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20年5月1日,北京修订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迅速形成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北京实践”。两年来,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十四五”时期,如何巩固和发展好来之不易的成效?笔者认为,应继续聚焦居民小区这个主战场,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好居民自主分类,进一步引领垃圾分类形成全社会追崇的文明新风尚。
“新条例”首次明确了“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引导居民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自觉学习分类知识,掌握分类路径,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提高思想认识,“拎清”垃圾分类的技术路线
“新条例”规定,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为居民准确实施垃圾分类提供了“大类区分”遵循。居民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北京市政府印发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明确了“干湿分开”的技术路线,倡导社会单位和居民把剩菜剩饭、菜汤泔水等湿垃圾(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来,与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和收集,以免影响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防疫进入新阶段,垃圾分类一起来;先粗分、再细拣,干湿分开是关键。
(二)认清混投危害,“拎清”湿垃圾的投放要求
与“新条例”配套的《北京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实施办法》中明确,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厨余垃圾主要源自日常生活饮食之中,如下厨房摘菜洗菜时,废弃的菜帮菜叶、蛋壳、骨头;吃饭时的剩饭剩菜,存放过期的熟食、食品;喝茶时喝剩余的茶叶残渣;品赏水果干果时,剥下来的果皮果核等等。厨余垃圾再细分,还可以分为熟厨余垃圾和生厨余垃圾两种。熟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帮菜叶等;生厨余垃圾主要包括果皮果核、蛋壳、骨头、扇贝、茶渣等。
光“拎清”厨余垃圾的品类还不够,还要了解掌握厨余垃圾的分类和投放要求。因为这些垃圾都含有极高的水分和有机物,很容易腐烂变质,尤其到了夏天,极易产生恶臭,影响市容环境,污染周边空气,妨碍居民生活。因此,从产生时就要重视起来,与其他品类的垃圾分开收集,存放在专门的容器中,投放前要沥干水分,确保不漏汤洒水。特别是对有包装的过期食品,应该将包装去除后再分类投放,做到无塑料橡胶、无玻璃陶瓷、无金属杂物,切实提高厨余垃圾的分出质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湿垃圾,叫厨余,每家每人分仔细;汤汤水水要沥去,混装混投不可取。
(三)区分品种分类,“拎清”干垃圾的收集方法
对于干垃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干垃圾,要分开,有害垃圾单独摆,其他垃圾好分辨,资源回收能换钱。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可回收物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产生,不能随手就扔,它们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有害垃圾的品种比较多,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这些虽然生活中产生的量比较少,但分类和投放比较麻烦,要格外認真仔细、小心谨慎。
剩下来的既不是厨余垃圾,也不是有害垃圾,更不是可回收物的垃圾,就是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卫生纸、餐巾纸、污染纸张、灰土、陶瓷碎片等。这部分垃圾是家庭的“常客”,客厅、厕所都有垃圾桶专门存放,定期清理投放即可。
“拎清”了干垃圾的品类,只是做到垃圾准确分类的第一步。掌握各类垃圾的收集和投放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分类习惯的养成,身边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资源节约利用,贴补家庭零用,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家庭的好事。投放有害垃圾时,要特别注意确保器物完整,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可回收物要清洁干净、避免污染,废纸要平整,空瓶空罐要压扁,玻璃制品要包裹尖角、轻投轻放。
垃圾分类的关键在“分”,重点在“户”,效果在“桶”。推进垃圾分类走深走实,应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社区报到在职党员等积极参与,主动示范引领,及时监督纠偏,带动全民投身垃圾分类,养成自觉分类新习惯。
(一)领导干部带头分
大雁南飞跟头雁,垃圾分类看干部。实施“新条例”,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就等于抓住了垃圾分类的领跑“引擎”,就能带动居民“绝大多数”,自觉把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到位。领导干部应从自己家庭做起,带动家人熟悉垃圾品类,自觉进行分类,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带领家庭以实际成效,影响和带动本单元、本楼座、本小区其他家庭广泛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使垃圾分类制度真正在每户家庭落地生根,成为每位居民的积极行动。
(二)党员亲手带动分
