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疫情此起彼伏,未曾间断。3月以来,上海病例居高不下,进入封城状态。之后,线下会展活动全部停摆,成为2020年之后第二次全国性长时间的停摆。此次停摆正值会展举办旺季(3-5月),全国停办展会超过3000个。其中,一线会展城市 “上广北深”停办的展会近千个。原认为今年形势将在去年好转基础上再上层楼的会展业者,普遍陷入悲观。会展公司减薪放假、歇业裁员、缩减办公面积,以应对困境。
好消息是:少数三线城市将在5月恢復办展,部分二线城市酝酿6月复制。
如上海稳定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乐观估计,一线城市复展将在9月前后。
在此严峻形势下,会展业应如何应对?针对会展主办方的战疫前行,本人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拼线下,保生存。
没有线下会展,主办方就没有收入(已订合同的收入,还要退款)。没有收入,企业断粮,困境更甚。与此同时,没有线下会展,展馆、搭建服务商也没有收入。因此,拼线下,就是保收入,就是保行业。保收入,就是保生存。
对于春节以来停办展会的主办方而言,拼线下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即不再纠结办不办,而应聚焦如何办。其次要千方百计复展。一是落实新档期;二是迁址异地举办;三是分拆举办或换型举办(如改为“会带展”)。一句话,复展为要,规模、效果次之。
展馆应助力主办方拼线下,密排档期,友好配合,优惠收费,与主办方共克时艰。
二三线城市的展馆应主动承接一线城市的复展项目。目前,合肥、武汉态度积极,初见成效。
第二,+线上,增黏度。
疫情以来,双线会展已成标配,主办方多有尝试。考虑到照搬线下场景于线上的网展效果不佳,且投入不菲,建议线上活动以会议为主。
主办方的线上会议,以交流信息为目的,大体分为贸易撮合、技术交流、行情分享三种。办会的原则是,适应需求(参展商需求)、内容提供(如技术交流、行业分享须有针对性,演讲人要受欢迎)和服务到位(辅导客户上线、会前推广等)。武汉品观公司举办的化妆品线上“找货节”,其组织方法值得借鉴。(点击文字,可跳转阅读,了解详情)
线上活动旨在增强客户(参展商、观众)黏度,维护客户关系,为拼线下加温助力。
第三,练内功,蓄动能。
疫情封控或线下活动停办期间,主办方应自我赋能,以求内生动力,蓄势待发。
一是谋划发展。通过分析形势,洞察市场,剖析自己,复盘项目,研定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实施战略。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方法,制定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建设和业务体系调整的措施。
二是培训赋能。针对短板和突出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内训。尤其要围绕新业务、新技能、新工具(主要是线上工具)以及新项目开展培训。
三是调整队伍。在减员增效、开源节流的同时,招募短缺人才或培育新人。
第四,送温暖,渡难关。
政府主管部门应帮助会展企业纾困解难,可从官方两方面施策:
一方面,考虑到减税政策难以施惠会展企业,应突破政府会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常规,在2022年集中扶持主办方“拼线下”以及“+线上”。江苏省政府这方面的政策值得推广。尚未设立专项资金的地方政府,应针对会展企业的困难采取特殊性扶持政策。
一方面,社会面清零成果稳固的城市,应及时重启线下会展活动,以利稳增长、促贸易、扩消费。线下会展活动的防疫许可应缩短审批周期。展会现场的核酸检测,应由政府买单。
会展主办方应积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客观反映困难,提出复展建议,并认真配合复展中的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