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琬婷,王玮
摘要:以盲盒作为传统地域文化传播与活化的媒介,关键是要做到在盲盒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审美文化所具备的审美特征,既能很好地概括文化的核心内容,又能通过设计手段展现出来。因此,提取审美文化作为设计理念运用于时下新兴的“盲盒”形式进行设计实践,使其成为沟通传统文化与当代盲盒产品的桥梁,是进行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有益尝试。在此指导思路下,文章从自然环境、价值导向、宗族观念及徽商精神等方面挖掘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以此为源头总结徽州审美文化特征,提炼出徽州人民对天人合一、古朴淡雅、文质兼备和锦绣辉煌的审美偏好,并将其作为设计原则运用于“徽妞妞”系列盲盒设计中,为地域文化的传播与活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徽州文化;审美文化;盲盒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2)03-0035-06
Huizhou Aesthetic Culture and Its Embodiment in Blind Box Design
XU Wanting1,WANG Wei2
(1.School of Design,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2.Times New Media Publishing Co.LTD, Hefei 230071, China)
Abstract: The key issue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regional culture via the medium of blind-box product is to reflect the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blind box.With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culture can not only summarize the core content of culture, but also show it through design.Therefore, it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carry out the contemporary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y extracting aesthetic culture as a design concept and applying it to the emerging “blind box” for design practice, making it a bridge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product of blind box.With this guidance, the article excavates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Huizhou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value orientation, clan concept and Huizhou merchant spirit, and summarizes Huizhou's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is source, and extracts Huizhou people's beliefs about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simplicity and elegance, both literary and splendid aesthetic preference, and applies it as a design principle to the blind box design of the “Hui Niuniu” series, providing a new path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ti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Huizhou culture; aesthetic culture; blind box design
盲盒玩具是当代新兴的潮流文化产品,广受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作为一类极具代表性的“文创”产品,盲盒在诞生之初便兼具文化与艺术双重属性,因此也具备了文化传播的原生性功能。结合盲盒产品在年轻一代中的受众优势,其文化传播功能显得更为凸出。然而纵观当下的盲盒市场,真正肩负起文化传播功能的盲盒产品少之又少,类似超级文化IP“故宫文创”的盲盒产品更是凤毛麟角。要想使盲盒产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更為积极的作用,仅从文化事物中生硬地照搬、套用某些元素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部分传统文化虽然包含具体的实物形象,但因为年代久远,其形象早已脱离当代生活,表现出的审美取向与当代已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只有抽象的表现形式,如一些思想理念、民间习俗等,久而久之也已无法被当代人所了解[1]。因此,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盲盒的文化传播功能,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上找到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艺术的最佳结合点。
