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一串》是由B站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美食纪录片。截至目前,节目已播出三季,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评分均遥遥领先同类作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美食纪录片的创作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及叙事语言四个方面,探究《人生一串》的叙事策略,以期为其他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叙事策略;《人生一串》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03
2012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经推出便引爆互联网,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发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舌尖上的中国》精美的视觉呈现、巧妙的叙事方式、细腻的情感传达让纪录片导演们嗅到了美食纪录片的发展前景,《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味道云南》等好评如潮的作品先后出现。
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浏览信息的时间更加碎片化,并且更倾向于在移动端获取信息。这对美食纪录片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美食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已经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8年,旗帜传媒联合B站出品了烧烤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节目团队搜寻了500多家具有传奇色彩的烧烤摊,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以展现中国独有的人间烟火味和市井气。截至目前,节目已播出三季,B站累计播放量达4.5亿次,豆瓣评分分别为8.9分、8.5分、8.5分,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评分均遥遥领先同类作品。本文对《人生一串》系列节目叙事策略的灵活运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美食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 叙事视角
传统纪录片通常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当前的纪录片更关注个体的心理、生存及价值观。要使纪录片充满人文关怀,必须从平民视角出发,同时使观众获得心理认同,纪录片题材的选择和作品的呈现要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时代追求“內容为王”,作品表现的内容不仅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还要在平凡中找到典型的人或事,满足观众心理认同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火,使国内美食类纪录片井喷式增长,其中大多呈现某一地域的美食。这类纪录片多将饮食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相结合,讲究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形式上则追求大气磅礴。而《人生一串》却另辟蹊径,将镜头转向庙堂之下的寻常美食——烧烤,正如节目开篇解说词所说,“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由于烧烤和夜宵息息相关,因此这个话题总能让人放下戒备,回想起和三五好友围坐在烤炉边,品尝美味的烤串和啤酒的情景,从而快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节目运用丰富的镜头语言记录烤品的生命轨迹,如第三季第一集《地不地道》记录了小榄烧烤师傅老胡烤制脆肉皖的过程,包括老胡在市场挑选食材、产地喂食、试脆、上烤架、食客点评等镜头,一系列真实的跟拍带领观众一层层揭秘老胡烤架上脆肉皖爽脆可口的原因。
同时,节目也关注普通人的故事。如果说美味的烧烤是《人生一串》的“主食”,那么烧烤人的故事便是丰富的“调料”。《人生一串》受到大众追捧不仅在于镜头里的美食,更因其呈现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节目中,有人讲述爱情故事,有人讲述创业历程,有人讲述辉煌的过往。美食与人生经历的结合,极易打破节目与观众的壁垒,从而引发观众情绪共鸣,使节目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
2 叙事结构
新媒体、移动端的崛起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1]。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受众的收看方式、媒体使用习惯及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人生一串》摄制组抓住这一机遇,在叙事上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更适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结构方式。
2.1 平列结构
