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答答,是雨滴从天而降的声音;淅淅沥沥,它的脚步逐渐加快;哗啦哗啦,它跑起来了;啪嗒啪嗒,是被它淋湿的行人沾泥带水的脚步声。
雨,是空气在发脾气,是大自然的孩子在撒娇。它洗净世界,冲掉泥土,打湿花瓣,潮湿空气。它属于每一个季节,每一段時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士卿《别严士元》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头的花朵飘到地上,听不到声响。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平淡如水,但细细体味,就会觉得韵味无穷。
雨细得让人无法察觉,直到衣服由潮变湿,方才知道。这种自然景象只有“水国”常有。花儿落地,皆因春风春雨所致,前后相承,互为因果。这里写的是一种极静的环境,以这种静反衬出二人心中的不平静。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北宋〕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薄薄的被盖,孤单的枕头,寂静的夜晚,又有惹人心烦的潇潇雨声,滴滴答答一直落到天明。仅此现实苦况,已令人不胜凄怆。再借“梦回”之际,引发对比,强化愁思。思念萦回,形诸梦寐;试想离人思绪,不难想象梦中之景。于是,梦里家庭的温馨欢乐与眼前旅舍的冷寂孤苦映照分明,顿觉满纸生愁。这样以虚衬实,确能以少胜多,审美佳趣由此倍增。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淅沥的春雨;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历来评此诗的人都认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却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句诗时,对“一夜”二字不可轻轻放过,因为它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