在以地域文化传播为目的的盲盒设计中,文化是其产品要传达的最重要的内容。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正是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而要想把这些文化内容通过当代的产品设计体现出来,“审美”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审美对象的形象性、感染性、主观性、非功利性等特点的审析”[2]。审美文化,则是“人类在现实文化的基础上,以感性和理性直接统一的生活形式与生命形态,以超越性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为特征而进行的一切历史性文化活动成果”[3]。由此观之,审美文化作为文化中审美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取了文化的精髓,是对广义文化在精神上的提炼和升华。从文化中提炼经典审美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现代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将审美文化作为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产品设计的桥梁,正是当代产品设计可以尝试的新思路。这种产品创作思路,一方面拓宽了产品设计视角,为设计者提供了更丰富和可借鉴的设计元素、材料、风格、意蕴和人文内涵;另一方面,将抽象的文化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设计实践,能够让当代人有机会一窥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偏好,促进传统审美在多元化的当代审美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徽州文化的精神溯源
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意蕴丰富、内涵厚重,生成于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表现在徽州人民关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思想观念中,也体现在人们的审美导向和价值取向中。
(一)山隔水阻的自然环境
徽州地区,古称歙州,自古为“椎髻鸟语”的山越之地。从地理位置来看,其“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4],山环水绕,地势险峻,“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5]。山隔水阻的自然条件,对徽州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造成了徽州地区与中原其他地区的相对隔绝,使当地成为隔绝兵祸的天然屏障,吸引了众多中原士族迁居此地,为徽州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士族文化;另一方面,山地环境造成土壤耕层较浅,日照不充足,雨水不均衡,无论是地势、气候还是土壤等条件,都不利于徽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地少人多的现实促使徽州人民经商、学艺去从事农业之外的生产活动,为徽商群体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崇儒重教的价值导向
徽州号称“东南邹鲁”,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由于相对隔绝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移民较多,既有中原大族南迁躲避战乱,也有失意文人贬谪来到此地。这样的人口迁移,将中原文化带入徽州,并与此地原本的山越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叠加、变异,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徽州重教兴文,人才辈出,文风昌盛,教育也备受重视并高度发达,私塾、社学、书院林立,“自井邑田野以至深山远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6]。浓厚的文风和发达的教育成为徽文化经久不衰的动因之一,也为新安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三)伦理至上的宗族观念
宗族文化是徽文化的又一显著特色,也是徽州审美文化的思想根源之一。宗族通常源于同一姓氏,即由父系单系亲属组成的集团,以血缘为纽带,以父子相承为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而形成组织。宗族一般具有严密的结构,成员之间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代学者赵吉士曾描述:“新安各族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千年之塚,不动一抔;千年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7]徽州的宗族文化,一方面通过“尊祖、敬宗、收族”实践了仁爱与孝悌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族规家法将伦理道德法律化,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宗法性有机结合,实现了家与国、忠与孝的和谐统一[8]。
(四)贾而好儒的徽商精神
