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学生在学习上为学数学而做数学的现象不胜枚举。《九义》教材三年级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爷爷今年72岁,是小芳年龄的8倍,小芳今年多大?不少学生见倍就乘,因此得出:72×8=576(岁)。这情况充分说明我们的学生离社会生活太远了,也说明目前我们学校课堂教育、学生生活太封闭了,学生为学数学而学,缺乏对结果合理性的判断能力。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应用题教学中,应该加强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
一、布置一些调查性作业,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教学中注意布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中调查有关数学信息,通过与际生活密切相联系的问题,引入数学课,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单位、总价、数量”问题时,我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本地一些商品的单价以及有关商品买卖信息,上课时让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按老师的要求自编应用题,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方法。
二、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引导,使学生亲身体会数学,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在教学“速度、时间、路程”和“步测与目测”有关知识后,布置这样一道实践应用题:“你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你是怎么样得出来的?”两天后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运用了不同的知识点解决了相同的问题。
学生甲:我家到学校大约有300米。我估计自己每步走70厘米,从我家到学校我走了450步,70×450=31500(厘米),即315米≈300米。
学生乙:我家到学校大约有600米。因为我每分钟大约走30米,上午11:00放学,11:20到家,30×20=600(米)。
学生丙:我家到学校大约有500米。因为我家比同学乙近约100米。
学生丁:我家在学校对面,走两三分钟就到家,大约有80米。
通过布置这些活动性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探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揭穿社会生活中的骗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近年来,社会上盛行“六合彩”,很多村民认为:“1元钱赙40元,哪有不赚的道理?”有一次课下,我无意中听到班上一位学生提到他妈 “六合彩” 中特码了。在课后和学生闲聊中,我引导学生:我们班正好49个同学,假如每个同学放一个号码给我,其中有1个同学中特码,我作为坐庄家,我收了多少钱,我支出多少钱,我庄家是输了还是赢了?同学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也有的不敢回答;因为在他们心中,老师除了课本内容以外,是不与学生谈论其他事情的,更何况是赌博——“六合彩”。我对学生说:赌博——“六合彩”是不能做的,今天我们先不谈赌博好不好,大家帮老师算看,最终庄家我(庄家)赢你们(彩民)赢,如果你们每人只放1元,结果怎么样?最后同学们算来算去,得出:老师(庄家)赢了9元,49中同学(彩民)中有1人赢了39元,其他同学总共输出48元。总的来说是同学(彩民)输出9元。最后我告诉学生:庄家博就博在这9元上,49个彩民每人放1元,他赚9元,彩民越多,放的钱数越大,庄家赢的就越多—这就是我们国家禁止“六合彩”的原因,你回去要把道理讲给家人,不要参与“六合彩”了。有一个学生过后自己对我说:我妈妈最爱“六合彩”,这回我叫她再也不买“六合彩”了。
同学们通过这件事情的讨论,不仅仅掌握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揭穿了“六合彩”的骗局,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实际生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将取消单元的应用题,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综合应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的充分发展;同时强调数学应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大力精简缺乏实际背景的技巧性过高的算术应用题,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实际生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应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逆向思惟能力,会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检验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后来活动产生影响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定势思维在解决问题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逆向思惟是指在对问题的分析推理過程中,不是顺着问题的因果关系去进行思考,而是由果索因进行逆向分析推理。这种思惟方式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与顺向思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时能有效弥补定势思惟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应用题的教学,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自已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用联系的观点不同的思惟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一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