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地吼,然后突然地哇咬之声大作,稀里哗啦的,铿天地而动神祇。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①,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地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②?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③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地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④,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⑤。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⑥,即在猫身上原来的铁丝上系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稀里哗啦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重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地上哗啦哗啦地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⑦跨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地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⑧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地念念不忘?
哗啦一声,铁罐坠地,显然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地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如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的。我先到书房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地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⑨。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地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工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如诟如詈:像指责又像辱骂。诟(gòu):怒骂,辱骂;詈(lì):责骂。②一之已甚岂可再乎:(错误、干扰等)有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可以有第二次呢?③鼎鼐:古代的烹饪器具。鼐(nài):大鼎。④宽假:宽恕,原谅。⑤缓颊:为人求情。⑥膺惩:讨伐、打击。⑦猱升:像猿猴一样灵活地攀援。猱(náo):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⑧夤夜:深夜。夤(yín):深。⑨一切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读与思
梁实秋的散文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散文為一体,卓然独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大量的拟声词来展现各种各样的声音,“呜呜”“嗥”的猫叫声,“稀里哗啦”“格登格登”的拖罐子声,“噗”的落地声,宛如夜晚的交响曲,讲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文章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揭示了一个道理:生命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不管是人的生命,还是动物的生命都一样。关注生命,热爱生命,歌颂生命,珍视生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而发出的真诚呼唤。
读与悟
1.设置贯串全篇的线索
文章以“猫的故事”和“我”对猫的态度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为线索,贯串全篇,欲扬先抑。起初,“我”认为猫“搅得一家不安”(厌恶);被猫一再撕破窗户纸,“有些不耐烦”,直至“按捺不住”;接着看到被吊着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同情);“准备高枕而眠”时,夜里又听见声响,决心“要用重典”(痛恨);发现四只小猫时,瞬间“一腔怒火消去”以至发出赞叹,“天地之大德曰生”(赞扬);最后为猫的离去而忏悔。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地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喂奶,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的赞颂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2.运用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文章在白话中使用了大量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如第四段的“执法如山”“不稍宽假”“从轻发落”“予以开释”“稍予膺惩”等。这些词语都是很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具有司法意味。把这些词语用在一只猫的身上,一方面可以表现厨师惩罚猫时的姿态和神情;另一方面,这些词语在适用对象、语义上出现了错位,大词小用,诙谐有趣,充分显示了作者对厨师的调侃。
3.在强烈反差中深化主旨
如“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个比喻句就形象地写出了猫逃跑时的狼狈相,同时也写出了猫逃跑的速度之快。新婚夫妇度蜜月与猫为了逃命而仓皇奔跑,本是完全矛盾的两者,但作者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幽默中体现了一种批判。
又如结尾“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工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句话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人对于动物的侵害已经成为习惯,即使觉悟了,往往也无法弥补已然的过失。全文的风格是幽默的、轻松的,但是到了最后,却不幽默、不轻松了,而是体现出作者沉重的忏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文章的情绪更加深沉,结构更加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