平列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各个结构单位保持平行、并列的空间关系的一种结构思维方式[2]。不同于电视美食纪录片宏大又完整的叙事结构,新媒体平台上线的《人生一串》每一季有六集,每集时长为40分钟,包含4~5条故事线,每条故事线都相互独立、相辅相成,最后汇集为同一个叙事主题。例如,第三季第五集《风情调味》,分别讲述了中卫张记烧烤、吉林临江八毛撸烧烤、老南宁紫苏假篓烧烤、重庆老垭口烧烤四家烧烤店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呈现了不同的烤品、烹饪方式、烧烤人和食客,但片子结尾的总结都指向了烧烤具有特色调味料这一叙事中心。这种碎片化的叙事结构,使观众不需要特意留下空白时间段收看,等车或吃饭时,几分钟就可以在移动端看完一个故事。
2.2 双线化结构
《人生一串》采取的是“美食制作+人物故事”的主副线结合的叙事方式。例如,第三季第一集讲述山东淄博烧烤时,先后拍摄了芽葱的选购、五花肉的切片、小饼的制作,所有食材准备完毕后,旁白“先放芽葱、再放五花、挤上辣酱、卷成筒状、霸气地撸下铁签,如此整合、才够淄博”,把烤肉卷饼的食用步骤描述得十分清晰,令人食欲大开。之后再将镜头转向深夜围着餐桌聊天的老单夫妇和徒弟们,徒弟知道父母工作不易想早点打工挣钱的念头令观众动容。乐山农家姐妹经营20年的月牙山烧烤,既是西南交大学子的夜宵基地,也是毕业后的青春追忆;勐海百旺烧烤店老板“蘸水女王”红梅通过自制蘸料,最大限度地刺激食客的味蕾,有时闭店后也会与各家老板另开一桌畅,谈流逝的光阴;宜昌茄子妹与覃哥因烧烤相爱,凌晨小两口忙活完,也会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乎的红油小面。美食为主、故事为辅的设计,使《人生一串》观众看的是美食,品的却是人生滋味。
3 叙事空间
在美食纪录片领域,影像的空间叙事研究能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而空间叙事的新角度也对表达当下社会审美思潮的深层含义具有重要作用[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众对城市的归属感使空间成为美食与人文情怀之间的重要支点。新媒体时代的观众不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还是主动的信息发布者。熟悉的场景、喜欢的题材、优质的内容无疑会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其产生与他人分享的意愿。
《人生一串》的拍摄地具有显著的“接地气”特征,制作团队为了展现全国烧烤文化的多样性,拍摄了四川、重庆、洛阳等地数百个烧烤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例如,第三季第一集《地不地道》介绍了吉林延吉的好牛烧烤店,开篇用一组镜头简单直接地表现了这座城市:来来往往的出租车、延吉大学对面的弹幕墙以及满大街的韩语标志。此时解说词补充道,“这里的出租车曾在电影里拉客,下车后漫步街头,招牌充满诱惑”,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延吉这座城市的特点。随后,主人公金社长的独白引出后面的故事,自助烧烤形式、烤肉前的特色开胃小菜、延边黄牛等,都是对延边烧烤文化特色的呈现。地域化的展现方式,既迎合了观众的好奇心,又增强了纪录片对观众的吸引力。
由于烧烤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受访店铺位于城市的边缘、不起眼的街道边、校门外,但这些店铺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经营时间少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当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固定食客看到熟悉的店铺在画面中一闪而过时,回忆便瞬间被勾起。例如,在第一季第六集扬州商老三的故事中,商老三在扬州中学对面摆了13年烧烤摊,用美食送走了一届届毕业生,学生称他为“校外辅导员”。解说词也调侃道:“校长是谁他们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不认识商老三,那一定是枉做了扬中人。”在《人生一串》镜头下,那些已是中年的食客曾经都是扬州中学的学生,比起坐在店里,他们更习惯坐在路边,吃着烧烤,回忆学生时代。远在他乡的游子看到这个片段,自然会回想起学生时代下了晚自习撸串的记忆,思乡之情喷涌而出。
纵观《人生一串》三季,制作团队一直注重表现生活化的场景,通过一个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镜头,唤醒观众脑海中的记忆,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4 叙事语言
4.1 画面语言
4.1.1 特写镜头突出细节
与动辄五六十寸的电视机相比,移动设备的视觉局限在于观看大景别镜头时体验不佳,画面细节信息获取困难。具体而言,大屏幕关注大场景带来的视觉震撼,而小屏幕的优势在于画面细节带来的心理触动[4]。《人生一串》善于运用大量特写镜头突出食物质感,抓住人物面部特征,从而吸引观众眼球。例如,第三季第二集《吃个新鲜》拍摄了几组食客吃烤塞脾的嘴部特写镜头,牙齿用力撕咬的画面让观众好奇吃烤塞脾到底要使出多大的劲。将油腻的烤肉粗鲁地塞进嘴里等特写镜头可能并不美观,但“吃”本就不是多美好的动作,吃食永远是人类最基本和原始的欲望,因此,吃的欲望和美观,本就是矛盾的。
《人生一串》运用大量特写镜头,不断勾起人的欲望,使其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独树一帜。另外,特写镜头可以最大限度地弱化环境,聚焦重点。与一般美食店的场地不同,《人生一串》受访者所经营的店铺多是破旧杂乱的苍蝇馆子或烧烤摊,环境较差,因此,摄制团队更多地将镜头聚焦在美食上,去除多余部分,使受众食欲大开。
4.1.2 主观镜头增添趣味
