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激流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04俞景辉
消防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洪水

俞景辉

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肆虐,洪涝灾害频发,仅2020年我国因洪水受灾群众便达到7861.5万人次,而洪水灾害中最棘手的救援任务便是激流救援,为此文章通过分析消防队伍参与抗洪抢险救援行动的情况,介绍洪涝激流救援的特点,结合实际救援经验,指出消防队伍在洪水激流救援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洪水;激流救援;应对措施

一、洪水激流救援现状

近几年,随着应对突发险情救援经验不断增多,洪涝灾害的伤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从我国洪涝受灾伤亡人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至2020年伤亡受灾人数呈下降趋势(见图1)。随着对抗洪抢险训练的投入与重视度增加,更为科学的洪水激流救援训练逐步落实,这是增强消防救援能力、降低伤亡人数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消防洪水激流救援能力的提升也减少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数量,因此强化激流救援训练至关重要。

(一)洪水激流灾害的原因

引起洪涝灾害的因素有多种,包括湖泊、河流、暴雨等因素均可导致洪涝。而河流则是影响最为广泛的洪涝因素,暴雨、山洪、决堤等均可引起河水泛滥。因此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便是河水洪涝灾害,特别是每年雨季,因暴雨引发的决堤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沿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洪水激流救援的压力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气候湿润,因此每年的降雨过程较多,且集中在6至9月份,全年60%~80%的降雨都会集中在这一时间,因此各地消防部门的汛期救援任务繁重。加之我国还未建立完备的洪水激流装备与救援体系,缺乏洪水激流救援训练,经验积累不足,在面对日益频发的洪水灾害以及复杂的城市抗洪抢险任务情况下,缺乏应对此类任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因此救援过程存在不可预测的危险因素。

二、我国洪水激流灾害的特点

(一)水的流速

洪水边缘部分因与河岸和障碍物摩擦而流速较慢,但这种情况会导致洪水边缘与中心位置呈现粘持性导致形成速度梯度,从而使中心位置的水流速度较快。洪水路线中的内湾水流速度较慢,且水位较低,外湾流速较大因此水位相对内湾较深。中心以外的高速流动与内湾的低速流动相互作用,导致洪水水体极易出现旋涡,水体不断反复中心、边缘两边翻滚。巨大的旋涡强大的螺旋力给消防人员的洪水激流救援增加了难度,同时增加了人员伤亡风险。

(二)水中障碍物

洪水激流由于其巨大的冲击力会冲散沿路的障碍物及树木,从而导致河岸与水体内部的情况更为复杂,随着洪水深浅变化以及路线不同,水流会不定位置地形成微笑流、覆盖流、翻滚流、V型流、回流区、沸腾线(滚水坝)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便是滚水坝,洪水受高度影响下坠后与水面碰撞,形成巨大的涡流,一旦人员被困其中便会反复被水砸到水底后又被冲回水面,极易导致人员溺亡事故。

(三)水的温度

在平静水域中,人体体温流失的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但要处在流速2m/s的水域中,失温速度则达到空气中的250倍,因此人体失温是洪水激流救援中必须面对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洪水激流救援能力提升策略

(一)做好“激流抢险突击队”的组建和水域训练工作

1.强化技战术训练

根据国外积累的先进洪水救援经验,洪水救援主要分为“岸上、舟艇、水上、绳索”四大救援方式,训练也主要围绕这四类方式展开。首先是要强化洪水救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解洪水激流水域救援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与理论常识,救援具体的方式方法、手势暗号、常用绳索技巧等。而后展开实训,模拟在激流环境下的泳姿、舟艇、入水、绳索等救援手段。(见表1)

2.配备合适的激流救援装备

完备的装备配备是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尤其是浮力背心,要安装脱离保护装置,且确保能够承受洪水激流的恶劣环境与障碍物碰撞,浮力背心的上浮速度越快,安全性能越高。在舟艇配备上,要选择船体坚硬且吃水深度较浅的舟艇,例如IRB动力式充气艇,不仅吃水深度浅而且材质坚硬耐撞,能够有效弥补现役冲锋舟激流不稳的弊端。

