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亮出观点。)
大江东去,星汉西流。古往今来(后文分论点的论据应与之呼应),无数人奔波在追求信念的道路上,心有所向,素履以往。(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但是缺少新意。可以将最后一句作为标题。)
信念是朝阳,拂去了黎明前的黑暗。(最好和下文的分论点句式一致。)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大好年华双腿瘫痪,他承受着生命的痛苦,却写出了最美的文章。在“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的信念下,他将“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寄托在笔杆子上,抓住了黑暗之中的一束光。如果史铁生没有坚持活下去的信念,他也许会永远活在黑暗之中,感受不到一丝光明。(语言表达重复,建议精简。)
信念是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引用诗句,富有文采。)
医生张定宇确诊渐冻症之后仍坚守岗位,始终奋战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在“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的信念下,任凭苦难怎样折磨,他依然坚若磐石。他燃烧自己,守护他人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信念展现了他对待生命的最佳态度。
信念是灯塔,不畏浮云遮望眼。
贝多芬在自己的听力逐渐减弱时,靠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克服了痛苦和絕望,苦难反倒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心怀信念,贝多芬依旧坚持着,在1818年到1827年间,他凭借对音乐的热爱谱写了第九交响曲,总结(用词不当)了他光辉的人生。即使身患恶疾,他仍满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贝多芬正是凭借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热爱,才坚持下来,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尝试音乐创作。(表达重复啰嗦,论证单薄,缺乏说服力。)
心怀信念,扬帆远航。我辈青年立足于新时代(这里最好和“前辈”衔接一下),更应坚定信念。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扣住了时代脉搏,有热点意识。)
升格指导
这篇作文围绕“坚守信念”进行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脉络清晰。最大的不足是观点不够鲜明突出,论证不够充分有力。究其原因,一是论据不典型,不能充分证明观点;二是论据的表述重复啰嗦,没有紧扣观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鲜明呢?下面四招可以让同学们的观点“立”起来。
1.观点表述要干脆。
表达观点的句子最好是短句、肯定的陈述句。如:“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有梦就去追”“心有所向,素履以往”等。
2.观点位置要显眼。
可以用观点作题目;可以开门见山,将观点放在开头;可以卒章显志,在结尾总结观点;也可以前后呼应,首尾都亮出观点。优秀的学生作文大多在作文的题目、开头、结尾三处都紧扣观点。
3.论证思路要清晰。
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简单的论证思路:(1)分论点并列式,开头提出论点,接着从三、四个角度分别论证,结尾进行总结,首尾呼应。(2)正反对比式,首尾同上,主体部分举一正一反两方面的事例或引用名言等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在对比中突出观点。
4.论据支撑要充分。
可选择多个典型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搭配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借助排比的句式组织素材,点面结合,有理有据,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事实论据应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紧扣社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