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研
近年来,在58同城上出现的虚假信息泛滥、内部机制管理混乱、业绩增速乏力等一些问题,让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不止一次地被卷入舆论漩涡。
记者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上整理消费者投诉后发现,消费者在租房、借贷、求职以及一些生活服务上,均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欺骗行为,而租房“保障金”成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刘先生2021年7月20日在58同城平台发布出房屋出租信息,当时平台有两种方式可以审核通过,一种是上传房产证可以免费发布,另外一种是通过交500元保证金,两种方式审核通过后可以上架显示。
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他的房子房产证当时还没有办下来,就通过交保证金方式审核通过了,信息上架显示到2021年8月2日后,突然来短信说刘先生的信息违规被删除,需要他在15日之内自证后重新上架然后才能退保证金,过期保证金将被扣除。
之后刘先生拍摄房产证、合同照片,又拍摄了小区视频、房间视频、人脸视频等。按照58同城的要求刘先生反复自证了无数次,都不能审核通过。他联系的客服是机器人应付,而人工客服却一直无法联系上。
与刘先生碰到类似的情况消费者还有很多,大多都是交了保证金 ,但退还就难了。
长居深圳的肖先生贵州老家有套空房需出租,2021年5月在58同城上肖先生发布了租房信息,介绍及图片真实,信息发布要收500元认证,认证通过收费后没多久系统删掉租房信息,提示要亲自拍小区招牌才能退回500元。
肖先生不得不返回老家拍照,来回花去不少的的路费,之后多次与58同城协商无果。肖先生质疑,异地可发布租房信息,异地也可认证收保证金,申请返还保证金“58同城”却要求回老家,他认为这样的行为一点儿也不合理。
肖先生告诉记者,发布租房消息的时候58平台系统识别他在异地(定位已开),或要交保证金前提示异地发布不可以,必要回房产现场发布,58同城可以不认认证通过,而为什么要用户通过了再扣钱?这不是给用户挖坑吗?
除了租房保障金这个投诉重灾区之外,面试求职也遭到不少消费者诟病。
家住在黑龙江的牛女士今年年初发来投诉,1月5日她在58同城平台上收到兼职的消息,让她去面试,但当牛女士驾车120多公里路到达现场之后,面试官告诉她工作不招短期的,牛女士随后发现这个人就是黄牛,她感觉受到了欺骗。
类似这样的“虚假招聘”在58同城上仍有很多,以“虚假招聘”为关键词搜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呈现出301份裁判文书。从审判程序看,这些裁判文书中,279份涉及刑事案件,占绝大多数。排在首位的关键词是非法占有,235份文书涉及,其次是从犯和共同犯罪。在这些案件中,大部分求职者相信招聘信息的内容,在线下被骗取钱财。
据了解,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很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发布租房和招聘都会用到58同城。分析认为,58同城能获得该优势,一是因为成立时间足够久,业务渗透程度高。二是因为平台门槛足够低。
當然,门槛低并不是说平台可以允许有“骗子横行”。
针对平台乱象,58同城也曾推出“服务保障计划”来消除用户顾虑。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什么效果,很多用户依旧投诉无门。
业内认为,58同城的业务较低端,含金量不高、门槛低,商业变现能力比较差,规模边界不高但管理难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