所谓主观镜头,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进行拍摄、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5]。《人生一串》系列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这种新奇的视点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例如,在第一季第二集《比夜更黑》中,烧烤师傅小军拿着烤蛾子对着镜头问要不要吃时,摄影师拼命摇头拒绝,像极了观众面对 “黑暗料理”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再如,第二季第三集《吃不吃辣》有一组镜头展现了袁师傅手工捣辣椒的画面,摄制组将摄像机绑在捣辣椒的木杵上,摄像机随着袁师傅的动作上下起伏,记录了辣椒的变化过程。这种出人预料的视觉效果,能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4.2 声音元素
4.2.1 解说词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仅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也在全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传统电视纪录片在制播模式的限制下,解说词的创作追求严谨规范。但《人生一串》作为新媒体平台上线的美食纪录片,受众多是年轻人,更开放包容,因此,解说词在创作和配音上有了更多可能。
《人生一串》整体的解说词风格幽默风趣,偶尔带着一丝调侃,恰到好处的时候来上两句抒情,既能挑逗味蕾,又能激发情感。例如,在第三季第一集淄博烧烤的故事中,为了表现面饼的弹力,文案这样描述:“用自然发酵的老面做酵母,揪起来能与苹果肌共振,韧性十足。”类似的语句还有“大绿棒子小烧烤,一世兄弟跑不了”“青春是一个渐行渐远,却又不断返回的地点”等。这些诙谐幽默又带有一丝哲理的文案,体现了创作者对受众的深入了解。
此外,解说词的配音是《人生一串》的另一大亮点。不同于以往美食纪录片选用字正腔圆的配音演员,《人生一串》的配音演员是节目总导演陈英杰,他的声音沙哑低沉又略带沧桑。这种“老炮儿”式的解说,仿佛是烧烤店的老板在讲述故事,让观众一听就能产生食欲。此后,陈英杰的声音也与该纪录片紧紧绑定在一起,成了其特色标签。
4.2.2 配乐和同期声
在《人生一串》中,优雅、有趣的配乐,恰到好处的画外音,渲染了情绪,烘托了气氛,有效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例如,啃猪头瓣配上巴赫G大调提琴组曲,虾哥烤小龙虾时响起游戏的背景音乐,艾散江大叔提着刀走向牛羊时响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交响乐,这给充满烟火气的片子增添了不少趣味,实现了雅俗共赏,呈现出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所谓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的和事件相关的人声与现场音响[6]。在《人生一串》中,同期声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第一,增强真实性。片中描述食物、讲述人物故事的解说词,对展现人物情感和思想变化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单一的解说词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真实性不足。因此,《人生一串》除了采访主人公,还采访了其家人或店里食客,通过对多个人物的采访,将主人公表现得更真实立体。此外,节目的采访还具有个性化特色,节目拍摄地遍布天南海北,受访者在采访时大多说自己家乡的语言。一方面,受访者在面对镜头时说方言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观众在观看时,听到熟悉的方言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创作者抓住这一点,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地域特色和相同的真实情感。
第二,增强现场感。同期声的优势在于能够对现场音响进行真实还原。美食纪录片对现场环境音的还原包含食物制作的声响、食客品尝烤串的撕咬声和咀嚼声等,对这些声音的准确捕捉,能够逐步引导观众沉浸在相应的场景中。以第一季第三集茄子妹烧烤的故事为例,茄子妹在蒜蓉茄子上卧一个生鸡蛋,借助炭火熏到半熟,温泉蛋烤茄子的特写镜头,搭配鸡蛋“咕嘟咕嘟”的现场声,为观众奉上极佳的听觉体验,很多观众看到这个片段时直呼“看饿了”。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内容语态和形式演绎,《人生一串》直击观众,以平民化视角将镜头聚焦“烧烤”这一大众耳熟能详却又容易忽视的美食,将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烧烤故事融合在一起,同时其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和叙事语言符合新媒体时代年轻观众的收看习惯和审美习惯,为整个纪录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2022-08-31.
[2] 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15(6):8-10.
[3] 高嘉玮.中国美食纪录片空间叙事创新的探讨:以《风味人间》为例[J].今传媒,2019,27(11):110-112.
[4] 沈飞女.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策略:以《人生一串》为例[J].声屏世界,2020(8):72-73.
[5] 吴晓麟,刘驰.新奇的视界:不容忽视的主观镜头[J].东南传播,2007(3):131-132.
[6] 李晓峰.用话筒记录 用声音述說:浅谈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叙事功能[J].电视研究,2003(6):67-68.
作者简介:孙浩(1997—),男,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