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醒侬: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

2022-05-30 08:30:11欧阳正豪
党史文苑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书社南昌江西

谈及江西革命史,必定绕不开这样一位英雄:五四风暴席卷全国时,他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立志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他毅然返回江西,致力于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建,不仅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带到江西,更使江西成为民族解放与革命运动的稳固阵地;在江西工作期间,他经营南昌文化书社,发行进步期刊,用新思想带动无数青年人觉醒;北伐战争时期,他奋起反抗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积极响应北伐军。他多次被捕入狱,仍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罪恶的枪口,至死不渝,为江西乃至全中国的革命事业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一位对理想信念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就是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赵醒侬。

年少有志 “五四”觉醒

赵醒侬,原名赵性和,参加革命后改为赵醒侬,化名赵兴隆、邵兴隆。189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丰县的一个贫困的裁缝家庭。

赵性和少年时期,中国处于清朝末年,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在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下,中国社会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即使赵性和的父亲常年在外拼搏,也难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赵性和便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赵性和18岁时,双亲相继去世,他不得不搁置學业,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推翻了统治压迫中国人民几百年的清王朝,也为南丰县带来了新思想。1912年,受到新思潮影响的赵性和报考了南丰当地的一所新式学校。在学校里,他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救国”。因此,赵性和在学校里颇受同学们尊重。但是,好景不长,1913年赵性和迫于生计,离开学校前往汉口谋生,后又辗转前往上海。在上海谋生的赵性和卖过报,打过杂,甚至在剧院跑过龙套。在上海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结识了许多工人阶级朋友,并与他们产生共鸣。同时,赵性和也产生了疑问:这个当时中国最繁华的都市是资本家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灯红酒绿的生活是通过剥削压榨广大人民群众得来的,难道穷人生来就应该被富人压迫?穷人就没有反抗剥削与压迫的力量吗?

这个问题很快等到了答案。1919年5月4日,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为抗议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漠视与践踏,数以千计的学生和爱国青年在当天涌上北京街头,通过游行、演说等方式,表达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政府的不满。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就此拉开帷幕。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全国,上海人民为声援爱国学生,于6月开展“三罢”斗争:即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势浩大的“三罢”运动,使在当铺当伙计的赵性和大受鼓舞,他为学生们的血性与爱国情怀而感动,也因北洋军阀镇压逮捕爱国学生而愤怒。此外他还号召广大店员一起参加罢市斗争,甚至自愿扣除薪金。在这次的斗争里,赵性和看到了学生的力量,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知道,团结与觉醒便是穷苦人民对抗剥削与压迫的利器,如果二者兼备,他们将不可战胜。

受到新思想感召的赵性和决定报考夜校,为了表达自己的觉醒,他使用了“赵醒侬”这个名字,意在告诉人们“我觉醒了”。赵醒侬在报考夜校时,认识了志趣相投的沈资田、蔡炳南。三人均如愿以偿地入学,并在就读期间常共同探讨国家大事,为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当时很多青年都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工读互助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赵醒侬也不例外,他曾表示:“在我个人眼光看起来,除非实行工读,也没有再好的办法。”可是,随着全国各地的工读互助社纷纷失败,赵醒侬很快认识到:将改变社会的重任寄希望于工读互助社过于不切实际,于是他们很快放弃成立工读互助社,为救国寻找另一条道路。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就此诞生。它为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给人民带来了希望。赵醒侬身为先进的工人代表,于同年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又因思想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此,赵醒侬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返赣工作 筹备建团

加入中国共产党使赵醒侬有了更艰巨的任务,为扩大革命队伍,他主动联系上海滩的工人,深入群众。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两位同样来自江西的革命志士——方志敏与袁玉冰,两人均是来自江西的进步青年,为了追寻真理而来到上海。三人一见如故,立刻成了莫逆之交。这三人,便是大革命时期“江西三杰”,他们后来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生命。在与二人交谈中,赵醒侬得知江西除属于湖南团组织领导的安源支部以外,还没有党团组织,也没有一个党员,这不仅让他感到遗憾,更意识到身为一名江西青年的责任。

“我们必须做些什么了!”1922年8月,方志敏返赣创办书社,传播进步思想。同年11月,赵醒侬经九江返回江西,担负起了筹建团组织、领导江西革命运动的重任。

在九江发展了数名团员并设立秘密联络点后,赵醒侬乘火车前往南昌与方志敏会合,共同筹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抵达南昌后,赵醒侬受方志敏之邀共同经营南昌文化书社。这是一家以出售马克思主义图书为主的新文化书社,这个书店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带到了落后的江西,正如《南昌文化书社宣言》所说:“荒凉的江西、没有文化种子的江西,居然也有‘文化之芽了!”这个书店,为江西建团提供了良好的准备条件。

