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差异论的京津冀非均衡发展探究

2022-05-30 10:48:04管艳民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京津冀

管艳民

摘要:京津冀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文章探讨了区域差异论的内涵、测算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包括威尔逊不平衡系数、泰尔系数、基尼系数。同时也深入分析了京津冀非均衡发展的具体体现和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人力资本均衡、加强京津冀政府之间的合作,以缩小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京津冀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差异论;京津冀;非均衡

一、区域差异论的内涵

区域差异,也称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域内在的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诸方面差别的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学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指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差异的内涵概括:一是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的差异;二是包括区域之间经济总量的差异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三是经济结构、发展条件、生活水平、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差异的形式分为两种: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区域绝对差异,主要用绝对指标来衡量,是指区域之间人均经济发展绝对量的非均等化;区域相对差异,主要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是指区域之间人均经济发展速度的非均等化。

通过以上不同观点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区域差异实质上是一种比较研究,其科学定义是一定时期内不同区域之间呈现出来的人均经济量,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所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应该比较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测算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为了总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以下方法。

(一)威尔逊不平衡系数

威尔逊不平衡系数实质是加权变异系数,其意义在于:如果各个地区的平均收入等于一区域的平均收入,则威尔逊差异系数为零,即无差异,空间均衡性越好。差异变动系数值越大,空间差异就越大,均衡性就差。

计算公式为:Vu=■■,式中:xi、pi、p分别是i地区的人均GDP、背景区域的人均GDP、i地区的人口和背景区域的总人口。Vu越大表示地区间的差异越大。

(二)泰尔系数

泰尔系数是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

计算公式为:T=■xilog■,式中,T 为泰尔指数;n 为地区总数;xi为 i 地区 GDP 占整个研究区域的比重;pi为 i 地区人口占研究区域人口总数的比重。

(三)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和判断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根据其适用性,运用基尼系数来量化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程度。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G=[2/(n2×μy)]×■i×yi-(n+1)/n。

式中,G 为基尼系数;n 为区域总个数;yi 为各个区域的人均 GDP;Uy为各个区域人均 GDP 的平均,i为按人均 GDP 从小到大排列时区域的序号。

三、京津冀非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根据2018年《京津冀蓝皮书》数据,2007~2016年区域经济加权变异系数由2007年的0.3464上升至2016年的0.5150,这说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扩大趋势。2019年人均支配收入、人均GDP、区域发展指数三方面,北京、天津、河北的差距也很大,如表1所示。《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人均GDP是167638元,天津人均GDP是90175元,河北人均GDP是47419元,京津冀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分别是:第一位、第七位、第二十六位。

(二)京津冀城乡之间及居民收入不平衡

根据2018年《京津冀蓝皮书》数据,城乡差距方面,北京、河北两地的城乡差距较大,而天津的城乡差距较小。但从三地间的差距来看,北京与河北之间的差距较为显著(比值大于2)且呈缓慢扩大趋势;津冀之间、京津之间的差距较小(比值低于2)。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京津冀三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以相同速度增长。但从三地间的差距来看,根据2020年京津冀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如表2所示,京冀之间和津冀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其中北京与河北的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天津与河北之间的差距呈上升趋势;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比值接近于1)且略有下降。

(三)创新发展不平衡

京津冀创新水平发展呈现北京一枝独秀, “中心—外围”格局凸显。根据2020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数据,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指数都有所增长,但三地总体指数差距较大,京冀两地协同创新指数差距尤为显著,如表2所示。北京协同创新指数是86.24,天津是36.96,河北是19.88,北京协同创新指数明显高于津冀,而河北的协同创新指數偏低,说明创新动力不足。

