子口片区废旧矿山生态修复,累计投入转贷资金900万欧元和信贷资金7000万元,打造废旧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另一方面,利用债券募集资金低成本优势,为大理蝙蝠洞、狮子口两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提供1.8亿元低息贷款,恢复林地30.12公顷。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将充分考虑治理工作与土地开发、产业发展等长效目标,及后续金融支持路径。并以狮子口矿山生态修复试点为例,在建成移交后的项目中,将有复垦的13.33公顷耕地成为种植优质水稻、特色水果的耕地资源,助力当地村集体和群众脱贫致富,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以“金果贷”“金蔬贷”等产品与之无缝对接,实现绿色资金运用长效可持续。
银政企齐发力,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
洱海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难度高、投资大,且公益性强、盈利周期长,为解决资金缺口,金融机构积极融入,与财政资金同向发力,积极创新融资工具,洱海环保企业主动作为,多管齐下为洱海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一方面,财政资金发挥洱海流域保护治理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募集资金,用于洱海生态修复。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生态环保领域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0亿元,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大理州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拦截等生态保护相关的42个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债券收入、支出、还本、付息等纳入云南省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同时,地方政府提供专项资金对洱海保护相关项目给予可行性缺口补助和贴息,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获得政府运营补贴(省级财政洱海保护专项资金)16亿元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约180亿元;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畜禽粪便项目,获得大理市政府40元/吨的补助,并给予单笔500万元以上、一年期以上的贷款3%的贴息。此外,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支持洱海保护治理,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99.43亿元,项目资本金19.89亿元,其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分别出资7.96亿元和11.93亿元。
另一方面,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洱海保护治理需求,为洱海生态修复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推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革命行动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实施意见》等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同时通过为洱海保护和流域转型发展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洽谈会,引导资金流向洱海生态修复领域。在洱海截污治污長久战中,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机制,助力解决环保生态工程的资金难题。如农发行大理州分行建立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办法,根据客户经营情况和社会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在贷款“三查”、利率定价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华夏银行为优化整合绿色金融管理职责,大理分行获得系统内7家绿色金融特色化经营机构资格。红塔银行在季度和年度对经营机构的考核中增加了绿色信贷的考核指标,给予绿色信贷差异化的FTP内部转移定价。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人行口径)人民币一般性对公贷款,按新A+及以上评级客户补贴20BPs执行,补贴至经济利润端,单笔贷款最长补贴两年。
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满足洱海生态修复多元化融资需求。多年来,大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为洱海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截至2022年6月,全州绿色信贷余额294.07亿元,居州市第一,同比增长12.45%。十三五期间,大理州辖内金融机构累计投放信贷类金融支持洱海保护治理项目金额合计135.04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贷款余额为107.87亿元,无不良贷款。针对洱海生态修复相关项目难以产生现金流的特点,政策性银行有效发挥专项基金低成本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农发行重点建设基金支持洱海水体治理项目4个,通过股权投入或股东借款形式累计投入重点建设基金6.1亿元,平均投资期限达12年,有效满足洱海截污治污项目建设长周期的用款需求。部分银行通过非标理财方式累计投放5亿元支持大理市政府洱海环湖截污项目北干渠建设,对归集环湖污水遏制污水流放洱海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环保企业以上市融资、特许经营权和资源循环利用收入作为补充,提升洱海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回收洱海流域禽畜粪便、洱海蓝藻和洱海淤泥等各类有机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该公司是洱海保护治理示范企业,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7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偿还有机肥及生物天然气项目贷款。同时,该公司凭借大理市餐厨垃圾处理一体化特许经营运营权(2019年获得,特许经营期限25年),按605元/吨的补助进行垃圾回收和利用,实现特许经营收入2860万元,全部投入洱海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等项目建设。此外,该公司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通过80-120元/吨价格向洱海周边农户收购禽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使洱海周边种养殖户二次“获利”,而该公司生产的生态有机肥年销售收入达2.3亿元,其生产的天然气自2020年起对出租车供气,可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对大理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洱海保护需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需继续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模式,破解生态治理资金难题,促进生态治理有效推进,为决胜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持续贡献金融力量,让洱海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作者:张旭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大理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