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文化”值得期待等

2022-05-30 10:48:04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科考文化

●新闻速递

“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试营业一个多月以来,观众已超过两万,进入暑期后人数更是持续攀升;成都图书馆实行超长延时服务,成为全国延时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每天下午5点后进馆人数一路递增,从最开始的600余人增加到超过1500人……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夜场火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夜间巨大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折射出这种文化需求还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在当下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夜间的物质消费需求很容易获得实现,与“夜经济”相比,“夜文化”明显滞后,人们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偶尔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去剧院看场音乐会之外,夜间的文化生活选项依然相对匮乏。

●观点一览

大多数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都实行普通的作息制度,文化服务的供需双方很容易出现时间上的错位——在文化场馆开门运营的时段,人们都在上学、上班,没有时间光顾;等到人们有时间,又想来看书、看画、看展览了,文化场馆早已“铁将军把门”。

文化场馆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应在推动市民阅读的拓宽和深化、专业化和精细化,优化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因势利导推动“夜文化”的构建、拓展和深化,不但有益于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还有助于涵养一座城市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成为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数字技术让乡村成为美丽家园

●新闻速递

戴上VR眼镜,杭州临安区锦溪河巡河志愿队队长李臣,及时确认了河中被人偷放入捕鱼倒笼;收到“贵州数字乡村”APP上的预警标志,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清运车驾驶员刘平,沿着系统自动规划的路线清运垃圾,效率大幅提高,借助手机端“云上牧场”软件,江苏徐州邳州市新河镇梨园村养殖大户郁鑫在掌上对养鸡场全过程管控,不仅可以放心出门,还让家禽成活率提高,收益增加……

●观点一览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伴随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农民现代信息技能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数字乡村”建设让农民的生产效率提升,生活更加便利、美好。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数字化应用,才能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让更多诗意在“流量”中涌动

●新闻速递

2022年6月,《唐诗三百首》正式推出短视频版本,当传统经典邂逅新兴媒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经典,用音乐、舞蹈等丰富形式呈现诗词,定能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置身节奏不断加快、焦虑应接不暇的现代社会,曾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诗歌还能做什么?追寻“诗和远方”的意义何在?然而,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到“古诗一米线”的备受推崇,既是诗歌自带“流量体质”的有力印证,又让人们看到了诗歌蕴藏着的跨越时空的力量。

●观点一览

《唐诗三百首》之所以能传承千载、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其凝练语言里,涌动着的跳跃情绪和激荡思想,给人以智慧和力量。让典籍中的诗句活起来,需要将之书写在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文本”中,从而打破现代人与诗歌之间的隔阂。透过短视频直观、轻量、场景化呈现,古典诗词得以借助即时传播、视听演绎,在互动交流中再现鲜活意象,这不仅让诗词通俗易懂,让诗意触手可及,更让经典走出了一条因时而进的创新之路。

科考“地球之巅”,助力保护全球生态

●新闻速递

2022年5月4日中午,中国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他们还成功地将一套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架设在珠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这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水资源维度,它是亚洲水塔,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由此发源;从生态维度,这里的海拔落差超过8000米,动植物种类丰富,相当于微缩的地球;从氣候维度,青藏高原是季风和西风的巨型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远。简言之,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全球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观点一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科考的各种技术设备不仅耐低温、耐低压,而且重量轻、性能好,无人机、无人船、探空气球、飞艇等都在考察研究中“大显身手”。先进设备和仪器的运用,有力地保障了科考工作顺利进行,也将填补一系列科研空白。

在深入科考、细致研究、有力保障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巨大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通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中国在气候变化、生态变化等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第一方阵。中国更倡导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应对相关领域的全球课题贡献中国智慧。

“线上运动会”为全民健身开辟新路径

●新闻速递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自2022年4月28日启动以来,迅速掀起了国内大众和海外运动爱好者的参与热潮,据统计,目前报名参与人数已经突破1060万人。在已经结束的相关赛事中,骑跑行走类报名人数最高,达到240余万人,其中铁人三项、健步走等项目最受健身爱好者欢迎。

●观点一览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打破了传统线下运动会的各种限制,降低了参赛门槛,实现了“全龄参与”。赛事启动以来,广大运动爱好者积极参与,在获得参赛证书之余,还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多彩的赛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参与形式,也为全民健身的纵深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猜你喜欢
科考文化
《雪地勘察科考设备》
青年文学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军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0:44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科考延期为哪般
谁远谁近?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中国西部(2014年3期)2014-08-04 19:46:32