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
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对人们的生活、各类实体经济以及全球化提出了挑战。2020年全球贸易出口金额同比下降了7%,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同比下降更是高达39.4%。
但中国似乎是个意外。
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的《2022中国企业国际化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逆势增长,2020年达到1537.1亿美元,首次位居全球第一,独占全球1/5的份额,2021年进一步增长2.2%。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数据,中国近5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都稳居全球前三;近8成中国企业将维持和扩大对外投资意向,看好对外投资前景。
毋庸置疑,当前的中国企业正面临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也正适应着一个新的全球化局面。
企业海外业务营收或许是最能直观表达企业国际化进展的数据。按照企业海外营收占比的不同,埃森哲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概括为起步期、开拓期、腾飞期和最终的全球化四个阶段。
企业海外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不高于10%的国际化阶段被称为“起步期”,超过10%但不高于20%则是开拓期。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前10 0家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公司平均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为19.10%。这意味着当前中國大多数出海企业还需要站稳脚跟,进一步打开市场。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从企业角度来说,和十多年前“起步期”时先跑起来再不断改良的做法相比,现在的企业在走出去之际就更多从管理体系、供应链和全球化战略角度,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前规划。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求已然不同,步伐加快,要求也更精准了。
埃哲森最新调研显示,95%的受访中国出海企业认为自己未来3年海外业务的增长可以超过5%。“如今的企业,在把产品和服务输出去的同时,已经想清楚该怎么做了。”埃森哲大中华区智能运营事业部总裁岳彬对《第一财经》杂志表示。
过去,国有企业凭借财力在全球购买资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最近的10年中,非国有企业也加快了步伐,逐渐成为主要的“出海”参与者。从投资存量看,2017年开始,它们在出海数量上就超过了国企,到了2020年,非国企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例已达53.7%。
投资者结构改变的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重点投资的领域也逐步聚焦在先进制造和技术领域。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前五大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0%,制造业居于首位,其中排名前三的细分行业分别是汽车、医药、电子设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排在制造业后,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7%和15.8%。而10年前,中国对外并购主要涉及行业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行业等。
国际化能为中国企业带来三大竞争优势,其中92%的企业出海是为了通过海外业务拓展,支持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如今,对于中国来说,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不再,全球化成为疫情下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从而构建经营韧性的必然选择—有55%的企业出海为了增强韧性,另有49%的企业希望通过出海吸收海外创新资源和经验,计划逐步建立海外研发版图,加强前沿创新能力。
2016年到2020年间,中国上市企业海外营收持续增加,海外营收增速连续两年远超总体营收增速。虽然2019年之后受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企业海外营收增速短暂收缩,但2020年,即便新冠疫情来袭,在国内疫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出海企业利用海外市场供不应求的窗口期,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海外业务再度成为许多企业的增长主引擎,海外业务增速超过总营收增速2个百分点。
以手机行业为例,小米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接近饱和的形势下,选择利用海外市场增量对冲国内市场风险,将海外业务作为公司三大增长点之一。2020年小米实现境外市场收入12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远超过总营收19.4%的增长幅度。
数据来源:埃森哲2022中国企业国际化调研报告。
资源来源:埃森哲 2022 中国企业国际化调研
不过埃哲森也指出,中国企业出海目前普遍面临五大痛点。其中,82%的企业认为各地政策监管及法规复杂多样,合规性要求高,“风险管控与合规”不仅是近年来问题频发的领域,未来也将是出海企业的最大挑战。除此之外,“融入难、管不住、韧性差、看不清”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痛点。
有高达55%的出海企业均遇到了与当地的文化环境差异以及沟通障碍易造成隔阂等“融入难”问题。而这种隔阂又将严重影响企业深入到当地市场,以及公司整体运营效率。41%的出海企业认为自己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难以确保当地业务按质按效落地。在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除了建造强有力的供应链,各区域的运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开拓期之前就需要考虑清楚。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注:境内注册投资者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存量计算
至于這些痛点难以解决的原因,74%的中国出海企业认为,缺乏清晰的全球化理念和管理体系是问题的根本所在。58%的企业认为,在中国构建的供应链能力很难带到海外;54%的出海企业则认为,在全球化战略上准备不足,企业短视造成投入不能与产出相配比。
企业出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不同出海阶段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每向前走一步,面临的问题可能都是崭新的。埃森哲的调查显示,最为紧迫的问题仍集中在风控合规和海外企业的管控与运营上。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海外的企业很难运转。
对于出海企业来说,最艰难的阶段仍是开拓期。这个时候,企业将会经历一个挑战难度最高的“痛苦期”,需要满足扩张和能力建设的双重要求。按照紧迫性排序,海外业务战略、供应链、生态及合作伙伴、数据分析和决策、人才与组织、全球管控和运营,以及风险与合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之后,随着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构建,腾飞期企业逐渐能够处理海外市场中遇到的问题,挑战的难度也逐渐下降。成功转型成为全球化企业,意味着企业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全方位能力体系,可以从容面对各类问题,面临的挑战难度也将降为最低。
岳彬对《第一财经》杂志表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应从以出口为导向,到以价值链优化为导向,最终实现海外营收占总营收50%以上的真正“全球化”经营,从而晋升为全球一流企业之列。报告里归纳了三条建议,即建立自上而下、步调统一的全球化战略以及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及组织配套,同时识别差距,持续搭建全球化能力。
首先,出海企业应明确一条贯穿始终的战略主线。比如对于一家互联网出海企业来说,当人力资源很难主动支持海外业务的发展或新业务人员的服务时,建立更弹性灵活并贴近一线海外业务的运营模式就尤为迫切。所以,该企业应围绕主线为大、中、小型海外市场分别设立和提供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为其海外业务发展提供可扩展性的人力资源支持解决方案。
其次是运营阵型上,通过并购出海的企业常常会遇到收购企业的运营流程体系与自身原有系统差别过大,甚至不兼容的问题。企业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资源禀赋建立适配自身当期海外业务发展的运营模式后,还要做到持续监控并调整运营阵型适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真正实现“全球化”的过程就在于不断地调整运营模式。
最后,本质上,国际化其实就是企业全方面的升级转型,对企业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跟前沿技术步伐,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企业各类能力是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
“只有吸收国际领先出海企业的优秀经验,加上中国企业特性,才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岳彬表示。在他看来,当下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产品运输、人员交流和实地调研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这或许使一部分企业暂时走不出去了。但随着疫情缓解,中国企业出海将会迎来更进一步的反弹甚至是报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