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路径研究

2022-05-30 03:04刘璐婷陈映汐何明惠
求知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德育渗透课程思政

刘璐婷 陈映汐 何明惠

摘 要: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共性特征,将课程思政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热点。文章聚焦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铸魂育人”特点的德育元素,针对德育渗透的现存问题,围绕“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有效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品格和优良的品行,落实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课程思政;语文教材

基金项目:2021年吉首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与德育渗透”。

作者简介:刘璐婷(2001—),女,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陈映汐(2002—),女,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何明惠(2001—),女,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课程思政”是指以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念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情感认识和核心素养得到升华。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人人学科思政、课课知行合一”的方针,统筹“学知”与“悟道”,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1],以建构德育和知识教学相辅相成的语文课堂。

一、结合教材德育元素开展德育渗透的现状与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近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工作已经能够较好地与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相结合,教师的德育渗透理念也逐步增强,在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但德育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情感渗透与德育元素的融合度较低

部分教师对德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不能找准课文知识与德育元素的结合点,导致对课文中字词句段的解读有偏差。例如,语文课文中的很多语句虽然富有意境,但并不适用于德育。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德育的目的而强行“煽情”,主观地将德育元素“生搬硬套”进语文教学中,造成语文课向“思政课”转化的局面。牵强的德育渗透不仅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不足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德育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将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德育过程比较抽象,与实际生活脱轨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树立道德信念和践行道德行为,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对教材中抽象的德育元素仅以“说教”的方式生搬硬套教给学生,为了提高学生所谓的“德育水平”,完成自己的“德育任务”,仅以“理论灌输”生硬地为学生“育德”。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较抽象,学生无法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三)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渗透效果

受“重智育”这一固化思维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易误将课程思政理念生硬地拆分为“课程+思政”,即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片面注重课堂上德育渗透的形式,只有极少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单调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德育元素渗透至学生的“知、情、意、行”之中,并且难以公正地评价德育的效果,从而造成了道德教育“表面化”的现象。

(四)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各学段学生的心智成熟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接受与理解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这就反映了现在仍有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德育渗透知识,在教学中的实践积累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切实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只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缺少课后跟踪

德育是潜移默化的,绝不是仅依靠课堂上的少许时间来进行渗透就可以实现的,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更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多方力量共同促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还要在课后关注、追踪学生的具体表现,观察学生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示范的作用,还要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教育学生,形成教育合力,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

二、围绕“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具体路径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德育为先”为基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色历史革命情怀”三大德育元素相结合,体现了不同学段、不同单元和不同选篇对学生德育的目标要求,其中不乏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德育是培养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与“真、善、美”的主体追求逐步上升与整合的过程。先有认知,知悉观念;然后产生情感,达到心理认同;接着内化观念,形成主观意志;最后外化于行,付诸实践。四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若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熏陶育人的隐性功能,那么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有机整合。

(一)衔接德育元素,以文道促“知”

“知”是指道德认知和观念。教师要贯彻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深入挖掘每一篇课文蕴含的德育思想,选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2]。这就要求教师对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多元的解读,切实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多维度地寻找、发掘教育教学资源,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整合并合理优化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资源,加强学生對课文中道德品质的感知。

讲好课文丰富的背景故事,能够奠定宏观德育渗透的基调;对接鲜活的时代案例,能够发挥现实榜样的示范作用;延伸不同视角的观点,能够促进学生对德育价值的辨析。教师要突出重点字、词、句、图表情达意的作用,将课文情境和思想内涵的价值相融合,在语言积累与应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文质兼美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艺术魅力,促进对道德认知的理解,使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把第一段的“1941年”和“晋察冀”作为引子,与拥有相似背景的《小英雄雨来》相串联,形成文化情感回路;观察并联想课文插图中五位壮士的神态与心理,激发学生对文眼“壮”字的初步感悟;通过“删换对比”和“以读促悟”品味“斩钉截铁”“全神贯注”等字词的内涵;通过“反串故事法”感受壮士们在语言与行动上的视死如归;结合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最美逆行者”事例、“快乐读书吧”中的《小英雄雨来》和“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深入体会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形成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二)创设主体情境,以体验传“情”