徽州地少人多、粮食短缺的客观困境,宗族观念下的乡里意识,以及徽州人吃苦耐劳、负重进取的坚毅性格,促成了徽商的诞生和发展。自宋代至明清,徽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时全国十大商帮中的翘楚。儒家思想在徽商心目中留下的深刻烙印,使徽商拥有了“贾而好儒”的特点。很多徽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小有成就,还内蕴令世人称赞的道德品质,捐助大量财富用于办学助学、兴建书院、修地方志等地方事务,徽商也由此被尊称为“儒商”。徽商好儒源于徽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徽人不以贾为贱,亦贾亦儒,在积累财富之后又致力于文化的传承。正如明代学者汪道昆所说:“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盖诎者力不足于贾,去而为儒;赢者才不足于儒,则反而归贾。此其大抵也。”[9]
二、徽州审美文化内涵
徽州审美文化是对徽州这一地区在自然、历史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及受这种审美影响产生的文化的总称,是徽州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徽州审美文化,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易经》最早提出“三才之道”学说,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说明其地位之重要[10]。“三才之道”的理念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之中,进而牢固地孕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以及对天地与自然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徽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更是让生活其间的人们认识到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徽州审美文化中,顺天造物、与自然“合一”的设计美学尤为凸显。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徽州建筑与园林风格,还是古村落布局,无一不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深刻烙印。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住宅用地的局限性,居室、园林“地不能敞”,人们需要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排好日常起居、游憩观赏,因而造就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建筑、园林审美风尚。徽州建筑的选址因地制宜,布局依山傍水,讲究与山水自然相协调,甚至有的只是在自然的基础上稍加修整,便产生出“全村同在画中居”的艺术效果。同时,徽州盛产多种极具地域特色的物产,如山石、竹子、木材等,为徽州人追求“自然之美”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被广泛运用到徽州的建筑、园林以及工艺中。徽州人偏好自然物质,崇尚“玩天然之美”,正是道家“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二)古朴淡雅的美学观念
除了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徽州审美文化也饱受儒家文化熏陶,表现出古朴淡雅的美学倾向。《尚书·商书·盘庚上》言“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
文中所引古文均来自古诗文网,网址https://www.gushiwen.cn/。,《论语·第七章·述而篇》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以推知,“崇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美学标准之一。徽州险峻的自然环境和朴素的民风,使徽州审美文化呈现出明显的重“古”特色。徽州的社会风俗尚古好义,“山谷之民衣冠至百年不变”;徽州建筑多呈现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显得格外古朴。除了“崇古”,“雅”在徽州审美文化中也有突出的地位。《诗大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雅”自古便是符合儒家正道的审美准则。受士文化影响,徽州审美文化中的文人情趣十分显著。文人阶层追求淡雅、寄情山水的精神偏好,为徽文化注入了一股浓烈的文人情怀,徽州园林依山傍水、师法自然的设计风格,徽州建筑自然、古朴的建筑风格,徽州工艺“精巧灵动”的“神韵”气质,乃至徽州书画中呈现出的书画家的人品和气节等等,无不呈现着这种审美偏好。古雅结合,正是徽州审美文化不同于北方地区的恢宏大气,也不同于苏扬地区的纤巧绮丽的独特艺术趣味。
(三)文质兼备的实用主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新安理学曾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学派之一。程朱理学在二程、朱熹及众多理学家的努力下得以发扬光大,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徽州作为“程朱阙里”,亦为“理学渊源”,程朱理学也由此成为徽州审美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与理论支撑被代代相传。在程朱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徽文化尊崇“三纲五常”,讲究“仁心为质、诚信为本、礼仪为要、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这种道德风范也逐渐形成一种价值观,融入徽州审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程朱理学和宗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徽州文化既表达着人们对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的诉求,也包含着对伦理至上的道德理想的寄托,反映在审美层面,便是对实用主义的重视和推崇。徽州审美文化中的实用主义,既包括对物品实际功用的重视,也包含对人伦观念的外化,即有着实用功能和人伦教化的双重意义。徽州人通过精心设计,不仅能让物品功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还能在物品外观上凸显对伦理秩序的颂扬,达到了“文质兼备”的艺术效果。如,徽州人对于住宅的安置,便是践行了“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黄帝宅经》)的理念,“按照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营造出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多元聚合”[11]。
