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音乐课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庄琪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庄琪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也从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植于教师心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取代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成为了各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创新改革也为音乐学科的道路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音乐学科在课堂教学上积极转变,大胆创新,朝着丰富化、深刻性的方向稳步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师不应该仅仅完成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而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这四方面出发,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深深融入中学音乐课堂之中。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曾经,在许多学校中,音乐学科作为副科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由于没有硬性的学科考核,对升学没有影响,所以经常被各主科所挤占且一直不受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在上音乐课时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致使教学效果不佳。除了这些客观因素,致使音乐教学一直止步不前的主观因素——教学模式单调枯燥,且在教学中流于形式,忽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学生兴致不高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喜欢唱歌,唱歌是抒发情绪、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那么,为什么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呢?这是因为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往往枯燥单调,致使学生兴致不高。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将“听”和“唱”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所学歌曲的了解不深入,对歌曲缺乏理解,因此难免缺乏兴趣。而音乐课又是在“听”和“唱”中反复循环,这难免使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缺乏热情。

(二)忽视核心素养的培育

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只是浅显地让学生学会乐理知识以及学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然而,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往往只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形成本末倒置的教学形式。

二、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作为音乐教师,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责任。

(一)培养审美情趣,增强音乐鉴赏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意识与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养成,引导学生欣赏高雅的音乐文化,摒弃低俗的音乐品味,增强音乐鉴赏能力,切勿以俗为美。音乐的功能是给人以美与艺术的享受,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期的成长之中受到了教育与生活环境的影响而慢慢形成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音乐作品层出不穷、风格多样,然而并不是所有音乐作品都具有艺术价值,一些含有色情、低俗、暴力歌词的歌曲也混杂其中,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则可以帮助学生识别音乐的“美丑”,自觉远离低俗文化,欣赏高雅艺术。

(二)开发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音乐不像其他学科,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并且有思路,就会“做题”。艺术本身是一种创造,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力。音乐欣赏本身是一个发散性的思维过程,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欣赏的基础上自由发挥。音乐素养的提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格局,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增强音乐审美的灵性与创造。

三、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科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科学方法。只有教师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想象与创造,使学生积极地辅助教学、投入教学,才可以将教学成果最大化,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音乐学科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具有灵性的学科。作为教师,不应当将这样一门学科变成死板的“一言堂”,将本该发挥想象力、自由欣赏音乐的学生变成了“复读机”。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上,一些教师让学生欣赏完音乐之后,不给学生留下任何思考与遐想的空间,而是照本宣科地让学生了解记忆教学参考书上对于歌曲的评价与赏析,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一节本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和想象力的音乐课就此变得生硬而死板。

在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音乐教师应当摒弃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让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变成学生,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少一些灌输与讲解,让学生多听多说,在欣赏完一曲音乐之后,不要急于解读,而是要先听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这曲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场景画面以及联想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教师再与学生分享教学参考书中对这首音乐的解读,和学生探讨一下,教辅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之间的同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音乐学科强调悟性,而悟性是要由学生自己领悟的,教师是教不来的,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自己听、自己想、自己品、自己鉴,才能领悟音乐的真谛。因此,让学生做音乐课堂的主人,对培养音乐学科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影响,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音乐欣赏氛围

音乐强调理解,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具有抽象性,很多时候学生难以对抽象的音乐产生具像化思维,因此导致对于音乐的体会理解不够透彻深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音乐欣赏氛围,从图像、视频辅助学生理解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例如:在欣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油画作品。在油画中,学生可以看到——烈日炙烤着河滩,一队疲累的纤夫正步履沉重地拉着货船,他们神情疲惫却坚毅奋力前进。在队伍中一位年轻人的身影格外刺眼,他眉头紧皱,并不太适应纤夫的生活。学生一边倾听《伏尔加船夫曲》,一边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画作,将乐曲中沉重的号子与画作中埋头拉纤的纤夫相结合。在这种对比与品味中,不需要教师多言,学生便能够领悟出在沙俄统治下,俄国纤夫的生活饥寒交迫、深陷于水火之中,然而他们没有放弃、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他們踏着一条不平坦的路途,却高高昂起额头对着太阳唱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在最大程度上将听觉与视觉相互结合,用视觉辅助听觉,用听觉升华视觉,给学生带来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兴趣

在传统音乐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当学生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往往是教师领唱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原唱,让学生进行跟唱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唱熟一首歌就算完成了任务。然而,这种教学方式过于生硬死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趣。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唱或者接龙唱,在提高歌曲熟练程度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击鼓传花”这个传统游戏融入课堂,决定由哪一个学生领唱。此外,教师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后,通过打拍子让学生猜测歌曲的名字,或者让学生集思广益,发挥创造力将一单元的歌曲重新组成一首新歌,在创造中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提升学生的乐感,以趣激学,让学生知道音乐课堂不是枯燥死板的“听”和“唱”,在游戏中领略音乐学习的魅力与乐趣。

总之,让核心素养融入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学迫在眉睫、势在必得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用科学的策略解决传统音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将创新的思想熔铸在教学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艺术欣赏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