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电影的内容特征与社会影响探究

2022-05-30 08:03:47林一卿
艺术科技 2022年14期

摘要:赛博朋克文化作为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股潮流,它的影响从小说、戏剧逐渐蔓延至电影领域,向人类描述未来“高科技、低生活”的社会场景,体现了人类对技术的依赖与恐惧,引发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及未来社会制度的思考,值得人类深思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赛博朋克;赛博格;《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4-00-03

1 赛博朋克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赛博朋克又被称作“赛伯朋克”,其英文为Cyberpumk,是“控制论”“神经机械学”与“朋克”的结合词。赛博朋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未来,描述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未来世界。

赛博朋克的故事通常围绕人工智能、垄断科技公司、专制政府等元素展开,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式的未来地球。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未来的科技高度发达,但是不为平民所掌控;二是未来的政府、财团垄断了社会大量财富,进行独裁统治。日常生活受急剧改变的科技影响,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侵入性的人体改造出现。正如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所说的那样,赛博朋克故事中的角色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他们的生活被高度发展的科技急剧改变,信息网布满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体甚至被植入芯片改造。

赛博朋克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科幻新潮运动,最先提出“赛博朋克”的小说是1983年于美国《惊骇》杂志上的发表的布鲁斯·贝斯克撰写的同名小说《赛博朋克》,其用赛博朋克形容一群生活在未来社会底层的无政府主义青年。真正让赛博朋克一词进入大众视野的是1984年威廉·吉布森发表的长篇科幻小说《神经者漫游》。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赛博朋克小说的创作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这也与当时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小说改编成电影,不断涌现出的佳作使得赛博朋克文化越来越为大众熟知。经典的賽博朋克影片包括《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近年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也是赛博朋克代表电影。这些影片对未来社会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及充满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与人类之间矛盾关系的思考:科技的进步究竟是否可以造福于人?

2 赛博朋克电影的主要内容

2.1 现实与虚拟结合的赛博空间

在赛博朋克的影片里,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发展到极为先进的程度,人类进入了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赛博空间。一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购物、工作、出行、娱乐等都离不开网络空间,甚至在网络世界中人人都拥有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由于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越来越多的人深陷其中,在网络中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缺失的快感及欲望。这种虚拟的世界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足以让人无法自拔。电影《黑客帝国》中就存在1999年和2199年两个时代的空间,与真实的世界环境几乎一致,人类几乎无法分辨自己所处的是真实世界还是虚幻世界,这给观影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赛博空间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识,世界被理解为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而非具体的处所。这体现出后人类时代存在性的哲学命题:人类必须与世界以相同的方式存在。这是一个前沿性的存在哲学探讨,人类的主体性消灭,随着世界的他者性消灭,一种整体性的生存论将代替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是分立的、二元的理解。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彼此塑造、彼此依托。赛博空间的出现印证了这一共存关系。

2.2 人体与机械结合的赛博格

人机结合的赛博格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人物。在《银翼杀手》中,主角德卡奉命追杀地球上流窜的复制人。但是这些通过未来科技复制生成的机器人拥有与正常人类一模一样的外表,也有同人类一样的感情。故事的最后,主角德卡也无法分清真实的人类与复制人。所谓的赛博格(cyborg),是英文单词cybernetic和organism的结合,即“控制论和有机生命体的统一”,这种生命体具体是指同时拥有人类情感与机械身躯的人机结合产物。赛博格的出现模糊了人类的特性,传统的观点认为科技只是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辅佐人类。但是当科技产生了人性时,技术与伦理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博弈是电影关注的另一个方面,人类无法在技术上超越人工智能,这是必然的趋势[1]。电影通过表现这类赛博格生命体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从人类与赛博格双重角度出发,思索他们存在的价值。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不可避免地在未来给人类带来自我意识的迷茫及人主体性的瓦解。

值得关注的是,赛博格也是有性别之分的,但这里的性别仅指外部呈现出的生理性别,而非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两性之间在社会生产方面存在差异。目前的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男女的体力差异逐渐缩小,未来更多的工作将依赖脑力而非体力,社会性别将不再是决定工作效率的关键。同时,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社会性别模糊化的特征,这种模糊化的性别是对当下性别不平等的一种反抗,不论是早期的《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还是近期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女性角色创造,都不拘泥于传统性别差异的认识,消除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

2.3 充满后现代精神的视听艺术

赛博朋克电影在影坛独树一帜,与它独特的后现代艺术表现是分不开的。后现代艺术较之传统艺术,更具虚拟性、反叛性,在视觉、听觉的角度上,电影更具充满隐喻的戏剧性和矛盾性。

从视觉效果上来看,赛博朋克电影非常擅长运用光影,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在《攻壳机动队》中,导演在展现一处被称为“新香港”的场景时,运用了大量霓虹灯,渲染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街景。建筑风格上既有体现出高科技发展的摩天大楼,又有大量废弃工厂、烂尾楼等冲突的元素。这种看似矛盾的元素结合实则是一种冲突美学,表达了多元文化的高度融合及人们隐含的反抗意识。霓虹灯是赛博朋克电影非常常见的一种元素,刺眼的灯光让观众难以分辨是真实和虚幻,也与冰冷的城市形成了强烈对比,暗含着电影想要表达的反叛精神。未来后工业化时代的底层社会人士,处于高科技、低生活的境地,而这正指向了电影的主题——科技的高度发展,未必可以造福于人。

