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宽
在體育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思想政治要素的渗透为切入点,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挖掘和整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要素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探索和整合的路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因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升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相对复杂,除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学会如何科学保养身体,有效处理运动损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与未来职业相匹配的生理和心理优势。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因人而异,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育教师需要遵循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理,梳理体育中的各种思想政治要素,发掘思想政治要素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以服务学生成长为逻辑起点,创造性地提高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无论是怎样的体育课,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教育价值。一是精准选择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深挖、整合、归类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时效性、新颖性和教育性。二是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应用路径。思政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能持续吸引学生接纳思政教育信息,自觉地从已接纳的思政教育信息中提取规范言行的信息来修正自身的不足。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等将体育思政元素灵活地融入在线体育课程开发中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有机统一。比如,针对当代大学生青睐以抖音、微视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加强体育课程思政短视频成果开发,挖掘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运动员成长经历等作品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锤炼坚强意志,锻炼拼搏品质。
2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缺少融合,教学工作难落实
体育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帮助学生掌握身体技能为第一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强调提高学生的外在身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重学生内在思维和行为能力的综合表现,强调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活动从截然不同的两个角度入手,教学指导工作很难实现有机融合。当部分教师尝试在体育课程中导入思政教学理论时,相关教学活动会出现诸多问题:思政理论占据了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喧宾夺主”;学生强行融合思政理论与体育知识,导致课程教学活动主体不明。其实,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现象与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发展观,使学生形成出色的思政意识,才能保障思政教育活动的质量。但面对复杂的教学要求,体育技能与思政理论存在矛盾,教师很难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思政元素。
2.2 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思政教学融入生硬刻板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普及作为理论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理论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意识中体育主要是技能实践学习,所以对思政教育内容吸收的有限。
3 高职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的路径
3.1 提升高职体育教师创新意识
基于教师对体育课中筝的高度认识,但实际上大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为了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课政治思想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提升教学的创新水平,需要高职院校推出严格的绩效考核,通过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来驱动他们于体育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本人也要全面看待新时代体育教学,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利用微信等工具和学生交流,以此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为后续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前提。
3.2 完善融合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根据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调整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原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只注重学生身体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中,需要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加入思政元素。将基本教学内容及思政内容作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利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改变高职体育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方式。对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作预设对象分析,针对学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作出前置性的课程思政教学预设教学,并针对学理的特征,作出更深层次的聚合引导,根据课程思政的学理特征,调整高职体育教学方式。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改革目标做预设处理,针对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作出新的教学情境预设达成标准。利用课程思政,引导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实施,针对学生发生的变化,构建高职体育教学引领路径。
3.3 加强体育课程设计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为基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后,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积极响应,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体系中,在此背景下,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需加强课程设计,第一,体育教学需摒弃传统错误认知,体育并非仅为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是需结合学生的思想、身心特征,有计划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目标设计,重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并构建新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入,实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第二,需要对思政教育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科学合理运用高职体育课程资源,不仅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同时融入早操、体育竞赛、课外活动等,重新选择教学素材,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融入。最后,充分发挥高职体育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心灵形成滋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体育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载体。
3.4 積极改革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需要改革体育课程,完善教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体育课程而言,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以锻炼为目的,而且要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开发校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动态出发,研发体育校本课程(校本之中可覆盖我国体育发展历程、我国所取得的体育成就、运动健儿们的体育拼搏事件等等),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校本之中,以理论课的方式上校本课程,不仅限于实践活动课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如此,可以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高职体育教师也需积极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对学生认真负责,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教师需优化教学设计,做好课前准备,把德育穿插在各环节之中,要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思想启发。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把思政元素渗透到情境之中,当然,教师也可借助情境的生成资源,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借此拓宽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教育。教师亦可通过小组合作、游戏运用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受,得到有效的身体锻炼和思想启迪。另外,可以改进学生体检的方式,将“思想政治”考试纳入体检;学校还可以将“思想政治”考核纳入体育教师综合考核,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落实。
3.5 运用体育思政元素,培育学生拼搏精神
体育运动非常重视拼搏精神,其主旨之一就是“努力就能赢”。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遵循人体生长发育、机能提高、技能形成的规律,指导学生在不影响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加大体育锻炼的强度,消除学生在锻炼中对困难的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重新认识生命的目的。当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述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激发他们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勇气。体育教师还可以讲述“女排精神”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教育学生坚持才能看到“风雨后的阳光”,以此来激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耐力训练。在跳远或是跳高等需要技巧的运动中,体育教师要事先讲明动作要领,并在学生的试跳中纠正错误动作,在学生掌握正确动作要领之后,要向学生讲明:每个更好的成绩都是在无数次练习之后诞生的。通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学生能自觉地直面困难,超越自我。当学生完成了某项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应及时表扬予以强化,当学生无法完成体育项目时,体育教师应细心给予鼓励与关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锻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育人价值。
3.6 创新高职体育思政教学方法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德育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课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如今,有了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各种体育活动,也开始充分彰显道德属性。展开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需要注重课程内容改革,不断改进传统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体育课堂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多样、教学内容多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探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可以相应提高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时,可以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不仅需要考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每一个体育活动中,使得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契合度更高。与此同时,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环境,体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活动,教学环境也更加多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变教学环境,将多种体育器材整合到一起,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体育课堂上。
3.7 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背景下,有必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一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第二,构建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邀请家长、社会和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强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第三,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评价反馈机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定期了解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情况,为教师提出教学指导性建议,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同样应予以改进,首先,从注重学生结果评价转化为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存在的行为失范,明确体育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不足并加以改进。其次,从注重学生动作技术评价转化为道德健康评价,在考核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立足素质教育角度,深度分析学生的发展现状。最后,从注重分数转化为注重情感,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问题,不断形成正确的体育思想与价值观念,巩固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
3.8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理想的作用,就需要更加关注教师的理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教师只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给学生形成正面的榜样,带动学生成长和学习。想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一方面,需要加强课堂培训,各个学院定期组织各专业教师就“课程思政”主题展开教学讨论,并对各自的教学成果展开分析,大家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灵活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更加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教师本人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教师个人应当加强自主学习,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协同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改革者,教师需要秉持着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学习有关“课程思政”的政策文件和创新方法,撇除形式主义,真正将“课程思政”放在重要位置,扎实自己对于“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打造更加扎实的德育基础,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4 结束语
总之,挖掘和整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因素,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容忽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承担教育使命,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贯彻课程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善于挖掘思想政治元素,从而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