挽起袖子站桶旁,带领群众分类忙。发挥好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优势,组织党员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休息时间,主动到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扑下身子,分头走到居民群众身边,宣传垃圾管理条例,讲解垃圾分类常识,启发群众分类自觉。挽起袖子,帮助群众分拣垃圾,指导群众区分品类,教会群众如何分类。耐着性子,不厌其烦传播分类知识,纠正分类旧弊,对一时不懂不会分类的群众,做好细致入微的劝说引导,教会他们尽快掌握分类方法;对孤老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提供服务帮助,方便他们投身垃圾分类,以一人苦、一人脏换来全社区对垃圾分类的思想重视和行动自觉。
(三)个人家中主动分
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收集、分类投放是制约垃圾分类的瓶颈。每个家庭是厨余垃圾的主产地,能不能做到厨余垃圾应分尽分、分类投放,要落实到个人头上。各级工会、团委、妇联应发挥组织优势,联合倡议投身垃圾分类“阵地战”,立足家庭主战场,一方面自己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准确分出垃圾类别,准确投入厨余桶内,当好垃圾分类的家庭排头兵。另一方面,要带动和监督家庭其他成员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制度,自觉向一次性杯具、一次性用品等说不,自觉把可回收可利用的废品作为再生资源分出来,自觉按社区要求投放到指定地点、标识桶内,从而使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忠实粉丝和模范践行者。
(四)小手拉着大手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明智之举,也是长远之策。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就要发挥好中小学生这只“小手”的辐射带动效应,利用在家中得天独厚的“宠爱”身份,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的垃圾分类技能,传授给身边亲人和年老长辈,小手拉着大手一起学,小手握着大手一起分,小手伴着大手一起投,以小督大养成好习惯,久久为功形成新实践。
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当人们在接受某一种新生事物的过程中,如果有一股外力促使推动,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付诸自觉自愿的行动。当前,“新条例”实施到了“爬坡”阶段,不妨采取反向刺激的“倒逼”措施,着力解决好不会分、不想分、不愿分问题,促进居民养成按规分类、按规投放的好习惯。
(一)强化现场指导,解决“不会分”的问题
“新条例”实施两年来,居民小区负责垃圾桶站值守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全员上岗、全天候执勤,忙得不亦乐乎。但在很多时候,由于垃圾桶站设置过密,导致既有指导员人手紧张,影响了分类指导效果。推广“撤桶并站”做法,既减轻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压力,又提高了分类指导的效率,还改善了社区生活环境。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会给居民投放带来些不便,但可以增加桶站值守力量,延长上岗指导时间,让指导员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居民分类投放,手把手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帮助居民丢弃“不会分”的陋习,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投放率。
(二)落实处罚规定,解决“不想分”的问题
“新条例”修订时,作出了对居民不分类行为进行处罚的特别规定,标志着垃圾分类步入了法治时代。“新条例”实施两年来,执法部门先礼后兵,从起初的教育提醒转入执法处罚,并逐步加大执法力度,先后对饭店、农家乐等餐饮企业,以及社区居民开具罚单警示,收到一定效果。但相比较餐饮单位而言,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分出和投放,还有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更需要法律手段的外部推力,来给居民增加一定的内在动力,通过感受执法处罚的刚性,摒弃“不想分”的懒惰心理,提升自觉分类的主动性。
(三)多用媒体曝光,解决“不愿分”的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前端、中端、末端三个环节。从以往实践看,中端运输和末端处理的效果不佳,会直接伤害居民的分类积极性,导致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分类成效始终不佳。2021年,北京市将“垃圾不落地”纳入“接诉即办”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要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居民小区末端的分类效果,来检验各级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和组织力度。对一些小区存在的宣传普及不到位、桶站设置不合理、指导纠偏不及时、混投混装不禁止等现象,多在媒體曝光。必要时,对有关部门约谈诫勉,切实强化组织引领驱动,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落实好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养成自觉分类的好习惯,建设更加整洁干净的家园环境,增添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走进爱分类科普教育基地 摄影:市城市管理委宣教中心杨倩玥
堵锡忠(1963—),江苏江阴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城市治理、综合管理、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