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敖天
诺蒙兹·科坦斯
在拉脱维亚人诺蒙兹·科坦斯眼里,位于北京延庆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最好的场馆”。这座现代化的场馆有独特的360度回旋弯赛道,被外界盛赞为“雪游龙”。自2018年受聘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特聘雪车雪橇项目竞赛组织专家以来,科坦斯在中国工作了近4年,最多的精力就花在“雪游龙”上。
2022年5月,科坦斯荣获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他在颁奖典礼上表示:“能在中国之旅结束时获得这一称号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荣誉。我将把我在北京学到的知识、经验、语言和文化带到下一份工作中,将其发扬光大。”
科坦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奥运老兵”,2011年以来已连续3次参与冬奥会筹办工作。而他与奥运会结缘也似乎早已命中注定。
1985年,科坦斯出生在拉脱维亚的一个奥运世家。他的父亲是奥运会选手,母亲则是残奥会教练。儿时,他经常羡慕地听着父母讲起奥运会场上场下的故事,期待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上奥运赛场。“奥运会可以说是我们家的家族传统。”科坦斯笑着告诉记者。
2006年,正在拉脱维亚运动教育学院就读的科坦斯加入了拉脱维亚雪车队,随队征战雪车欧洲杯与世界锦标赛。科坦斯说,雪车比赛是“速度、刺激与团队精神的合体”。在长达数公里的蜿蜒赛道上,雪车的时速可超过150公里。雪车队员必须齐心协力,才能保证雪车在稳定行驶的前提下,以最高速度进行冲刺。在科坦斯眼里,雪车比赛的“速度与激情”是他选择这项运动的重要原因。
2010年,科坦斯从拉脱维亚雪车队退役。但他并没有离开运动场,而是以赛事筹划与管理人员的身份,继续为这项冬季运动作贡献。2011年,他被索契冬奥组委聘为雪车与钢架雪车运动专家。精通多门外语的他,既有作为运动员的参赛经验,又有丰富的参赛队管理经验,在冬奥会筹办工作中如鱼得水。2015年,科坦斯再次加盟平昌冬奥组委,负责雪车雪橇服务保障,并在国际雪车联合会任体育和运动总监。
2018年6月,因在赛事筹办领域成绩斐然,科坦斯被北京冬奥组委选聘为外籍专家,负责指导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项目的筹备工作。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举办雪车国际赛事的场馆与经验。科坦斯要协助中方培训赛事技术人员和裁判,同时负责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建设。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科坦斯(左一)正在与同事探讨國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方案。
科坦斯(左二)正在检查雪车雪橇赛道施工情况。
科坦斯告诉记者,全世界共有17条国际标准的雪车赛道,其中绝大多数位于欧洲。由于赛道建设地点地形各异,每一条赛道都有其独特的设计。为了保证比赛的竞技性、安全性与观赏性,赛道中的每一个转弯起伏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而“雪游龙”赛道无疑代表了当今雪车赛道建设技术与理念的最高水平。它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121米,由16个角度、倾斜度均不同的弯道组成。场馆的设计难度、施工难度极大。
科坦斯深知一个一流的奥运场馆对运动员的重要性。“无数运动员拼搏多年,都是为了在奥运会赛场上闪光的一刻。”在3年多的时间里,科坦斯与团队一同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不仅成功完成了“雪游龙”的建设,还通过巧妙的建筑设计,让赛道与周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实现了举办奥运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完美和谐。
对科坦斯来讲,这3年多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他首先要克服的是语言障碍。虽然团队内的多数成员都能说流利的英文,但学会中文依然是确保工作与沟通效率的前提。虽然工作极为繁忙,他依然坚持每周上4节中文课。几个月下来,此前对中文一窍不通的科坦斯,不但能使用中文进行日常工作交流,也逐步熟悉了中国的文化,真正成为中方团队的一员。
回忆起这段经历,科坦斯表示,北京的同事们“既热情又专业”,团队的思想也很开放包容。为帮助中国培养冬季运动技术与裁判人才,科坦斯亲自编写教纲,参与授课,最终帮助数十名学员获得了相关项目的国际级裁判资质认证。在最忙碌的时候,科坦斯甚至连续多日睡眠不足5个小时。但他依然毫无怨言。他说:“我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好。我们必须遵守规则,同时兼顾别人的意见,然后在所有事情中找到平衡。”
在中国生活的这几年,热爱自然的科坦斯利用放假的时间,游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见证了中国人的好客。但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中国孩子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他回忆起此前在延庆滑雪时看到的一幕:滑雪场上,很多青少年正兴致勃勃地进行各种练习。他说,奥运会象征着人类对和平、健康与友谊的追求,而这些初出茅庐的小运动员,象征着冬季运动正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扎下根。作为一名将推广冬季运动作为人生事业的“冬奥人”,这样的场面让他格外开心。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科坦斯决定回故乡拉脱维亚与相恋多年的未婚妻成婚。他说,无论自己未来身在何处,都会带着在中国收获的善意、感动与友谊同行。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回到中国,再续这段因北京冬奥会结下的缘分。
诺蒙兹·科坦斯
1985年12月13日生于拉脱维亚,2006年加入拉脱维亚雪车队。2010年10月退役后,先后参与索契冬奥会与平昌冬奥会的赛事筹备与管理工作,并在国际雪车联合会任体育和运动总监。2018年被选聘为北京冬奥会外籍专家,参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