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
摘要:医疗器械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才能保持应有的竞争优势,避免资产减值,实现盈利目标。然而,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对财务风险防控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因素,缺乏风险防控能力。因此,文章将针对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展开探讨,并基于医疗器械企业实际情况,对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财務风险;风险成因;医疗企业;风险防范
医疗器械企业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多,且应收账款多,合作对象多,需要面对诸多风险因素。例如,筹资风险、债务风险、预算风险、税务风险等。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势必影响医疗器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运转。医疗器械企业要想保持良好财务状态,必须针对风险成因,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一、常见财务风险类型与防范意义
(一)常见财务风险类型
任何经济活动都伴随风险,企业需要面对的常见财务风险类型有: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筹资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税务风险、资金安全风险等。投资风险主要是源自投资收益的不确定,若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或无法产生收益就会带来风险。实际上,一些知名企业的衰败就是由于投资决策失误,无法获得投资收益,最终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资金回收期较长,资金深度套牢,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出现坏账,引起损失。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活动中,由于筹资规模、筹资渠道出现问题,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过高,或承担巨额利益,以及无法筹集资金诱发的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或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使用和分配不严谨,存在财务违规行为,造成资金浪费和流失,诱发的财务风险。例如,某企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经常超预算执行。税务风险主要是企业税务管理不善,多缴税或没有做到应缴尽缴诱发的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是资金状态不稳定诱发的风险,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必须持有适量资金,缺乏资金就会诱发风险。
(二)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企业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做好财务风险防范,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强化财务保障能力,为生产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企业稳定经营环境的营造。其二,可避免财务风险的集中爆发。实际上,一些风险不以个人意识转移,无法完全避免,若风险隐患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风险集中爆发,势必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做好事前安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便可避免风险的集中爆发,将风险隐患灭杀在萌芽阶段,帮助企业规避部分风险。其三,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失真将对经营决策造成误导。企业采取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与推进进行监控,预测风险类型及影响因素,基于风险成因,加强财务监督,定期核对账目,规范经济活动,便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积极针对各类财务风险,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二、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通过对财务风险的了解可知道,企业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对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出合理建议,有必要预先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因此,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来深入分析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缺少筹资策划
筹资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筹资策划不足。实际上,医疗器械企业生产、采购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时候需采取筹资措施,利用外部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很多医疗器械企业筹资活动缺少策划,筹资过程未能深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筹资规模控制不当,筹资渠道单一。在筹资规模方面,缺少对负债率的考虑,过量筹资会增加资金使用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债务压力,甚至诱发债务纠纷。在筹资渠道方面,大多依赖银行信贷,一旦信贷政策改变,易诱发风险。
(二)投资活动统筹不足
在企业投资活动中,诸多因素会对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若企业投资缺乏统筹,投资收益不理想或无法获得收益,企业就要面临严重经济损失。然而,很多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活动中过于盲目,投资统筹缺位,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例如,采购投资过量,库存过多,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流动性被大大降低。另如,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在研发投资过程中,市场需求调研不足,研发投入产出效果不理想,研发成果不具市场竞争力,最终研发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合理,难以取得预期研发收益,浪费了大量研发资金。
(三)内控制度与机构缺失
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内控措施制约管理行为,遏制财务违规操作,保障财务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可以规避风险。但是,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对内部控制理论缺乏正确认识,并不认为内部控制会对企业经营生产产生实质影响,没有建设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未组建具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由于内部控制的缺失,财务管理中的漏洞难以被及时发现,更得不到有效处理,财务违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采购管理中存在暗箱操作现象,侵害了企业利益。
(四)预算编制与执行失控
预算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从而使资源高效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预算风险是预算分配、使用、安排过程中带来的风险。然而,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预算方案无法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从预算编制方面来看,一些企业目前仍采用“增量预算法”,默认历史费用发生的合理性,未落实“零基预算”,导致预算方案中已知的问题,没有得到改正,预算编制质量差。而预算执行阶段,未进行事前与事中控制,停留在事后控制模式中,经常出现超预算执行、无预算执行的情况。而在预算执行后,没有完善的执行反馈和考核评价机制,造成预算绩效目标难以实现。
(五)税务筹划不当
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就要遵循法律规定,合法纳税。因此,税务成本对企业净利润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保持理想利润率,很多医疗器械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税务筹划,利用税务优惠政策合法节税。但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对税务政策的理解程度不深,错误解读税务政策,甚至滥用税务政策,最终被认定偷税漏税,面临行政罚款,以及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的局面。另外,还有部分医疗器械企业缺乏专业税务筹划人员,对税务新旧制度变化不了解,所选税务筹划方法不正确,不仅未能享受到优惠政策的福利,反而导致了多缴税。
(六)忽视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分析可准确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态、经营成果,使企业对自身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有更清晰的认知,提高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帮助企业科学规避风险。然而,医疗器械企业普遍没有开展财务分析的习惯,部分进行财务分析的医疗器械企业,相关基础财务数据准确性不高,存在信息失真情况。且所选财务分析方法不科学,财务分析结果不深入,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信息失真易给企业经营决策造成误导,使企业面临风险问题。
三、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不论是筹资活动,还是投资活动,或是经营管理活动中都存在风险。因此,医疗器械企业要积极针对风险成因,采取相应风险防控措施。本文通过以下几点分析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做好筹资策划
