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中共党员,宁都技师学院校长,赣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曾获江西省十佳榜样校长、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宁都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宁都县三八红旗手、“十大感动宁都教育年度人物”、最美宁都人等荣誉。
她认真抓好新学校建设,敢试敢闯,破解实训设备不足难题,强化学习,迅速形成教师战斗力,严慈相济,培养学生好学风,在赣南红土地上创办了第一所县域技工学校。
她从教师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月考入手,狠抓教育质量,实现学生全部高质量就业,在技工教育上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干出一片新天地。
她推动宁都技师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打造江西省技工教育的一张新名片;热心帮扶同行同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她就是宁都技师学院校长曾娟。
筚路蓝缕 一张白纸绘新图
站在宁都技师学院宏伟的教学大楼前,曾娟想起履新校长时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校园还只是一张挂在铁架子上的规划图,校址是在一个叫蛇嵊的荒地旮旯里,东边不远处是梅江河河岸,河水平静流淌、看不见底,河面像一面镜子映照现实情形。创办技工学校在当地前所未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一切都不容易。
学校建成来之不易。当时,偌大校园还是一片空地,办公场地临时租用,工作干部临时抽调,施工队伍刚刚进场……曾娟不敢懈怠,真抓实干、事必躬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她通宵达旦,满负荷运转,极少休息休假,一心扑在工作上。
从征地拆迁到规划设计,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这些学校基建工作她都是全程参与。白天参加会议、下沉工地、督促工期,晚上学习业务、商讨工作,每天忙个不停。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很快,一个占地面积331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新学校拔地而起。
实训设备来之不易。当时,办学资金短缺造成实训设备不足,但是没有实训设备就开不了班、办不了学。这让曾娟寝食难安,成天想着如何搞来实训设备。当得知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办法解决问题时,曾娟就亲自跟每个企业谈判,走南闯北、风雨无阻。
那段时间,曾娟出差如同家常便饭,她把时间都用在联系企业上,精力都放在讨论校企合作工作上。企业老板看到曾娟的吃苦耐劳、坚韧真诚,都很感动敬佩,纷纷打开合作大门,顺利形成“校中厂和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学校订单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技工,就这样破解了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学校的实训设备从最初的价值400万元到如今的4 600多万元,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室80多个。
教师战斗力来之不易。当时,没有技工教师可供选择,学校的教师都是从县乡中小学义务教育教师及企业技能人才中招聘来的,大多数是技工教育的“门外汉”。
曾娟发挥自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教师们讲解技工教育的伟大、技工教师的光荣、技工教育的责任,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思想。曾娟身先士卒,加强学习,带领教师们如饥似渴地进行自学充电、进行水平测试、进行教学展演,循环往复、百炼成钢。
在人社部的帮助下,河北、江苏、江西、湖北4省12所院校定点帮扶宁都技师学院,派出专家和教师指导授课,接收新教师研修深造、脱产培训,推动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这么几板斧下来,学校教师战斗力迅速形成,在岗位上大显身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2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高级技师9人、技师16人、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教师6人、企业驻校工程师31人。
好学风来之不易。曾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善疼爱,严慈相济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校园生活参照半军事化管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广设学生团体组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校园秩序由学生自我管理。
曾经的“不好管”的初中生,变成了“守规矩”的技校人。学生睡的床席、盖的被子、用的热水、吃的菜饭,她都会亲自检查安全、质量和服务情况。一旦知道某个学生有什么困难,她都要求妥善处理圆满解决。她非常关心贫困学生,要求学工系统给予每个贫困学生享受扶贫政策的机会,她还将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优先安排给贫困生,甚至还安排多名贫困生的家长在学校从事后勤保洁等服务性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学校创办的几年,曾娟累倒了好多次,她总是笑着说“习惯了,我现在还吃得消”“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应该奉献于宁都的技工教育”。曾娟拼搏奋进的创业精神,既鼓舞人心,又感人至深。
迎难而上 干出一片新天地
宁都县是赣南的苏区老区,工业不强工厂不旺,学技术学技能的氛围不浓,技工教育知晓度更低。
曾娟解决了这个难题。为不负众望,她制定《技工教育入初中课堂实施方案》,“送教下乡”,在全县各初中开展3 600余课次的宣讲活动,宣扬“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世界技能大赛”,让初中学生了解技工教育,明白技术工人也可以改变命运、创造价值、为国争光。
她带领学校所有教师,跑遍全县24个乡镇上门给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有关情况,宣传国家好政策,宣讲技工教育利好,解读学校招生政策,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讲述技工学校毕业生就業的远大前程。学生和家长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想,愿意就读技工学校。第一年招生985名学生,达到预期目标。
曾娟知道,学校要做大做强,必须闯新路、开新局。这个新路就是抓好技工教育质量,这个新局就是学生就业有保障。
曾娟从教师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月考入手,狠抓教育质量。为抓好教师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先后派出教师230人次,赴各地参加一体化教学进修培训。同时请来专家援教授课,指导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
曾娟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切实抓好每周教研活动,教师们轮流上过关课、汇报课、展示课、竞赛课等,互相考评打分查找差距,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全校很快形成了多梯队的专家教师队伍,拥有一批骨干教师、一批本土技术专家。学校教师在各种职业能力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只要参加比赛,就能拿奖获奖。
曾娟极力推行学生技能月考。把各专业的技能操作要求与竞赛技术文件相结合,制定技能月考考题及评分细则,现场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进行量化评分,学生人人知识过关,个个动手操作,全程闭环考试,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训练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生核心技能,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育质量很快跃升全省前列。
教学相长创辉煌。自宁都技师学院创办迄今短短五年,已有12个学制专业,在校学生4 500多人。每年输送毕业生不下千人,毕业生个个技术过硬,工厂企业争相抢要,毕业生100%就业。
2021年,一位身患渐冻症的孩子、宁都技师学院曾经的毕业生、网店店主给曾娟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宁都技师学院、感谢曾校长给了她自立自强的勇气与能力。
林宗安,曾经是宁都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现在留校任教。他获得2019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项目选拔赛江西省第一名,获得2020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项目全国机械行业选拔赛重型车辆项目二等奖。
他说:“我喜欢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是学校教会我技能,更带给我无穷的自信,有一技之长到哪都不慌。”像林宗安一样通过在校学习练就绝技、成为技术能手的,还有何泽东、曾敏、龚家良、何九凤……
都说闯新路难、开新局难、出新绩更难。曾娟偏偏迎难而上,在技工教育战线干出一片新天地。
曾娟常说:“技工教育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工厂培养所需的技术工人,为中国制造贡献技工力量,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为了践行初心和使命,短短几年,在各级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曾娟把宁都技师学院打造成省级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被评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授予“第十六届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技工院校考评优秀单位”称号,在国内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江西省技工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吃水不忘挖井人,树高万丈不忘根
曾娟和宁都技师学院每年接纳各地30多所技工院校的同仁到校参观考察,主动帮扶其他技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赣州市新创办的6所技工学校和井冈山市技工學校开展帮扶工作,创新校与校协作模式,在学校建设、专业开设、师资培训、学生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
曾娟又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在田间地头建立脐橙、茶叶、蔬菜、黄鸡等种养培训基地,与本土企业签订订单工人培养协议,免费开展电子商务、烹饪、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