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君,山东省高密市朝阳中学教师。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目,是“百科之母”,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集认读、理解、鉴赏、评价与活用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水平体现[1]。
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受到学生的年龄、心智、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环境、社会实践等因素的左右,影响因素复杂,如何准确识别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要素,把握影响程度,是学术界与教育界探究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拟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家庭环境、阅读兴趣、阅读投入等要素,采用数理模型方法分析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探讨背后的因果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为2019年实施的“大语文”教育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研究对象与数据获取
研究对象选择山东省高密市城郊结合处一所普通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30人,在校学生2200人,共3个年级,每个年级16个教学班。按照上一学年末语文平均成绩将每个年级的教学班排序,在每个年级分别选择成绩优、中、差的两个班级,即每个年级抽取六个教学班,班中的所有学生均参加问卷调查,共计793名学生,其中初一267名(男生141名)、初二267名(男生136名)、初三259名(男生135名)。为保障问卷质量,课题组对所有的被访者均进行了调查背景介绍与问卷填写培训,对收取的问卷进行了标准检查,对未达到标准的38份学生问卷,重新进行了一对一调查,最终获取有效学生问卷793份。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关阅读能力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学校教育特征等共24个指标(问题)。
2.研究方法
从整体来看,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可归结为个体特征、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表1)。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遗传素质、阅读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素质、家庭经济水平、家庭阅读氛围等,学校教育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语文阅读课程,制定、实施系列阅读活动,在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方面占据主导作用。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方法,常用于揭示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包括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变量是随机数据、变量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残差具有同方差以及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完全共线性。其公式如下:
Y=β0+β1X1+β2X2+I+βKXK+μi
其中,Y为因变量,本研究Y指学生上学期期中与期末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成绩,为自变量,β0为截距,β1~k为自变量系数,β的估计方法为最小二乘法(OLS),μi是随机变量。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逻辑核对、描述和统计学分析。通过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发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高(R=0.588,P<0.01),结合本地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剔除父亲受教育程度指标,保留母亲受教育程度指標。删除父亲受教育程度指标后,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VIF)为1.045,符合回归标准。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
二、结果分析
1.个体特征
从学生的个体特征来看,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阅读时长。从回归结果来看,性别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是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女生的阅读成绩均明显高于男生。这个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一致[2-5]。一般认为,影响阅读能力差异的原因可归结为记忆力差异、阅读时长差异与阅读物类别差异[6]。初中时期女生比男生发育较早成熟,且女生较为擅长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而男生则更倾向于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同时,女生的阅读时长更长,且读物类型更为多样。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女生的阅读时长明显要高于男生,男生平均为2.080,女生平均为2.176,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男生阅读时长出现明显的下降,初一、初二、初三男生的阅读时长分别为2.170、2.073、1.993,而女生则并没有相对的下降趋势。在读物类别上,男生更喜欢阅读动漫与武侠小说,而女生则偏好于文学名著与青春文学。动漫往往语言较少,而武侠小说往往故事雷同,偏故事情节,长期阅读此类书籍对阅读能力的发展作用有限。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7],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学校教育次之,社会教育最小[8]。
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一是心理方面。在物质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书籍与更好的阅读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投资;在心理方面,父母的智力水平往往会遗传到下一代,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这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先天条件。同时,父母作为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与替代的第一任导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学历的父母往往更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更懂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家庭学习氛围方面也做得更好。这些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均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模型的回归结果也证实,家庭经济水平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家庭经济水平提高1个层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0.104,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提高1个层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0.106。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与场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所学文化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学校不仅提供图书馆、阅读室等硬件设施,还利用语文教材、课外读物等资料,系统性地教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质量。毋庸置疑,在此过程中,学校阅读课程的设置与教师传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新作用。但在本研究中,受指标定量化因素的限制,模型仅选择了学校阅读课时指标纳入模型,未能考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学校阅读课时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关性不明显,但这并不能表明其不重要,相关性不明显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校的阅读课时均为统一安排,数据较为统一,该指标适用于不同学校、多个年级间的比较研究。
三、主要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高密市一城郊中学793名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初中女生的阅读能力明显高于初中男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女生心智更为成熟、阅读时间更长、阅读材料更为健康等原因产生的正向结果。
2.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影响。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更重視学生阅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学生的学习更重视,也会明显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研究的启示为:
一是需要努力塑造家庭阅读环境。在学校教授课时、教师授课方式统一的前提下,家庭阅读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为家庭选择、购买、储藏健康的读物,通过言传身教,塑造良好、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
二是全面提升阅读质量。教育部对初中生阅读方面的要求为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而目前,初中男生的阅读兴趣多集中在动漫与武侠小说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积极引导,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努力为初中生提供更有营养、更为健康的课外读物。
参考文献:
[1]张莉.语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4):81-83.
[2]洪訢.浅议阅读能力的性别差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4):127-128.
[3]迈克尔·古里安,凯西·史蒂文斯(美).田文慧译.男孩的脑子想什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Nikkhou F, Hasanzadeh S, Afrooz 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normal-hearing and hearing-loss student[J].Audiology,2012,21(2):71-77.
[5]Rutter M, Caspi A, Fergusson D,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al reading disability:new findings from 4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4,291(16):2007.
[6]Wigfield A,Guthrie J T,Perencevich K C,et al. Role of reading engagement in mediating effec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on reading outcomes.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8,45:432-445.
[7]刘孝文,郭红英,岳爱华.青少年家庭阅读环境、阅读动机和阅读素养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8,31(2):57-60,74.
[8]钟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6(6):84-85,87.
[项目资助: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领军人才专项课题(2021LJZX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