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蓝天白云、草原骏马、沙海驼铃、篝火安代……还有世上最皎洁的月光。这些不再是传说中的符号,而清晰地存在于内蒙古这片辽阔的热土上。既然美的符号无处不在,那就让摄影作品成为表达他们最独特的语言吧!
我有—个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有的向往瀚海弄潮,有的钟情林海徜徉,有的喜欢大漠逐日,有的神往草原纵马。大草原让许许多多心怀梦想的人们魂牵梦绕。
大草原究竟赋予人们什么让人心驰神往?也许是蓝天白云、碧草牛羊、皓月星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古道西风、林海雪原、金秋胡杨、银肯响沙的独特自然风光;也许是阴山岩画、红山玉龙、战国烽燧、胡服骑射、匈奴金冠、昭君出塞、一代天骄、蒙元上都的灿烂历史文化;也许是歌海舞乡、呼麦长调、敖包山盟、胡马阴山、牧笛杨柳、炒米奶茶、毡房炊烟的浓郁民族风情;也许是总书记提出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也许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一句广告语;也许是前世生生不息、刻骨铭心,孟婆汤也抹不去的记忆;也许又什么也不是,说不清、道不明,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莫名其妙的执着。是这么多的“也许”,组成了这里的景、这里的情,无不迎合着摄影所需要的种种元素。
内蒙古能不成为摄影的天堂?如果说摄影是寻找瞬间、抓住瞬间的艺术的话,那么摄影师在这里能够找到他之所需的概率会是很高的。所以,作为内蒙本土摄影人,我有一个梦想:让我的摄影创作、摄影作品成为一座桥梁,把自然赋予内蒙古的地理资源、内蒙古民族所创造出的人文精神,通过这座桥梁,推荐给大家,传播给大家。让更多的摄影人、更多地方的人们通过这座桥梁认识内蒙、了解内蒙、走进内蒙、享受内蒙。所以,真诚欢迎世界各地的影友、朋友,让我们相约草原,倾听亘古长调的召唤,追寻魂牵梦绕的那份感动,怀揣熊熊燃烧的激情,走进祖国的正北方,赶着白云,追着太阳,一起找寻心中的那片天堂。
我深爱这片草原,感恩这片草原
我生在草原,長在草原,是草原的乳汁把我养大,是草原的阳光把我沐浴,是草原的烈风把我磨炼。流沙岁月,给了我牧人的勤劳;荆棘征程,哺育我骑手的勇敢;苍天碧野,赐予我清泉的智慧。我深爱这片草原,感恩这片草原!
我爱摄影就像爱草原一样!是父亲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在我心中培植了我摄影的根苗。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从舅舅那里借了一台卡片机,开始走上了摄影之路,准确地讲应该是照相之路。我工作了之后,才算正式走上了摄影创作之路。我非常感恩我的父亲,父亲是我摄影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牵着我走进了摄影的殿堂。
从高原走向高峰
随着信息时代手机、相机的普及和技术升级,我们快速地跨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摄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门槛的降低,大大拓宽了摄影群体,有利于摄影事业的推广和普及,这对摄影整体的发展非常有好处,这也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中的照片,已经比以前的晒图好很多,在表达技巧应用上和表现力上都有很大提高。
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竞争,才会有胜出,有量变才会有质变。期待更多的摄影师会脱颖而出,根深叶茂,茁壮成长。我们鄂尔多斯的摄影事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先进地区的水平和时代的呼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重托,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继续强化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摄影新人,增进横向交流互通,不断提升艺术水平,实施重大主题实践,打造地区摄影品牌。要抓住和珍惜今天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摄影行业的巨大创作舞台,把鄂尔多斯巨大的摄影资源、市场推出去,把各地的摄影师请进来,向时代交出一份具有美好精神力量的优异答卷,引领鄂尔多斯摄影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
结语
内蒙古的美是无法言说的一一无论你说多少、说多长都不如你深入草原、拥抱草原的体验。只有你和内蒙人手拉手在篝火旁跳一曲安代舞;只有你在蒙古包喝上一碗炒米奶茶时,你才会看到她的美、体会到她的好。这就是无数人向往的一一内蒙古大草原。这里的草原如魔力磁场,吸引远方的客人逃离喧嚣的城市,来这里安一颗宁静的心。草原,蓝天、白云、绿草、山花、牛羊、奔马、沙漠、戈壁、森林……这些会让人兴奋、激动与无眠,但心却是安宁的。远离了纷杂、无聊、困顿的琐碎,草原给你单纯、俱寂、静穆的天地,哪怕在这里发个杲都会成为你明天的骄傲和经典。
本刊评论
尹晓东的镜头平视着他自己最熟悉的家乡——内蒙古,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人文还是地理题材,不夸张、不变形、不猎奇,繁而不俗、华而不媚,用安静、朴素的画面语言,还原、呈现给我们一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融合的蒙古草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