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病自我管理要点

2022-05-30 10:48:04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10期
关键词:慢性病肝病血小板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近40%。与此同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1种或多种慢性病困扰,且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现象严重。许多慢性病有相似特点:一朝诊断,终生治疗!为了预防和延缓并发症,降低慢性病的致残、致死率,患者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然而,不少患者并没有慢性病管理意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简称慢性病、慢病,是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精神疾病、糖尿病、职业性疾病、恶性肿瘤、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2019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4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预测到2026年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14.4%、27.8%[数据来源:《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我国慢病管理的主要痛点集中在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这主要体现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早期筛查不全面、不及时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其中最恐怖的就是知晓率低,因为慢病初期大多都没有症状,而且居民体检意识低,导致大多数人在早期并不能发现自己得了某些疾病,所以定期的健康筛查很有必要!

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人口结构的变化,慢病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并在“十四五”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求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进行转变,提倡“早评估、早筛查、早干预”,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迈入全民新健康时代。

如今,进入早晚温差较大的秋季,更是慢性病的高发期。为此,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慢性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要点。

糖尿病

我国大约有1.1亿糖尿病患者,其每年用药的费用支出平均在1万~3万不等。此外,自我管理较差者,平均支出将会超出1.5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指出,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和器官都会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受损害,而糖尿病管理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和学习相关疾病防治知识。

糖尿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1.用药随意性较大;2.不配合检测血糖;3.为了节省经济开销,反复使用针头;4.对疾病知识关注度不持久,缺乏疾病知识及系统性的数据管理。

【自我管理要点】

1.管住嘴:不是不能吃而是吃得合理,食物要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以及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和适量蛋白质。

2.迈开腿: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一般每天30分钟左右即可,60岁以上者可选择慢走。

3.常监测:最好将每次的监测结果做个记录,便于医生掌握治疗情况。这样的监测不仅仅是血糖高低变化,还应包括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监测,每年至少要进行1次心、肾、神经、眼底等部位的相关检查。

4.学注射: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包括腹部、胳膊外侧、大腿外侧等,不要只盯着一个地方,要轮替打,尤其是一天多次注射的,注射针头也不能重复使用,以免造成感染、脂肪增生等并发症,导致血糖波动。

5.要减重:当体重超标或体重高低反复时,胰岛素水平也会发变化,可能导致患糖尿病风险。肥胖患者应注意减肥,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6.用对药: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嘱下才能更换药物。

7.好心情:对疾病控制要有信心,积极面对治疗,不要过度忧虑。

风湿免疫疾病

我国各类风湿病患者总数达两亿以上,其中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高峰以20~30岁男性为主,常被患者误以为是腰肌劳损或是腰间盘突出,如果不及时治疗,3年致残率达45%,5年致残率高达70%。

另一代表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在全国约有500萬患者,但很多人以为不痛就是治愈,更不会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破坏是不可修复的,对于疾病的认知和管理亟待加强。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类风湿关节炎不仅直接导致残疾,丧失生活、工作能力,由于患者需要他人照顾日常起居,间接的医疗成本也不可忽视。”

风湿免疫疾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1.前期对病症不重视,当作腰椎间盘突出治疗;2.病情稳定后,居家治疗用药不规范;3.不进行自我复健、坐姿站姿不正确。

【自我管理要点】

1.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觉得疼痛减轻,就自行停药或者减量,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2.这两种疾病在锻炼上都有讲究和要求,强直性脊柱炎更被称为“一半治疗,一半锻炼”,因为术后的功能锻炼可以防其复发。建议患者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并按步骤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保持适当的体位和姿势对治疗本病非常重要,比如,在站立时应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尽量保持胸部直立。日常起居应睡硬板床,采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锻炼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锻炼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能用力过猛,重点进行强化肌力的运动。比如,侧卧把下肢上抬,每次持续用力5秒钟,然后稍休息,反复进行10~20次,以锻炼臀大肌和臀中肌。此外,还可根据兴趣,选择行走、慢跑、骑车、游泳等方法锻炼,以减轻疲劳感,减少对药物依赖。

高血压

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45亿,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换言之,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3位高血压患者。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很难彻底治愈。目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1.不按医嘱服药;2.对疾病缺乏科学的认知,有患者认为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3.??忽略血压测量和记录。

【自我管理要点】

每天坚持测量血压。检测应该是定时间(每天检测时间固定)、定体位(坐位/平卧位)、定部位(左上臂/右上臂)、定血压计。

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一般人群应控制在140/90mmHg;对于老年人,可以放松至150/90mmHg以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的患者应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若血压超过标准范围,则需增强其他危险因素的管理,及时调整药物,并规律服药。若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等危急情况时,请及时联系医生或到医院就诊。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同时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少患者因为焦虑情绪或是疏于自我管理导致病情加剧,出血严重。山东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侯明教授表示,血小板减少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选择药物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避免出血事件发生很有帮助。

血小板减少症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1.用药依从性差,很难坚持用药或定期抽血检查;2.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获取来源;3.因病情反复,容易放弃治疗。

【自我管理要点】

首先,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能频繁换药,还要定期到医院查血常规,以根据血小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提醒的是,服用激素类药物患者,应和医生多沟通,了解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切不可随意停药。

其次,在居家管理上都是以不出血为最终目的,尤其是饮食上不宜吃过于坚硬、刺激类的食物,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尽量软而细,不要轻信花生皮等可以补血小板的说法。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严重出血尽快到医院就诊。

再次,日常注意休息,不能太过劳累、不能熬夜,如遇便秘等也不能太过用力,可以借助泻药。锻炼不能进行对抗性活动,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项目。

另外,情绪上不能受刺激,心态要平和,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害怕出血而造成过度紧张。

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慢乙/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大量腹水等)会严重损害人们健康。慢性肝病是慢性持续进展的疾病,只要患者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并加强自我管理(早防早治),延缓病情进展完全是有可能的。

慢性肝病患者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1.一些慢性肝病患者作息不规律,常忘记口服抗病毒药物。2.心理负担重,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3.平时生活不遵医嘱。

【自我管理要点】

对于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这类需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为了避免忘记服药,可将手机设置一个提醒服药的闹钟,提醒服药。

除了做到日常防护的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慢性肝病患者还需要重视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多食用芹菜、菠菜、黄瓜、苹果、香蕉、葡萄、柑橘等新鮮蔬菜水果,以补充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包括瘦肉、鱼类、禽蛋蛋白(少吃或不吃蛋黄)。忌乱用补品,以防加重肝脏负担。

情绪调节,放松心情。肝病患者需要学会调节自我情绪,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重视病情但无需恐惧或忧虑。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脂肪肝患者,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还应注意适度增加运动量,避免内脏脂肪的囤积。长期卧床的肝硬化、肝癌患者应量力而行,可进行翻身、揉肚子等活动,应避免体位变动过大及突然用力的活动。

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慢性肝病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增强抵抗力。肝病患者有时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黄、浮肿、腹胀等不适,患者在家中应加强自我监测,肝硬化患者还应定期测量尿量、体重、腹围等变化,必要时应到肝病专科就诊。肝病患者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期检查不仅可以评估病毒控制情况、肝功能情况及耐药情况,更可以早期发现病情有无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编后】

事实上,在慢病管理的链条上,预防、早筛、用药、控制等环节缺一不可,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都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患者的长期配合,尤其是在疫情这个特殊阶段,患者更应加强自我监管,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稳定。

猜你喜欢
慢性病肝病血小板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6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0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59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