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总书记脚步,践行延安精神

2022-05-30 08:30:11刘庆莹
党史文苑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杨家岭延安精神老区

刘庆莹

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有着深深眷恋的特殊情结,他曾在这个地区生活劳动了7年,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过人生奋斗的汗水。自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赴延安考察调研,他曾说过,“我把自己当作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也是在我人生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的很多基本观念和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久别回故里,深入基层关心群众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调研,2009年11月13日、14日两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来到延安考察。

13日那天,在广州参加完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世界理事会会议暨广州国际友城大会开幕式后,习近平抵达延安,亲切看望了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红军、老八路,第二天,专程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走进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实地了解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与延安市各级干部代表进行座谈。

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时强调,要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安塞县是胡锦涛同志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习近平踏雪来到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实地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侯沟门村从2008年10月开始建设供水工程,2009年7月5日竣工,解决了附近6个村12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了道路和城镇化建设进度,有望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启动了7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25所村卫生室建设;狠抓就业、再就业工作,现已开发零就业家庭就业岗位22个。习近平同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表亲切座谈,深入农户家中同乡亲拉家常,强调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集中办好群众普遍期待的實事好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早在1995年,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就牵挂着延安的建设,发起了“千家企业建千校”爱心活动,对延安杨家岭小学进行了重建。当年3月,习近平给学校校长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这次到延安考察工作期间,习近平专门到学校看望师生,在他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习近平此次重回延安故地考察,当地群众倍感亲切。延安地区的人民群众对这位曾经与他们一起肩并肩劳动过的党中央领导同志充满深厚感情。习近平通过开展调研活动和瞻仰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情况,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革命老区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戴和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又一次给习近平同志留下深刻印象。

再次来延安,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春节前夕考察所选地点几乎都是中国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他牵挂、关心西部的经济建设、民生保障、民族地区发展。2015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延安,在自己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慰问父老乡亲,向他们以及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专题座谈会。

2月13日一早,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从北京到达延安,后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在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参观了村史馆、察看了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苹果园,并在老书记梁玉明家吃了顿简单的农家饭。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会上,就老区脱贫致富问题,他指出,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采取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支持;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老区城乡居民全覆盖;三是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前提下,要优先向老区安排;四是积极落实改革举措,针对制约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自觉向改革找突破、要效益;五是夯实管党治党基础,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筹建于1940年,建成于1942年,可容纳千余人,外表吸收西式建筑风格,内部采用窑洞拱形结构。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党的七大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系统总结了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弄清路线是非问题;规划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明确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了成熟。2015年也是党的七大胜利召开七十周年,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磨难无往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旁的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察看学校办学情况,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对学校办学方向和工作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才是扶贫帮困的根本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延安之行,是他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来延安,第一站选择曾经工作过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用行动表示对革命老区的关心,表示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同时,延安作为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革命老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进行实地考察具有重要意义,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了党中央高度关注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信息,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外,重访党的革命旧址,重温党史,必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坚定弘扬延安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温故而知新,向着新目标出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过四五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延安,深入延安的农村、学校、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调研。一方面,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怎样进行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圣地,重温党中央在延安的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到达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走进苹果园和苹果洗选车间考察。延安是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气候条件最好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苹果产业辐射带动当地农民80多万人,苹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产量和面积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在延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南沟村开始因地制宜,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果园,并进行股权量化,村民既享受利润分红,又获得就近务工机会,南沟村成了陕北地区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和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南沟村“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群众参与”的思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建设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带动老乡们增收致富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离开南沟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中学枣园校区。延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80多年来,延安中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看校史、访餐厅、进课堂,希望延安中学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勉励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表达了对祖国未来花朵的殷勤嘱托。

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乘车,来到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革命旧址,重访中共七大会址,参观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参观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延安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传承延安精神,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國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还同在场的老党员以及老红军、老八路、烈士后代,党校干部学院教师及纪念馆工作人员等亲切交流,勉励大家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红色山水流淌着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在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峥嵘岁月里孕育出伟大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一朵鲜艳亮丽的花朵,永远放射着光芒。习近平总书记说,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延安之行,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杨家岭延安精神老区
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2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8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4
腰鼓
雨花(2019年10期)2019-11-21 00:33:45
老区在努力奔跑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0
发展水土保持绿色产业 杨家岭村走上了致富路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红土地(2018年9期)2018-02-16 07:37:56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