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摘 要:教育中心反复强调各学校要落实好学生的素质化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教学,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很多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还没落实到位,如果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而忽视了思政课建设,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加强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是新时代教育下的核心工作,教师要积极思考有效的路径将二者融合起来。基于此,简要分析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实现路径,以此推动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思政课;专业课;协同教学
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每年为国家培养了无数具备高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绝不能只拥有高级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素质化教育时代下,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提出:国家教育中心要积极贯彻素质化教育理念,各级学校也要响应政府号召,针对现有教学状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尤其要重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个人修养。新教育时代下,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起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更要贯彻好对他们的思政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重要价值及现状
(一)树立学生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学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及是非判断能力,在学生的一生之中都具有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虽然我国素质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大量学生出现思想上的偏差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可能导致其误入歧途,所以职业院校加强思政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他们认为只要学好学校规定的专业课就可以了。从中可以明显发现思政课教育很难发挥作用。只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思政课教育,这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面临的难题。探寻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强化思政课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与思想品质。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对社会中的各类问题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学校要重视对他们的思政教育才能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并且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还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学习过程中没有理想目标,那么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各方面的素养。思政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与学生未来从业相结合,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一是思政课堂通过实践教学或模拟情境等方式,走进学生迫切想学的专业知识中去,实现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学习和未来从业中的工具性运用,以用带学,以实践带动理论课学习需求。二是利用专业课程讲思政,着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以具体的方式呼应思政课理论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程确实是方法论,能用且必备。
(二)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要求
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并对我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思政教育是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之中必须完成的道德性教育,其中包含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理想和信念是学生人生目标的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思想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
現代化教育背景下,社会需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如果参照传统的思想培养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高品质、有道德、职业操守已成为未来职业的基本要求,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才能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思想课程学习中不仅可以培养道德品质,还能具备对困难的挑战精神,在日后的职业工作中精益求精。职业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中职学生更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所包括的精神内涵与中职院校思想教育目标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两者有效融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经济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在中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职业工作的挑战性,从而推动学生从基层职业技术走向更高的职业舞台。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是顺应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在此教育下,学生不仅可以具备高技术职业能力,还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职业学生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还相对落后,学校的思政课与专业课要协同并进,既要让学生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加强他们的思政课教育。虽然我国很多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路径,但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而不是纸上谈兵,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也要积极沟通,思考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起来。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质价值,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过于偏向理论,这也导致学生的思政课教育效果欠佳。
(三)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现状
素质化教育时代下,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成为职业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难以有效融合,二者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均也造成效果不理想。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加上教师对专业课的偏重也就很难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作用。比如,有的职业院校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往往难以贯彻思政教育,如果生硬地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不但无法起到作用,而且可能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想要实现协同性不是凭空想象的,各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体系才能有效融合二者。
其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资源有限,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化时代下,教学资源必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职业学校的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相关的教学资源还不够完善。比如,有的教师在专业教学时想要引入相关的思政教育,但是缺乏相应的课件或者教学视频,讲解相关理论时知识点深度不够等,因此,开发更多的隐性思政课教育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很多职业学校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专业课教学,都不能脱离学生主体,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而实际教学中,职业学校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心理、偏爱以及个人特点等做充分了解。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根本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学生本身特点来展开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保证教学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的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协同教学体系,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如今我国大多职业院校的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相应的教学体系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只有构建好相应的协同教学体系以及落实好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商议好科学的协同教学体系,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方案的设定、教材的使用、教学资源的投入等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各专业教师自身也必须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进行专业课授课时要做好课前准备,始终将思政教育贯彻在专业课教学之中。
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体系时要特别重视以下内容:一是协同教学方案计划。教师要做好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學时间以及教学总结等。比如,当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体系安排来合理分配时间。如果思政教育的任务较重,教师则应该适当减少专业知识的教学时间,或者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让他们自行学习相关内容。二是各阶段协同教学的总结工作。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教学过程必然会遇到冲突或者矛盾,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采取以往的教学方式,要及时总结与创新。针对学生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情况及时做好总结与反思,比如,各阶段教学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学生教育质量是否得到保障以及协同教学的冲突是否得到解决等。三是协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筛选,当前职业学习的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资源还不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教师和学校在构建协同教学体系时必须重视教学资源的管理。针对各类学生要有相应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包括书本教材、电子课件以及考核等。除了构建完善的协同教学体系外,学校和各科教师还要落实好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对思政课与专业课教育做好明确的划分,保证教学层次的分明以及教学目标的清晰。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更多隐性协同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育必然是未来教育的主流,人工智能、多媒体、电子设备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对隐藏的信息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职业学校更要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资源的开发,将更多隐性教学资源挖掘出来并投入实际教学之中。思政教学内容是贴近生活、逼近现实的一门学科,如若教师不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就会导致教学滞后于现实生活,并且很多的隐性课程资源也会被埋没。所以教师想要做好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就必须保证课堂的实效性,要积极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更多潜在的教育资源。
职业学校教师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因为信息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起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还能够提高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效率。可以多增添手机、平板、投影仪、电脑等电子设备在思政课堂中的运用,如教师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或者QQ、微信等软件来及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向学生传送一些课外拓展资料,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既可以保持较高的专注力,又能够主动去探究新的知识。信息教育资源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将本节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够借助信息教学的便利性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再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堂的内容升华,如在讲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手机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去观看党史教育相关的视频。这样不但起到了开发隐藏教育资源的作用,而且学生也能通过自我去学到更多的东西。
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都要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教师在开发相关隐性教学资源时可以将眼光由课堂内容转移到课堂外,从书本跨越到现实生活之中,由理论教学转移到实践教学上。这样不仅可以将教学资源从学校扩大到社会生活,还能够极大地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比如,课外教育资源可以是教师或者学校组织的思政演讲比赛、各种文体活动、实践类思政辩论赛以及师生间的课外互动等。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交流与分享,类似于“红色基因传承”“百年党史风华”“长征精神”等。在思政实践活动中加入专业知识教学,或者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好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来丰富协同教学资源,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下社会活动:环保宣传、缅怀先烈、红军精神宣传、校园文化学习等与社会紧紧关联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思政实践活动中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情操;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基础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化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也会不断提升,未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与情操。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教学是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教师和学校要共同构建完善的协同教学体系,落实好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冯志军.中职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教学路径探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88-90.
[2]李婵娟.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1(4):49-50.
[3]何晶.浅谈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J].科技资讯,2020,18(29):123-125.
[4]张伟,高国庆.高校艺术专业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路径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抗疫系列音频微剧创作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0(6):1-2.
[5]赵静.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融合育人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0(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