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极目

2022-05-30 10:48徐波
摄影与摄像 2022年3期
关键词:极目鲲鹏金像奖

徐波

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荣获“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北京國际摄影周金路奖”、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

[摄影与摄像]:徐主席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下高空航拍是一种什么样的挑战和体验?

徐波:航拍有很大的难度,与现在的无人机航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要乘坐直升飞机,从高空俯瞰大地,这样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恐高心理,还要克服高原反应。在西部的高原飞行基本上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克服高原反应的同时,还得集中精力完成你所需要的取景、构图等难题。

在西部高原的飞行创作,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全身心的磨练与洗礼,在这片世界屋脊上的无人区去拍摄的困难更加远超想象。

[摄影与摄像]:您认为航拍视角会给创作带来哪些独特的灵感和创意?

徐波:我曾经说过,大多数航拍都是出乎意料,因为光线、气候,温度等对航拍都会产生影响。让·波德里亚的《艺术的共谋》中说,图像把世界抽象为两个维度,消除真实世界,以及由此制造幻觉的权力。所以经过几年的航拍,我就决定从抽象人手。每次存航拍前,我也会大量搜寻阅读当地的各种记录,从天气情况到民间的传说,带着这些抽象的概念,去飞越具象的荒原,去寻找本质的意蕴。

[摄影与摄像]:<鲲鹏极目》专题可谓是我国优秀摄影艺术作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山川河流在您的镜头下像油画般氤氲弥漫,您是如何做到在将三维空间压缩为二维空间的过程中,实现从抽象到具象,同时又从具象到抽象的完美转化的?

徐波:《鲲鹏极目》专题是一组航拍的作品,是我利用艺术的手法,用抽象的手段来表现纪实风光。这组作品拍摄是从2003年我第一次去西藏开始的,当时我乘坐在民航飞机上,就被窗外的美景触动,这也激起了我的创作激情。所以我在2003年至2016年期间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两三次进入西藏,进入高原去进行拍摄。

这组作品,从开始产生创作念头,到最终完成创作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换了一个角度,采用航拍这种方式,才会将三维的空间压缩为二维的平面。

具象是戏剧化的,是充满各种痕迹的叙述;而抽象则是对具体事物的拆解,是将世界变成符号,并加以神圣化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跨越具象与抽象之间这个鸿沟,并在之后又将抽象与具象统一其中。我不希望我所拍摄的影像背后,线条、色彩与诗意消失。那么,这些也是创作《鲲鹏极目》的全部要素。

山川与河流在高空中被简化为连绵不断的线,并且将大大小小的色块分割开,就充满了一种神秘与传奇。所以在拍摄当中,我就想如何将优美的曲线与色彩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让观众理解这一切,希望让观众看到的是水在流动、云在飘动,而山间的万物是在不断的运动中,这些都会激活观众的心灵。

[摄影与摄像]:《鲲鹏极目》专题的成功创作,使您荣膺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这也是我国摄影界的最高奖项,您如何感受这项殊荣?

2016年,我很荣幸地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作为一个摄影人,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之后,我的感觉就是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猜你喜欢
极目鲲鹏金像奖
极目黄河
奇瑞瑞虎8鲲鹏版
香港金像奖延至2022年“合二为一”
国产“大运”名鲲鹏
山房春事(其二)
“大力鲲鹏”运-20
怜他世上鲲鹏小,欲踏千峰渡北溟——赏析郑力风光诗
精粹
游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