3.建设激流训练场地

一方面,云南、四川、重庆、河北等均已建立了陆上洪水模拟训练场地,但具体的训练项目均是在静水训练场以及浅水中开展,没有准备设备模拟激流救援场景。但也有部分地区意识到这一问题,例如云南昭通已经着手建立能够模拟各种洪水激流环境的训练场地,这为其他地区的训练设施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另一方面,还可寻找风险可控的室外训练场地,例如普洱、陵水等地,域内水域资源丰富,且有着多种流速不同、环境不同的水域资源,这为消防队伍的激流救援训练提供了天然的场地。激流救援训练也可根据队员的技能基础划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从流速较慢无障碍物的水域进行训练,逐步增加难度,从而使救援人员逐步适应洪水救援环境,掌握更加全面的风险判断意识和救援技术。

(二)科学制定激流抢险救援预案

1.水面救援

在当遭遇深水激流救援环境时,要掌握激流战术动作,除了掌握应对不同激流的战术动作外,还要随身携带泳圈等辅助装备帮助被困者获救。在浅水激流区,则采用涉水的方式将被困者转移至安全地点,在面临特殊激流环境时,也可采用顺向排列的方式,用“接力”的形式将被困者送往目的地。

2.对岸救援

在面对多人被困时,要选用舟船设备前往救援,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被困人员全數转移至舟艇送至安全地点,当被困人员较多且无法一次完成输送时,要采取安全固定措施帮助受灾群众站定原点,稳定情绪,之后有序组织开展救援动作,严禁混乱、争相登船的情况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3.屋顶救援

受洪水上涨影响,水库周边村庄以及房屋易被淹没,受灾群众往往站立房顶等待救援。而冲锋舟作为机动灵活、载人量可观的救护装备,可大范围应用在此类救援环境中,同时也可配备橡皮舟、民舟以补充消防冲锋舟的数量缺陷。在开展舟艇救援时,要配备钩蒿、浆、系留绳、救生圈等辅助器材以应对各类复杂险情。

4.漂浮物救援

我国许多洪涝灾区化工厂、化学制品厂分布不均,洪水激流易冲毁工厂储存设备,威胁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此类情况,可采用橡皮舟展开救援。首先,橡皮舟本身具有5个气室,即便个别气室泄露依旧可以漂浮;其次,橡皮舟两侧有浮力胎,能够有效减缓障碍物冲击,只要避免底部受力,通常不会产生倾覆;橡皮舟携带方便,展开快速,能够灵活应对各类复杂情况。

5.抛射器救援

被洪水激流困至浅滩的群众,冲锋舟无法快速接近,此时可利用抛射器抛射绳索建立救援通道,同时救援人员也要分配部分人员应对随时发生的落水事故,因此要配备小型舟对周围可能存在落水的情况进行预防。

(三)严格遵守激流救援安全要则

第一,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要始终穿着浮力背心,以往洪水救援过程中很多救援人员未穿着救生衣或穿着不规范,这给复杂的激流救援平添许多伤亡风险。

第二,要在洪水上游设置观察点,尤其是在特大洪水灾害中,水中可能掺杂着大量漂浮障碍物,例如漂流浮木、家具、汽车、大型土石等,通过及时的险情通报可以帮助下游救援队伍及时预判险情,规避危险障碍物,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第三,救援要始终遵循自己优先,队友第二原则,因为在救援过程中时常遇到救援人员听到有人溺水呼救时便跳入激流,最终导致双双溺亡的事件,所以若是预判自己没有救援成功的可能,严禁盲目入水救援。

第四,下游救援工作会制定多套救援预案,在某个救援预案失败后,救援人员与被困者都会向下游继续移动,因此下游要做好充分的救援部署,例如皮划艇救援、抛绳救援、缆索救援、活饵救援等,以确保在多重救援保障措施下尽数完成救援任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洪水激流灾害过程中,掌握完备的激流救援技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洪水激流救援技术与装备研发已具雏形,并在多次实战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发达国家的洪水激流救援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在充分总结消防部门洪水激流救援经验的基础上,也可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基于我国洪水激流特点创设适合我国环境的洪水激流救援训练与装备体系,提高消防人员的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厚波.激流水域救援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09):1285-1287.

[2]张伟.急流水域孤岛被困事故救援方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2):1664-1667.

[3]罗阳洪.急流水域事故应急救援方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9,35(04):41-45.

[4]葉智勇.内河急流水域救援中消防人员安全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07):1089-1090+1095.

[5]杨茂聪.当前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效能提升的探讨[J].今日消防,2021,06(05):68-69.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洪水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5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1:46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02:28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洪水来了
幼儿画刊(2016年8期)2016-02-28 21:00:52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