听觉元素也是赛博朋克电影不可忽视的重点,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声音的表达,可以更好地从多个维度展现出电影蕴含的哲学性主题。例如,在《银翼杀手》公映中加入的画外音元素,既可以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与矛盾的内心世界,又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虚拟和现实的交织,凸显出电影中真实人与复制人难以分辨的主题。在《攻壳机动队》中,大量日式传统的民乐与电音结合,透露出一丝荒诞。神秘而又空灵的声音带着东方古典文化特有的韵味,象征着未来社会人类在技术霸主的支配下,只得寻求宗教庇护以满足心灵的慰藉。

3 赛博朋克电影引发的反思

3.1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示

顾名思义,“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占据中心和主导地位,一切都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人类中心主义”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认为,人与自然在一种对立的关系中,人类是主体,自然服从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的评价标准也是以人的利益为基础的,一切对人有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宝贵的,一切对人无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二是认为自然是一种媒介,人类可以将自然作为工具或手段,从而创造价值。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类开始无情地掠夺自然。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全球升温、酸雨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屡见不鲜。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很难看到广袤的原野和茂盛的森林,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筑成的冰冷的城市,不见阳光,展现出阴郁、颓废的末世氛围。随处可见堆满的垃圾、破败的废工厂和烂尾楼、被污染的河流等,可以看出,人类并不信任未来会运用科技来解决环境问题。技术的进步无疑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使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当前,发达国家占据了工业发展的先机,不仅攫取了大量财富,还将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承受环境恶化的后果。发展中国家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也不加節制地开采自然资源,使得环境进一步恶化。这种涸泽而渔式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一贯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尽管“人类中心主义”对推动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赛博朋克文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担忧不无道理,这反映了当下人类对未来地球环境的焦虑。

3.2 对未来人类社会制度的担忧

自20世纪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赛博朋克文化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多种思想的交织,反映出赛博朋克电影对社会制度的思考:未来人类社会的权力归属问题。尽管赛博朋克作品中的社会制度有所不同,但其主题都不约而同地指向未来社会建构出的森严的等级制度[2]。前沿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例如,在《黑客帝国》和《银翼杀手》中,社会的最高统治阶层都由掌握着前沿科技的公司、财团所掌控,并且垄断了科技,以此控制人民。这被称作公司极权主义,政府部门不再为人民或某一阶层服务,而是成为垄断科技拥有者的工具。这显然是一种科技上的霸权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内,网络串联起了各个部门,并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这种技术霸权主义导致的结果是人类社会退回到一种专制主义形式,掌握最高的科技就掌握了社会的生杀大权。无论是人类或赛博格,都可能被科技绑架,沦为公司极权压制下的牺牲品[3]。

在当前时代,这种担忧是有迹可循的。世界上各个科技公司包括苹果、脸书、阿里巴巴等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逐渐在各自的领域形成垄断,操控文化甚至政治领域。因此,人们不得不提防这种科技巨头公司。

3.3 促进对亚文化思潮的研究

亚文化一般指次文化,是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种局部性文化。亚文化与传统主流文化相比,具有叛逆精神,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颠覆。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城市场景往往具有如下特点:一面是炫目耀眼的霓虹灯和充满现代感的摩天大楼;另一面是与现代城市相违和的古典的寺庙、阁楼,身着复古时装的青年。这些电影大多从香港取景。正如《银翼杀手》的导演所说:“香港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又可以感受到高楼背后,隐藏在城市中独特的东方古老文明气息。”《攻壳机动队》《头号玩家》等电影在设计都市场景时,也都参照了香港的景物。由于历史地位特殊,众多文化在香港交融,使这座城市具有一种东西文化相碰撞的美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文化也有着占据主流地位的可能。赛博朋克电影在艺术性上能超越寻常科幻电影,与它主题的深度密切相关。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其更注重影片故事的哲学内涵。人类探索其身处世界的渴望永不止息,同时深入思考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赛博朋克类型的电影正是这种探索与思考的表达形式,既反映出当下技术和人类直接矛盾的关系,也体现出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弊端逐渐显现、人类对当前社会制度、技术权力、种族矛盾等问题的担忧。从文艺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对亚文化的研究是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可以在深入了解并研究亚文化的基础上,以其为指导,进行开拓创新的文艺创作。

4 结语

赛博朋克电影所构建的未来世界,充斥着反乌托邦、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等典型元素,展现了关于未来世界的无尽想象,同时也暗含着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担忧。按照资本发展的逻辑,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并不一定属于全人类.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而言究竟是福是祸?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但值得人们不断探索。赛博朋克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炫目的特效及震撼的视听享受,更在于人文关怀贯彻始终,对我国目前的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璐,刘大明.赛博朋克电影与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探析[J].传媒论坛,2021,4(11):161-162.

[2] 汲子樱.《赛博朋克2077》美术视域下的生态呐喊[J].艺术科技,2021,34(11):245-246.

[3] 陈钰冰. 21世纪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身体书写与城市想象[J].东南传播,2022(1):37-40.

作者简介:林一卿(1997—),男,江苏宜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