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摘要:猪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规模化养猪场生猪养殖数量较多,疾病发生率也更高,一旦出现疫病,若未能及时进行预防处置,将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范围蔓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大量猪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生猪感染疫病,需要运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完善疫病防控机制,提高生猪的免疫抵抗力,为高效养殖工作提供保障。该文主要从规模生猪养殖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方面入手就相关工作重點及要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生猪;饲养管理方法;疾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70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ig Diseases in Pig Farm
LI Ka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Sheyang County,Yanchen Jiangsu 224300,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broad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ig farming industry. The number of pigs raised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is more,and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 is higher. Once an epidemic disease appears,if it is not prevented and disposed in time,it will lead to a large-scale sprea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in severe cases,even lead to a large number of pigs died,resulting in greater economic losses. In order to prevent pigs from infecting epidemic diseases,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scientific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epidem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improve the immune resistance of pigs,so a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high-efficient breeding.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cale pig bree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work on key points and introduced.
Keywords:pig,feed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s,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伴随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生猪养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生猪的现代化养殖过程中,需要积极创新生猪养殖技术,运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提高生猪的供应量和企业的养殖效益。
1分析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1.1对生猪品种进行有效择取
在实际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企业为了对生猪的实际产量与品质进行有效保证,需要做到科学选取生猪品种。国内具有多样化的生猪品种,主要划分为本地生猪、引进生猪及改良生猪等。在选取生猪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繁殖能力强、身体健康、出栏期较短、适应能力强的种猪品种,假如本地的生猪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则可把本地生猪作为主要的养殖品种,但是当本地的生猪品种出现基因退化现象时,需要引进品质优良的种猪进行品种改良。此外,在有效选择生猪品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品种的特殊性与实际生长周期,杂交品种通常具备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较短、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符合市场发展需求,适应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1]。
1.2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在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过程中,需综合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通常需选取地势较高、通风优良、排水便利、交通方便的地点进行养殖,积极构建动物疫病的防治场地,确保各个生产区间的合理划分,保证猪舍的清洁卫生。在建造猪舍的过程中,需配备完善的养殖管理设备,保证猪舍在夏天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冬天具有防寒保暖的作用。需要将养殖场的生活区、生产区、及养殖区等保持一定距离,并且修建相应的消毒池,粪便发酵池等,防止养殖场滋生各种病菌,保证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清理。
1.3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选取营养价值丰富的饲料,同时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选取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饲料,部分养殖场为减少经济成本,自行采购饲料原料进行自主搭配,在饲料配置过程中需保证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确保饲料中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生猪进行科学饲养,防止饲料投入过多或过少对生猪的生长状态造成影响,为了增强生猪的采食量,可以为生猪提供新鲜的青草饲料,有利于为生猪补充维生素,增加生猪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2生猪疾病的生物安全预防防控措施
2.1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管理
首先,对于进出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和车辆等都需要进行消毒管理。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养殖场前需更换衣物,同时运输车辆需进行登记,避免外来车辆随意进出养殖场,将病菌带入到养殖场中,致使生猪感染疾病,除此之外,需要对出口处加强监督管理,假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流行性疾病,饲养人员需做好隔离防护工作,把病猪和正常猪进行隔离饲养,并且上报有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对疫病进行有效防控,对已确诊的生猪需要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
2.2营造优良的饲养环境
适宜的养殖环境有助于生猪疾病的有效防治,饲养人员在建设养殖场前,首先需要选取优良的饲养环境,选择地势较高、有利于建设通风和排水系统的地点,养殖场需要和居民住宅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需要远离重工业污染區域,构建基础设备,严格管控养殖密度确保生猪的养殖质量,依据生猪品种和生长周期,制定科学的养殖方案,在日常养殖工作中,需做好消毒杀菌的防护工作,确保猪舍具有清洁的环境,防止生猪感染疾病,提升养殖效益。
2.3完善免疫防治工作制度
在生猪养殖场的管理过程中,饲养人员需依照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流程,并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对接种状况、接种次数等进行有效记录,并制定科学的疫病监测计划,一旦发现疫病,需及时向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并依照防疫部门的要求扑杀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3增强生猪疫病的管理手段
3.1选取药物治疗法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疫病,且对疫病的原因不尽明确,要想对疫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就需要根据生猪的具体临床状态,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且针对疫病及时注射相应疫苗。
3.2有效完善猪疫病监测工作
生猪养殖场的饲养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并依照相关的管理系统及免疫接种机制,不断完善生猪养殖场的疫病监测机制,且需对疫病监测的管理内容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生猪可接种到相应疫苗,最终获得疫病的有效防控。此外,在生猪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相应养殖人员需定期对生猪的日常生长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及时察觉生猪的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病扩散增加损失,从而保证生猪质量,实际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2]。
3.3增强饲养管理
饲养人员需要对生猪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增强日常管理力度,首先要对生猪饲料加强管理,保证饲料配比的科学性,购买高质量,营养价值丰富的精饲料,辅助粗饲料和青草饲料,满足生猪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严禁给生猪使用过期变质的饲料,禁止给生猪喂食剩菜。在喂食饲料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分阶段逐步替换的方式,避免生猪出现应激反应。
3.4依据季节变化调整养殖方式
大部分生猪疫病都有自身的特性,且存在季节变化。因此,在养殖生猪的具体过程中,养殖人员需依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优化调整养殖策略。例如,在春夏交接时节,会出现很多的病虫,此时是生猪配种的关键时期,所以饲养人员需要对夏季高发疾病进行科学预防,增强猪舍的监督管理,喷洒专用的药物进行虫害预防,保证生猪配种环节的有效开展。
3.5科学选取生猪养殖地点
养殖人员通过采取科学的防控手段,可有效降低生猪发生疫病的概率。首先,要对生猪的养殖场所进行实地选取,需选在背风区且海拔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立养殖场,确保养殖场周围的空旷性,有助于排水。同时,需要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确保养殖场的交通便利,以便增强销售运输效率,并且要与居民区存在一定的规范距离。同时,还可构建科学的结构布局,保证养殖场具有足够大的面积,避免生猪养殖数目过多造成疾病频发[3]。
4结束语
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生猪疾病问题也引起高度关注,生猪疾病有着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征,一旦生猪发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格外重要。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需运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制定合理化的管理体制,做好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避免疫病向外扩散,影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侍忠明.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0):128-129.
[2]李盛.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18(20):125.
[3]张金秀.试论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