(四)锦绣辉煌的审美取向
儒家文化和宗族文化为徽州审美文化带来了古朴阳刚的气质。随着徽商群体的发展壮大,徽文化的审美趣味又打上了商人阶层的烙印,增添了一份雅丽灵动的气息。徽商年少时外出经商,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其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和炫耀财富的心态,促成了他们讲求排场、追求奢华的审美心理,反映在艺术创作中,便是求工、求精、求细,使物品呈现出一种琐碎而精细、小巧而雅致的艺术风格。以徽州三雕为例,徽州的砖雕、木雕、石雕作为徽州民间具有代表性的雕刻工艺,在明以前尚属于构图简略、线条粗犷的古朴风格;万历之后,受商业文化的浸淫,其雕刻装饰越发繁复巧密,呈现出世俗性的特点。“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步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入清以后,对木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痴迷,涂金透镂,穷极华丽,虽为精工,但有时反而过于繁琐。”[12]这正是对徽州三雕兴盛时期审美风格的准确概括。
三、徽州审美文化在盲盒设计中的体现
徽州审美文化作为徽州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是设计要传达的内容之一,又为设计提供了直观可运用的素材,是联结徽文化与当代盲盒设计的桥梁。产品既具有现代艺术气质,又具有传统文化韵味,是盲盒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盲盒设计者既要对徽州文化的审美内涵有着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又要对当代潮流玩具的特殊属性有着全面认识。“徽妞妞”系列盲盒就是根据这个设计原则,以一个现代小女孩“徽妞妞”为原型设计的致力于推动徽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题盲盒,也是一种将徽州审美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盲盒设计的新鲜尝试。徽妞妞憨态可掬的人物造型,以及与其相伴的宠物猫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当代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同时,盲盒的设计也融入了设计者对徽州审美文化的深度理解。设计者通过对徽州地域文化表象与内涵的深层次掌握,提炼出极具代表性的徽州审美文化元素,并将其恰当地融入盲盒设计中,使整套盲盒由内而外地展现出徽州文化风貌。
(一)“天人合一”的指导理念
将地域文化中形而上的美学思想融入盲盒整体的设计理念,不仅使整套盲盒蕴含地域文化的天然气质,也使单个盲盒产品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与套组中的其他盲盒产品形成了协调、统一感。徽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徽州的人文精神高度和谐统一,达成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的哲学层面。徽妞妞系列盲盒将“天人合一”作为整个系列盲盒设计的指导理念,在盲盒的整体包装上,大盒包装、小盒包装及玩偶本身,分别映照了天、地、人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内含整个系列盲盒的包装大盒,盒身设计灵感来自于徽州自然风光,以黄山、迎客松为主要文化元素,画面凸显皖山皖水的天然姿态,营造出一种圆融、大气意境,徽州意蕴一览无遗。单个盲盒的包装小盒,以徽派建筑为造型基础,徽州民居的马头墙、粉砖黛瓦、门楼等标志性元素突出了盲盒的地域文化氣质。盲盒玩偶装于小盒,小盒又装于大盒,自然展现了地于人、天于地的包容关系。同时,玩偶置于小盒,正如人安居于家中;而小盒置于大盒,正如屋宇建于天地之间,象征了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这种统一,正是徽州人顺应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直观表达(见图1)。
(二)“典雅古拙”的色彩运用
要保持一套盲盒中的不同玩偶各自独立的同时还相互协调,除了整体设计理念能够在宏观上对盲盒玩偶作出统一的规划外,色彩的使用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色彩本是客观存在、自然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色彩不断赋予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色彩也反过来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这就使色彩在设计中除了具有审美的功效,也具备了文化表达的功能。在盲盒设计中,使用具有文化意义的色彩,对于盲盒产品文化气质的提升、地域文化特征的凸显,作用巨大。为了突出徽州文化中古朴淡雅的审美取向,徽妞妞系列盲盒中的玩偶和道具的设计,也着重选取了相应风格的色彩搭配,使盲盒玩偶与道具自然具备了一种典雅古拙的文化气息。如,在整套盲盒的大盒设计中,盒身的主视觉设计运用了传统色彩中的牙色与黛绿,将天、地的寓意与传统水墨的色调相融合,以突出整个盲盒天然质朴的风格基调(见图1)。又如徽妞妞的服饰,多用茶白、竹青、藕色等较为雅致的色彩;桌椅等道具的色彩则多用较为古朴的赭色、玄色、驼色等。这样的色彩运用,为整个盲盒晕染出求真尚古的徽州审美情调(见图2)。