“情”是指对道德的独特主观体验与情感唤醒。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强调学生和文本情感的交流互动,活用情境式和体验式等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文本感知上升至德育元素体验,与文本乃至作者产生“共情”。巧用语文学习“任务群”以点串线的优势,融合多学科教学,重视情感的联结,挖掘德育元素的可体验性,通过实物直观、语言渲染、情境体验、对比激发和合作演示等环节使学生体验德育渗透。小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形象阶段,教师应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除了课件,还可以通过各种软件融入背景音效、图片、视频、3D立体模型和电子互动游戏等,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和听觉上立体式再现课文情境。由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升华至独特深刻的德育情感体验,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可按时间线索搭建整个单元“勿忘国耻”的主题情境,从南宋偏安一隅到清政府丧权辱国,建构同质的人文体验。教师可以播放有关侵华战争的影视片段,让语言的描摹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学生爱国情感的蓄积;“跨时空”探究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结合爱国主义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激起学生对国家内忧外患的忧患之情。教师还可以拓展祖国日渐强盛的事例,如开启空间站时代、观看冬奥会“五环破冰”“96朵雪花”等象征友好往来的场面,感悟和平精神与复兴图强之梦的异曲同工,增强学生对“少年强则国强”的体会。

(三)重视语言表达,以读写化“意”

“意”是指道德思维模式,即形成稳定的意念与意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渗透相辅相成,教师应结合教材德育元素将口语、阅读与写作有效连接起来。教师可就德育元素设计“拓展阅读”“反向阅读”和“对比阅读”,开展“价值辨析”交流会、“不同观点”辩论赛和读书分享会。学生根据对文本的解读进行经典名段的改编,开展多形式的诵读会以及自创导演剧本,捕捉字里行间的德育元素并体会文本中情感的变化。作文是学生心智的反映和价值观的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指导与评价中强化德育渗透,重视学生的美篇练笔,并对学生进行范文讲解。学生将抽象的德育元素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强化了自身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能根据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迸发出独特的思维火花,还能增加融入道德情感的契机。

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让学生谈谈对“信”字字形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改编、表演“宋庆龄如果失信”的反向情景剧;可以结合近年来“某明星学历造假”“知名网红偷税漏税”等失信失德的事例,创设“道德难题”的讨论会或辩论赛;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同质课文如《钓鱼的启示》和《中彩那天》,然后以“诚信”为主题进行小练笔;也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伊索寓言》里的诚信故事;还让学生找找家乡附近的“诚信示范街”,以此联系生活和自身理解,在价值辨析中提升诚信品德。

(四)延伸课后活动,以实践落“行”

“行”是指道德的行为表现。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作用,将第一课堂中学生对教材相关德育理论的理解与认知迁移至生活,使“教、学、做”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知行合一,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德育活动中有体验、会感悟、能内化、有提高。教师可在“语文园地”“积累运用”“口语交际”等栏目中选定与教材德育元素同质的主题,以“大主题—小活动”的系列组块让学生将德育知识外化于行。

校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时代精神”知识竞赛、“感人事迹”分享会、“日积月累”朗读比赛、“名篇阅读”舞台剧等活动;也可以开发地方特色德育校本课程;还可以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借助本地特色文化和“主题日”及时更新校园文化长廊和宣传栏、設计“好人好事”展览台和广播站《每日诵读》德育专题等。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平爷爷植树》时,可结合“植树节”主题月,根据当地特色开展“种一棵小树苗”小组赛、“植物生长我知道”知识交流会、“我与小树”挂牌合影、“我和小树共成长”观察日记等一系列活动,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校外,应建设家校相辅的平台,搭建“课堂德育渗透—家庭教育反馈”的桥梁。家长与学生通过设计亲子互动任务,如“家庭周记”打卡、“美篇”制作与“家长义务日”等活动发挥家长言传身教与榜样示范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跟踪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丰富学生对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感悟。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上“知、情、意、行”的融合,体现了新课标下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这是我国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共驱共生的趋势,小学教师要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紧扣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等方面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的功能,建构“知识、能力、德育”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以发挥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举两得的功效,为学生塑造健全的品格和优良的品行,实现“三全育人”的育人要求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董阿婷.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小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3):52-53.

[2]明立媛.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2(35):55-56.

[3]胡淑敏.语文课堂中的“知、情、意、行”[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8):32-33.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德育渗透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