筹资风险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企业资金安全,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因此,医疗器械企业要做好筹资筹划工作,规避筹资风险。具体来讲,医疗器械企业要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将筹资规模控制在偿债能力范围内。在进行筹资前,要进行资金需求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资金使用成本分析,避免筹资过量或筹资不足。筹资过量会增加资金使用成本,企业需要承受更多的利息;筹资不足则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要基于实际的资金需求,进行科学筹资。在债权筹资中,为规避债务风险,医疗器械企业要基于偿债周期,合理制定偿债计划,对资金使用和分配进行事前控制,避免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除了要进行筹资规模控制以外,还要丰富融资渠道,削弱医疗器械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从而分散筹资风险。例如,医疗器械企业可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无形资产抵押的方式进行融资。另如,利用债券融资,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具有“税盾”的优势,可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帮助企业快速筹资,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二)加强投资分析与统筹
投资失败,企业不仅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会因为没有过多的资金进行周转,导致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受到负面影响,失去原有竞争优势。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必须要加强投资分析与统筹,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避免企业资金被深度套牢。例如,在研发投资过程中,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前,必须要进行市场环境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和市场未来走向,测算项目投资成本与收益,独立分析研发投入产出效果,为研发提供导向。在研发目标确定后,要制定可行性报告,结合面临的风险因素,测算项目投资的风险系数,估计成功率大小。若投资风险高,资金回收难度大,就要谨慎投资。另外,投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态和资金状态,若资金充足,经营状态良好,可适当投资,扩大生产线,从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若自身经营状态不佳,营业业绩不理想,就要避免盲目投资,要进行正确的投资定位,要求在不失去现有市场的前提下进行投资。
(三)构建配套内控制度与机构
要想化解经营管理风险,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态,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独立内控机构,提高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因此,医疗器械企业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机构,确保内控机制的稳定运行。从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来讲,医疗器械企业要基于《企业内控应用指引》,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都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并根据各项工作的特征和流程,通过制度对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说明,通过制度划分工作权责,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都在内控范围,逐步推进企业财务活动的制度化。但在制度建设后,要根据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正,确保制度的适用性。从内部控制机构方面来讲,医疗器械企业要基于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或办公室,该工作小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负责内部控制工作任务的推进,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可有序执行,使企业财务行为受到制约和监督。同时,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专业性,机构人员配备方面要提高要求,要求相关人员有内部控制理论实践经验,熟练掌握内部控制理论和技术,符合岗位任职标准。
(四)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
预算编制与执行差距大,易导致资金浪费,诱发营私舞弊现象,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利于医疗器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应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保障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一致性。从预算编制角度来讲,为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医疗器械企业应融入全面预算理念,基于全面预算的基本要求,以价值链为导向进行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方案的全面性。预算编制时,要做好预算细化,采取“零基预算法”,根据企业各阶段的经营目标,设定细化预算目標,确保预算安排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在预算执行阶段,要根据预算指标,结合月度、季度、年度预算目标,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确认预算执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未执行的关键点。若发现预算执行违规行为,必须要查明原因,及时修正,确认预算变动情况,对相关账目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而在预算执行后,要重视执行反馈和考核评价,医疗器械企业要根据预算考核评价结果,对后续预算安排进行调整,将评价结果反映到预算管理工作中,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预算风险。
(五)优化税务筹划管理
进行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务成本,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但税务筹划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问题。因此,医疗器械企业要优化税务筹划管理,提高税务筹划的正确性。首先,医疗器械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政策的学习。税务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税务政策的不了解与错误解读,医疗器械企业要深入了解征管办法和要求,弄清政策意图,主动适应政策要求,依法设置账簿,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税务筹划,合规合法使用“税务挡板”或“税盾”。其次,医疗器械企业要积极与税务机关建立沟通。保持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主动咨询征管尺度,了解税务法规动态,进行针对性税务筹划,便可提高税务机关对纳税方案的认同感,将涉税风险降至最低。最后,医疗器械企业要建立高质量的税务筹划团队。设置专职税务筹划岗位,可提高税务筹划的专业性、权威性,使企业涉税工作事项得到正确处理,规避税务风险。
(六)加强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识别财务风险,揭示企业财务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医疗器械企业要加强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驾驭能力,提前预防风险的发生。财务分析通常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要确保基础财务资料的准确性、时效性、多元性。基础资料准确性不足,财务分析被误导,就会产生错误的分析结果。基础资料时效性不足,无法为经营决策与财务决策提供参考。基础资料多元性不足,导致分析角度单一,就只能进行表面分析。为提高基础资料的质量,医疗器械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沟通、收集、整合、分析的效率。而且可基于信息平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监控一切财务收支,实时获取财务数据,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多元性。另外,在财分析方法的选择方面,医疗器械企业要加强“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的应用,通过多种方法来强化分析深度,从而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态,了解财务管理薄弱环节。而且在财务分析后,医疗器械企业要基于分析结果,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经营规模相互匹配,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
四、结语
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伤害企业根本利益。而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企业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风险。因此,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医疗器械企业要加强财务分析,积极实施内部控制,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做好投资与筹资统筹。
参考文献:
[1]经泾.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例[J].中国中小企业,2021(05):190-191.
[2]张群英.浅析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1(05):145-146.
[3]杨雪.上市医疗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64-65.
[4]赵悦.基于Z值模型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務风险评价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0):125-126.
[5]郑家东.基于供应链的医疗器械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控制体系研究[J].财会研究,2020(04):59-61.
(作者单位:国药集团四川省川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