(三)“德容兼备”的造型设定
要通过盲盒玩偶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仅仅在盲盒的包装以及玩偶的衣着、道具、背景板等的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玩偶的动作、造型表达出来,让抽象的文化与“人”形成互动,通过盲盒玩偶的“人物”中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受众的精神产生联结。由此看来,盲盒玩偶既要美观、可爱,具有艺术感,又要能够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表达出文化传承中沉淀下来的优秀道德品质,达到“德容兼备”的艺术效果。徽妞妞系列盲盒的人物造型设计非常注重与地域文化事物的联系,人物的动作、行为以及与环境、物品的互动,处处体现着徽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如,为传承和发扬徽文化中的“礼让”文化基因,设计者设计了六尺巷“礼让”牌坊的背景板,徽妞妞在“礼让”牌坊前与宠物猫相互作揖。六尺巷“礼让”的故事自清代以来被作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是徽州人传承儒家思想的行为体现。“礼让”牌坊的背景设置将徽州文化的这一主题直观地展现出来,徽妞妞与宠物猫作揖的动作,不仅仅是对礼让文化的简单复制和模仿,更是对文化感知、理解之后的身体力行。玩偶(徽妞妞)与道具(宠物猫)、与环境(“礼让”牌坊)的互动,背后所体现的是对文化从古到今、从物到人的传承认知。除了礼让妞,徽妞妞系列盲盒中其他玩偶的设计,也都通过不同的造型设定,与周围的道具、环境发生互动,从不同角度映照徽州的文化事物与思想内涵。 如品茗妞的设计, 徽妞妞品茶的动作配合茶杯茶具的道具设置,是对徽州茶文化的表达;学霸妞的设计,徽妞妞一手拿着《四书章句集注》, 一手拿着毛笔,正读书读得津津有味; 书桌上摆放了徽州出产的笔墨纸砚,徽州文化中重文教的气质随之凸显出来(见图3)。 再如淑女妞的设计,徽妞妞手拿徽州油纸伞,纸伞的伞面临摹了清代新安画派的鼻祖弘仁的山水图, 纸伞道具在营造徽州地区烟雨朦胧的环境之美的同时, 也通过伞面的画作晕染出了徽州的文人情怀(见图4)。
(四)“精巧灵动”的设计细节
作为具备审美特性的文化产品,盲盒的细节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文化表达中,细节设计往往更能凸显文化中的某一特质,成为点睛之笔。在徽州文化中,尤其是徽商发展壮大以后,“精巧灵动”越来越成为徽州工艺的审美取向。在徽妞妞系列盲盒的设计中,玩偶与道具、背景的细节之处作为文化展示的重要一面,也被格外关注。如臭美妞的设计,徽妞妞穿上了徽剧戏服,模仿着刀马旦的动作,主题是展现徽州的戏曲文化。其中,徽妞妞身穿以大红和靛青为主色调的戏曲服饰,色彩对比强烈、艳而不俗;其云肩、衣袖、下摆等处,均装饰有传统的双凤、牡丹等纹样,并尽量还原真实戏服勾金绣银、“错彩镂金”的工艺效果(见图5)。作为该盲盒系列中的“隐藏款”,臭美妞与常规造型款如淑女妞、写生妞等身穿的淡雅服装截然不同,体现出徽州审美文化雅俗共赏的一面。又如礼让妞背景板中对“礼让”牌坊的设计,突出了对牌坊上雕塑纹样的刻画,无论是平面的浮雕与平雕,还是镂空的透雕,在展现徽州雕刻工艺的同时也体现出徽州审美文化细腻繁复的一面(见图6)。于细节处见精神,往往能使盲盒的文化传播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徽文化与徽州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交融,呈现出不可胜数的表现形式。在将传统徽文化与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过程中,尝试去粗取精,从不同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提炼出文化精髓,将经典审美文化元素融入作品的设计理念,使艺术作品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不流于形式,让传统审美与当代设计相辅相成、互相包容,正是传统文化主题盲盒设计的一种新的思路。将徽州审美文化与当代盲盒玩偶设计相结合,既能为盲盒玩偶设计提供新的灵感,也能通过盲盒玩偶这一潮流产品,在当代大众群体中传播优秀传统地域文化,以传统美学感染当代青年,让古今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献:
[1]许琬婷.以“盲盒”形式推广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0(3):91-94.
[2]李莹波.文化、审美文化与文学[J].文学界,2010(11):255-256.
[3]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
[4]赵吉士.徽州府志(卷一)·地理·形势[O].道光七年刻本.
[5]朱国兴.地域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3):78-81.
[6]方崇鼎.休宁县志(卷一)·风俗[O].道光三年刻本.
[7]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十一)[M].合肥:黄山书社,2008:872.
[8]吴春梅.乡土观念与文化认同:从徽文化谈起[J].中国发展,2007(1):93-96.
[9]汪道昆.太函集(卷五十四)[M].合肥:黄山书社,2004:1 142.
[10]赵克理.顺天造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1.
[11]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5-8.
[12]杨建生.徽州木雕与徽州古民居室内装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2):169-170.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