(四)教育和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

教育资源分布方面,一是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质量”不均衡,北京92所本科院校中有8所985高校,26所211高校,天津31所本科院校中有2所985高校,4所211高校,而河北省61所本科院校中985高校个数为0,仅有河北工业大学一所211高校,且地处天津;二是受教育机会不均衡,京津冀三地大学一本录取率差异巨大,河北一本录取率较北京低15%,较天津低12%。且从全国看,河北省一本录取率处于全国第十名左右,而北京和天津均处于前五名位置。

人才资源分布方面,由于京津冀三地在教育机会、工作机会和福利享受机会上存在落差,导致京津冀人才呈现“倒虹吸效应”现象,即河北人才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在福利差距下大量外流,据调查,北京和天津常住外地人口中约有50%以上为河北人。

(五)行政区分割和协调发展不平衡

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京津冀三地政府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制订发展规划,京津冀三地政府职能转换和相关制度建设较为滞后,京津冀三地不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使京津冀区际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商品贸易不畅通。

四、京津冀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京津冀经济圈的扩散效应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认为,扩散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应对周边区域起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以人均GDP为例,2020年,河北人均GDP仅为北京的28.3%,为天津的52.6%。这是因为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北京对天津和河北的辐射作用不强,京津冀经济圈增长极的扩散作用无法真正施展。

(二)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差异较大

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上,三地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如表6所示。

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天津、河北两地, 根据《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数据,2019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83.5%,北京的服务业较为发达;天津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达63.5%;河北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京津两地,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且发展缓慢,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三)京津冀人力资本差距较大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冀三地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表7数据显示,北京人才资源分布优于天津和河北,天津人才资源分布优于河北。北京汇集了大量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水平明显高于津冀,所以促进了北京经济的发展,河北人才分布处于劣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欠佳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中,产业协同、交通协同、创新协同、公共服务协同、地方政府协同等协同发展机制仍存在缺陷,具体内容如表8所示。

五、解决京津冀非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河北。由于河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京津冀经济差距大。北京、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推动河北经济的发展。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如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雄安新区的建设等。但北京对于津冀的带动作用仍有上升空间,如北京南部的发展建设,形成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京津冀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格局等。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从表6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河北产业布局不同,这导致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因此要调整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可以引导北京的信息业、现代金融业等新型服务业向津冀两地扩散,加快第三产业整合;同时加强京津冀区域的产业链接合作,以实现京津冀三地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同时增强北京对天津和河北两地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促进京津冀人力资本分布均衡化

京津冀人力资本分布均衡化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天津、河北教育投入,均衡京津冀教育资源分布。北京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地位而享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水平,尤其是教育资源。京津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从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来讲,天津和河北的教育经费投入低于北京,所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均衡;第二,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京津冀三地可以在不改变人才福利待遇、单位职位等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等方式,使得京津冀三地人才共享。这样有利于规范京津冀三地的人才流动,以便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的优势,优化配置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本。

(四)构建科学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三地协同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机制保障。完善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体系,应包括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机制、地方政府合作和协调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监测和反馈机制。

(五)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壁垒

京津冀三地制订区域规划时,往往立足于本区域利益,而忽略了京津冀三地的协调发展,容易导致京津冀三地发展政策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京津冀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淡化行政隶属关系,合理进行分工与合作,积极发挥每个区域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张贵,吕荣杰,金浩,等.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苑清敏,刘石磊.基于泰尔指数的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34):205-206.

[4]苏衡.人力资本差异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2019(06):71.

[5]周洁,贾文毓,党海燕.京津冀区域經济一体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02):87-88.

[6]中国新闻网.京津冀蓝皮书:三地人均GDP逐年上升,创新、教育水平差距缩小[EB/OL].中国新闻网,2018-7-13.

[7]邢珊.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8]丁纪君.人力资本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9]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R].2021.

[10]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R].2020.

(作者单位:沧州交通学院)

猜你喜欢
京津冀
京津冀优秀画家
公关世界(2023年15期)2023-10-25 06:37:08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京津冀协同发展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7:00:14
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率先突破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32
支持河北省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加强京津冀立法协作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