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有效衔接的思考与研究

2022-05-30 12:38:28王凡王有勤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0期
关键词:自习课初高中新课程

王凡 王有勤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初中教材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更新。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会有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教师与学生需要面对的身份转换以及相互适应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提升、不断创新,做好学生的高一预习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一的学习与生活,更要将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够顺利做好初高中阶段的有效衔接,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初中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往往会面临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内容的全新改版,教师讲课风格、速度的变化,自己身份的转变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从初中到高中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不仅需要广大高中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适应学生的个体情况,并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新教材,更需要学生自己保持本心,积极做出改变,增强个人的适应能力和应變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新的教师与同学,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课方式,努力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高一起始的预习任务,确保初高中衔接工作能够顺利落实。

一、教师要摆正态度,适应学生

一般情况下,教完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会重新回到高一年级进行新一轮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使精神高度紧张了一年的高三教师有时间放松,充满力量继续传道授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有送走一届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可以将“新鲜”的、有效的教学模式继续应用到高一新生教学中。但教师心里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落差,会不由自主地用看高三的眼光来看待初中毕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这就会导致教师与学生沟通存在问题。例如,教师安排自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但初中毕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面对周围的新环境、新同学,与学习相比,与同学沟通、聊天更有吸引力。因此,自习课上难免会出现交头接耳、乱哄哄的场面。因此,作为高中教师,要理解高一新生新入校园的心情,可以将自习课转化为“高一新生模拟见面会”,使学生来到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向全班同学及教师介绍自己,这样能使学生在升入高一后更快地了解、熟悉彼此。作为初三教师,要注意到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及习惯等,才能更好地制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生活,掌握高中知识学习重点。教师要知道其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初中三年的陪伴者,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利于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一生活,开启高中学习模式。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适应新教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教材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补充和优化,教材内容与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范围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材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删减,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知识面更加宽广,知识点更加细化,这就促使初三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利用课后时间、假期时间进行更多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运用新教材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其次,教学模式有了新的优化。越来越多先进的、完善的教学模式出现在高中课堂上,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用具更丰富,也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传道授业。最后,新课程背景下,不仅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使学生基于现实生活进行学习,更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学会在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分辨事物的真假,将心放在有效的学习上。以上要求的实现,需要初三教师从新教材出发,深挖教材中存在的教学技巧点,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学习模式。例如,利用教材例题讲解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例题思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重视高一起始复习和预习工作,做好衔接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高中阶段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初中阶段的延伸与深化。从一定程度上说,初高中的教材知识点有一定的相似点,初中时只是让学生大概了解和学习知识,而到了高中则需要他们进行深入学习、思考和探究。此外,部分学生对初中某些知识点还存在盲区,知识点一直较为模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重视高一的起始复习,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工作。例如,针对学生初中学习了但又较为模糊的知识点,可以采用集中复习法,利用几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使学生站在高中的角度思考初中知识,明白从前较为模糊的知识点。这种集中复习法虽然占用一部分的高中教材授课时间,但却可以为接下来的高中课程教学活动带来便利,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高中知识学习。并且,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复习已经接触过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新教师,了解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上课方式等,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穿插复习法。这是一种利用已有知识延伸出新知识的方法,同时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进行有效复习,从而建立具有一定框架的知识体系。这种复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进行高中知识学习,降低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恐惧感,相信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的有效延伸,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就会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最后针对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可以使用专题预习法。这种预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原来初中时某些不清楚的知识点,在高中都会学到,进而对高中学习产生兴趣。而兴趣正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适应新教师

学生从熟悉的初中学习环境进入陌生的高中学习环境,心中定会充满好奇、欣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小心翼翼。面对众多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校区的新同学,面对与初中教师不同面孔的新教师,面对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这时,高一学生要知道其进入高中校园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适应新校园、新班级、新同学,更要适应新教师。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几十名新学生,其要使知识的讲解适合大部分学生,使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步伐,不掉队。因此,初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主动做好高中生活思想准备,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要努力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前做好学科预习,课中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课后做好练习任务,完善复习笔记,针对记忆不扎实的知识点,要向同学友好请教,必要时主动找教师进行请教,务必确保问题不过夜。此外,高中阶段学科增多,不能继续沿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要学会分清主次,增加重点学科学习时间,针对其他记忆类学科,要利用课堂时间缕清学习思路,确保课后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完成课后作业就可以基本掌握这类学科的知识重点。因此,即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要牢记,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教学活动,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五、学生要保持本心,适应新课程变化

从初中升入高中,不仅是学习科目明显增加,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带领,只要将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背会,多做练习题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高中阶段,不可以仅依靠教师课上所讲的教材知识点,更要学会将这些知识点与其他学科有效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因此,需要学生在初三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订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善于思考,善于主动。例如,高中课程安排中的正课学习,学生在初三阶段就要做好预习准备,要确保在课堂学习中跟上教师思路,并将在预习时遇到的疑惑在课堂上提出来,使教师了解,进而有效调整教学结构,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知识。此外,高中课程中还安排了较多的自习课时间,自习课并不是简单地做作业的时间,而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学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自习课上,学生可以与同桌、前后桌一起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在谈论中学会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思路,并且也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更需要学生坚持本心,不断学习,跟上教师的步伐,领会教师的思想,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初高中有效衔接工作。教师面对每一届初三学生都要保持最初的教学热情,仔细研读高一教材,重视高一起始复习和预习,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班级、新同学、新教师,并使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初高中衔接工作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自习课初高中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30:20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也谈初高中衔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这个班还不错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春风得意
自习课
中学生(2015年19期)2015-03-01 03:44:07
自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