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下以班级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2022-05-30 22:53曾保定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班级

曾保定

伴随着新一轮课改工作的开展,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班级共同学习体理论的应用,而且要对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进行深度解析,这样才能在课程构建上体现出学习共同体的实际意义,才能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班级为核心,共筑发展目标,将学科教育与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整合,并使学生在集体的凝聚力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教师风格的凸显

在班级内共同学习的学生是班级共同体成员,如果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对同一学习任务进行探索与发展,就能够形成以支持、关心为主的学习氛围。而且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下,成员之间互相接纳、互相关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就班级的建设来看,学生在团体学习的过程中,支持每一名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更大的自信心,并且学生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构建学习共同体。就学习共同体来看,其本质是以成员的行为为主,通过开放性的系统构建来形成主体,然后以成员之间的组织协调,并以实现共同目标为目的来实现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这时所有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学习共同体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的成员都能共同投入,促进体系运行,这样就能够通过形成良好的氛围,保证共同体的发展。

在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时,教师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其作用尤为重要。教师的作用必须贯穿在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整个过程中,而且教师必须要保障学习共同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班级成员的学习需要,同时要使该项工作有效落实,使成员进行有效学习[1]。因此,为保证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以班级为核心,构建学习共同体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全面且细致地把握具体内容,再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以此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要认知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目标,并设置学习目标,这时才能使班级学习共同体成员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内在动力更加充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的是,整体的发展目标要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与教师共同建立,并且所有共同体成员的所有学习活动都要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只有让所有学习共同体成员认同同一目标,才能够发挥目标引领性的作用。在共同目标确立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并发挥自身的组织与示范作用,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共同谈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并由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共同制定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兴趣与参与的欲望去共同达成目标。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并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发展,然后再由学习共同体进行内部商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由学习共同体进行总结,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纠正或者是补充。此种学习方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让学生朝向同一目标前进,并使学生的内在动力更加充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的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班级中,想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部分高中生存在学习自主性较差的问题,而且很多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但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以班级为核心,并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愿学习的氛围。对此,想要保证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就要将个人的风格融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的个性素质进行模仿,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比如,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通过情感关怀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或者可以对学生的行动态度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表扬或惩罚等。

二、学习制度的制定与学生主体的体现

在一个班级中,想要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发挥作用,教师就要以制度应用为基础,保障班级共同体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就班级的共同体成员来看,每一个人都有性格的差异,且每一名成员都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所以想要保证班级共同体获得共同发展,就需要通过制度的保障来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保驾护航。在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所有的共同体成员必须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中,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的就是引导性作用,并保证制度的制定过程要公正,这样才能以民主协商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协商环境。同时,只有共同体成员民主协商,才能确保共同体成员自觉遵守所有制度。从制度的制定来看,教师不仅需要认识到这是班级发展过程中所确实需要的,还要符合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与学习规律,更要符合班级共同体成员的整体心理发展需求,进而才能够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保障班级学习共同体成员实现健康成长。从所有成员来看,他们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协商出可行的共同规范,这时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在规范之下实现能力的提升[2]。此外,对于规章制度的制定来看,其能够让每一名成员肩负着自身的职责,以信任与责任为基础,保障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结合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以及数学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由于学习制度的制定是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协商决定的,因此这时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习的制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制度,以任务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从而实现成长。对此,教师要以集体发展为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对学生的需求进行重新整合,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教师布置任务让小组进行探索,学生就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并向同一目标发展。此外,小组在探讨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互助学习的形式,使共同体成员获得提升,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十分有益。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较难,而且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共同探讨后才能够得出答案。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共同体成员小组探索,这样通过不同的分工,展示学生个人的特色,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在多元化的观点下,学生就能够获得思维的碰撞,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有所提升。

三、学习方式的制定与和谐氛围的营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要保证布置的任务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更要发挥好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下提升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效果。在班级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不同的,并且每一个成员的特点、学习动机、风格、经验等均有不同。因此,教师在构建数学学科的班级学习共同体时,要根据学习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活动的创建,这时才能确保所有共同体成员快速融入活动中。例如,从学习方法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因为数学学科的很多内容是抽象的,在学习方式上,由于受众体的不同,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对该知识的学习方式进行共同探讨,这样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更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通过和谐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课堂。

四、结语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制定出目标,并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使学生更有动力,这样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生形成对学习的热烈期盼,同时每个学生都付出努力,这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能够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田耿.学习共同体下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J]. 才智,2019(30):111.

[2]卢小平,崔雪莲.构建学习共同体之设置中心小组: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4):32-33.

注:本文系2020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规划课题“基于协同发展构建以班级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研究”(DX[2020]GHB23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班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爱的共同体
班级“四小怪”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