1923年1月23日,在对一批进步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选拔考验并择优发展为团员后,赵醒侬在南昌文化书社召集在南昌的7名团员集会,并当众宣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的建立。江西地方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直接受团中央的领导。江西地方团的建立,标志着江西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革命运动的前途是光明的,可道路是曲折的。1923年2月,袁玉冰从北京返回南昌。“江西三杰”首次在南昌文化书社会面,开始商讨团组织建设事宜。经过促膝长谈,三人决定:首先,应当组织民权同盟,加强对普通群众的革命宣传;其次,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在向大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知识的同时为团组织吸收新的成员;最后,还应当领导江西的工人运动,组织工人加强团结,吸收更多青年工人入团。事不宜迟,他们于1923年2、3月间在南昌相继成立了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在南昌成立。可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会成立当天便被侦探渗透。侦探向时任江西督理的北洋军阀蔡成勋检举称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是“宣传过激主义的机关”。蔡成勋不敢耽搁,立马下令捉拿相关人员。在反动军阀的全力打压下,南昌文化书社被查封,袁玉冰主编的进步刊物《新江西》也被迫在发行仅仅三期后停刊。赵醒侬为了逃避追捕而离开南昌,在九江安顿好工作后返回上海。江西建团工作虽遭挫折,但反动军阀倒行逆施的行为无异于给江西人民敲响了警钟,也在客观上使江西团组织得到更多普通人与进步青年的同情与支持,扩大了政治影响力。赵醒侬在给施存统的工作报告中写道:“就是这件事唤醒了好多青年。”江西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终有一日将成燎原之势。

江西建党 星火燎原

赵醒侬再次回到南昌已经是10月了。这一次,他肩负著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南昌扩大国民党组织,并建立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重任。经团中央批准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南昌地委)成立了。其后,赵醒侬立即开始主持革命运动。

此时的赵醒侬已经有了领导革命运动的丰富经验,对帮扶和团结的对象有很清晰的认识。他把领导江西革命工作内容划分为三部分:首先,团组织应与工人阶级亲密联络,并领导工人开展罢工运动,帮助工人与资本家展开斗争;其次,在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应当着手推动青年学生运动,学生思维活跃,多有进步思想,是必须团结的;最后,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反帝游行、发行进步期刊等活动让普通群众接触革命思想,成为革命的拥护者。

在赵醒侬的安排下,各项工作迅速展开。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团南昌地委的工作已深入到广大工人学生当中了,先进的青年工人与学生纷纷被吸收入团,团组织规模得到扩大。1923年12月,《红灯》进步期刊的出版标志着团南昌地委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时的南昌团地委已经在江西的革命运动中处主导地位了。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上,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内容得到阐释,国共合作的序幕正式拉开。为了配合国共合作与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江西党组织建设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同年4月,赵醒侬和邓鹤鸣在团南昌地委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中共江西地方组织,5月,中共南昌特别支部(以下简称南昌特支)成立,赵醒侬任书记,邓鹤鸣任宣传干事。南昌特支担负着领导全江西革命运动的重任,日后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

为了扩大党组织的力量,赵醒侬在1924年与方志敏一起,恢复曾被查封的南昌文化书社,并改名为明星书社,继续发挥传播思想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赵醒侬的努力下,江西省私立黎明中学成立,专门招收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学生。在党的培养下,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均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中有不少人日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为了发展赣鄱沿岸的工人,赵醒侬往返奔波于九江和南昌,深入群众,宣传进步思想。1924年5月7日,南昌40多个学校数万名觉醒的学生进行了“国耻日”爱国游行。处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中国青年能够举行如此大规模的爱国游行,这多亏了以赵醒侬为首的江西地方党团组织的宣传与动员。他们凭一己之力,将觉醒的春风带到了闭塞的江西。

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减轻国民革命军在江西地区的压力,中央决定加强江西方面的群众工作。4月旬,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江西地委)在南昌成立。罗石冰任书记,赵醒侬任组织部主任,方志敏任工农部主任,下辖除安源外江西所有特支,其任务是:在坚持中央领导的同时,负责领导江西境内一切党团组织和革命工作。此时,全省已有党员105人。赵醒侬在赣建党的任务完成。

为了迎接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赵醒侬于1926年年初在江西发动并指导工农运动。赵醒侬不顾艰难险阻,积极联系江西各地工会,团结工人群众,准备好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大罢工。与此同时,各地农民协会开始动员群众组织民间支援团队,准备积极配合即将到来的北伐军。

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中正式开始。8月,势如破竹的北伐军即将与强弩之末的反动军阀展开较量。深感大势已去的反动军阀便开始大肆抓捕江西境内的革命人士。8月10日下午,赵醒侬在明星书社处理工作时,被侦探与军警合谋逮捕。狱中的赵醒侬即使遭受严刑拷打,也坚持着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向敌人吐露任何信息。9月初,黔驴技穷的反动军阀在赣战线崩溃,料到南昌不保,便下达杀害赵醒侬的命令。9月16日,赵醒侬被杀害于南昌德胜门外的一处芝麻田中。

赵醒侬是江西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也是“在江西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运动的第一个牺牲者”。以赵醒侬为首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牺牲,为江西乃至全中国换来民主与解放,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江西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著《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编、曾志巩著《赵醒侬传》。

[作者简介]欧阳正豪,男,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0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书社南昌江西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6.江西卷
利群书社
我的家在江西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南昌护桥记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齐鲁书社新书
山东画报(2017年4期)2017-04-29 10:13:50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齐鲁书社
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18: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